【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較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自2017年文化感情類節(jié)目《朗讀者》開播以來,其文化意境感染了很多人,朗讀慢慢形成了一種大眾所喜愛的學習方式。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良好時機,教師應該把握這個機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文將對此展開深入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163-02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Xuanyuan Primary School, Qingshui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MA Guannan
【Abstract】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it can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language. Since the launch of the cultural and emotional program "Long Reader" in 2017, its cultural mood has infected many people, and reading aloud has gradually formed a popular learning method. This is a good time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habits. Teachers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is in depth.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朗讀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還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能力,帶動著其他能力的提升。朗讀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它的作用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文章理解題以及情感表達,培養(yǎng)學生獨特思維等方面都有所體現(xiàn)。如果學生長期不重視朗讀,缺少朗讀能力,不但學習效率會下降,而且從長遠看來,會造成語文教學整體效果的不理想。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
每一個文字都有其獨特的意境,背后包含了作者當時的內(nèi)心感受以及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作為朗讀者,要深刻理解語句意思、文章要表達的內(nèi)涵,并想象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內(nèi)心想法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包括在平常小學語文的運用中,如果掌握了朗讀體會意境的能力,會對文章以及別人的意見有著獨特的理解,語文素養(yǎng)自然有所提高。因此,在帶領(lǐng)學生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先讓他們?nèi)ダ首x,朗讀的過程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路對文章進行理解。這樣,學生通過朗讀可以自主地感受到課文中所描繪的對象和內(nèi)容。此外,朗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文字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提前進行預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上升。
二、當下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朗讀教學的重視
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于學生朗讀這一技能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在教學中會更加注重怎樣讓學生做好題、考高分,而忽視了對學生最基本的語文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逐漸地,學生會因為教師教學方式的枯燥或?qū)φZ文朗讀的不重視等,逐漸失去了對語言表達和朗讀的興趣,這對學生情感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此外,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對于朗讀教學并沒有明確的任務要求體現(xiàn),所以也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在朗讀教學上教師也不愿花費太多時間,因此導致學生朗讀能力普遍較低。
(二)朗讀內(nèi)容單調(diào),學生缺乏朗讀的興趣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教師也逐漸意識到閱讀對提升語文能力的影響,開始重視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但是根據(jù)現(xiàn)實的情況來看,講堂上教師仍然占據(jù)著主體地位,在方式上也比較單一,沒有適當?shù)剡M行創(chuàng)新。從朗讀的內(nèi)容上看,教師往往會選擇課內(nèi)教材文章讓學生進行部分的朗讀訓練,朗讀對象單一,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朗讀的積極性。另外,為了保證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完成,教師在挑選學生朗讀的時候并不能夠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忽視了對全體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充分、細致地對課堂上地每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種種原因,導致學生長時間在枯燥乏味的氛圍中學習,逐漸磨滅對朗讀的興趣。
(三)每天朗讀的時間受到限制
雖然學生處于小學階段,但是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學習壓力,很多家長也會秉持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而額外地為他們報很多興趣班。教師在學校也會布置很多作業(yè),這使學生的閱讀時間非常少。此外,還有些教師認為朗讀是在浪費時間,不如多講一些理論知識,認為只有課堂上講得多了,學生的成績自然會上升。就是因為這種錯誤的思想理念,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所剩無幾,朗讀教學機制得不到認可,變成紙上談兵。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舉措
(一)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朗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我們不提倡將所有課文一一進行朗讀,也不提倡直接忽略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安排朗讀文章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讓他們在興趣的驅(qū)使下自主地進行朗讀,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效率。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有關(guān)的音頻和視頻,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仿佛身臨其境,這種方式可以讓他們有一個新奇的感受,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例如,在講授《槐香五月》的時候,在正式講授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所學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圖片,并且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利用這種方式促使學生快速進入朗讀狀態(tài),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同時,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模仿能力非常強,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征,先將課文朗讀出來給他們做一個示范,讓學生通過模仿來了解該課文的節(jié)奏和斷句等方面的信息,從而為他們今后的閱讀積累經(jīng)驗。
(二)豐富學生的朗讀方式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對枯燥的語文知識點內(nèi)容產(chǎn)生一定厭煩情緒,經(jīng)常會將語文課文朗讀看作是一項任務,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逐漸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朗讀方式。對于朗讀這兩個字,我們的刻板印象就是將文字用自己的聲音表達出來,其實不然,朗讀也有很多的呈現(xiàn)方式,因此,教師也應該注重其他方式的創(chuàng)新,如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或者編排一些情景劇。例如,在教學《伊索寓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結(jié)合為幾個小組,組織小組成員進行朗讀展示,每位小組成員都要扮演一個角色,將自己的臺詞富有感情地表達出來,并且以一個競爭的形式選出表現(xiàn)最好的小組,這樣可以激起他們的勝負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教師在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同時,也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zhuǎn)變。除了帶領(lǐng)學生閱讀課文內(nèi)容之外,還可以帶領(lǐng)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閱讀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一些課外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
四、結(jié)語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同時,通過朗讀,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轉(zhuǎn)變傳統(tǒng)思想中“朗讀可有可無”的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其今后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李良娟.淺議學生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10).
[2]劉雪飛.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7(01).
作者簡介:馬冠男(1986.08-),女,漢族,甘肅清水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