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寶
摘 ?要:總書記提出要不斷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隨著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飛速發展,人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文化館開展公益美術培訓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文化館應當充分發揮開展社會教育的職責,在公益美術培訓中引入審美教育,以此不斷深化活動文明,推動群眾審美觀和精神素養的提升。本文基于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活動,深入挖掘文化館中審美教育的目的及意義,進而探索文化館美術培訓中的審美教育,希望能夠為文化館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文化館;美術培訓;審美教育
文化館是文化傳承和審美塑造的主要場所,國家正大力支持文化館的發展,鼓勵文化館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美術培訓,以提升全民的文化素養。美術教育應當充分利用文化館的資源,不斷豐富公眾的審美體驗。
一、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概述
回歸事物本身,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是什么呢?它是面向社會全體的普及藝術知識的活動。文化館作為地方政府公益性事業單位,承擔著傳播民間文化、地方文明、以及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職能。因此,文化館每年都會通組織各種活動,公益美術培訓就是其中活動之一。例如:剪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美術知識講座培訓、書法鑒賞、繪畫培訓包括音樂舞蹈培訓等等,內容豐富多樣。
二、文化館中審美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美教育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從廣義上分析,審美教育以生活美、自然美的方式有效美化人們的靈魂與行為,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人們道德水平。從狹義上理解,審美教育以藝術形式為基礎達到審美能力的培養目的。審美教育不是只學習一門藝術,而是對自然美的感受和對生活美的有效體驗。從文化館具有公共文化服務的屬性來看,在公益美術培訓中融入審美教育,其目的在于真正挖掘人的潛能,去感受美、欣賞美并學會創造美,具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陶冶人的審美情趣、健全人的思想品格等積極意義,讓人們在忙碌沉悶的生活中獲取一份愜意,在美的享受中得以升華,精神得以洗禮,煥發人們對于生活的激情與熱愛。
三、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中的審美教育
(一)培養形式美感
我們說美是抽象的,但美術培訓是具體的,如果沒有具體的形式美感,那么美將無法被人所感知,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會窮其一生追求美,會為了好的美術作品驚嘆不已,而有的人卻不為所動。作為文化館,是面向大眾的,是為了公共服務的,因此,文化館的公益美術培訓要引導人去觀察美、發現美,更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去呈現出作品的審美特性。
公眾大多是美術非專業者,他們缺乏美術鑒賞的相關專業知識,文化館在進行公益美術培訓時,首先要引導群眾去觀察作品的構成元素以及組合規律,培養群眾感受作品的形式美感,形成對于作品藝術表達形式的共同感知。作者必將是通過作品,以具體化的形式表白內心,唯有感受到形式美,才能進一步感受美。對于繪畫類作品的鑒賞,我們便要從它的布局、線條的勾勒、色彩的搭配、明暗的對比等等形式手法去感悟作者的心境,傾聽作者的心聲。以清明上河圖為例,布局疏密有致,結構嚴謹,岸上商鋪櫛比,人來人往,有騎馬挑擔、看相算命、休閑娛樂的、河里船尾相連,纖夫牽拉,船夫搖櫓,滿載著貨物,熱鬧非凡,通過細致地將這個汴京的繁華景象勾勒了出來,再看技法,采用散點透視法,將原野、河流、城郭、橋梁、房屋等融為一體,彰顯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不僅是繪畫,還有舞蹈、音樂等等美術培訓,都需要引導公眾去理解藝術的表達形式,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二)培養審美情趣
審美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良好的藝術氛圍能夠引起群眾的共鳴,就像看電視劇被感動得落淚,人們的情緒會被作品調動起來,尤其是優秀的藝術作品,更能夠激發人們內心的藝術細胞。因此,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可以利用優秀的藝術作品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
藝術形式是多樣的,需要文化館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美術作品,輔以宣傳講解,才能發揮培養群眾審美情趣的作用。例如:當前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遵義作為黨和國家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當地文化館便可以結合遵義會議等遺址,帶領公眾多多走進歷史文化館,去回憶往昔抗戰征程,感悟“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磅礴氣勢。除此之外,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還可以通過開展文化類的藝術活動來鼓勵大眾參與,激發群眾對于藝術的熱情。例如:新年的時候,各地文化館都會開展猜燈謎、舞龍等活動,藝術是無時限、無國籍的,平時的公益美術培訓過程中,文化館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拓展人文、藝術等多個領域的資源,營造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氛圍,激活審美情趣。
(三)培養審美理想
精神文明需要審美理想的指引,對于社會文化建設具有導向作用,尤其是當前這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更加需要樹立藝術理想,充實精神世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成立,是文化館進行公益美術培訓的重點群體。例如:文化館通過一些少年宮聯合起來,設立圍棋、象棋等文化活動。而在成年人群中,盡管其價值觀念已形成,但意識形態的教育對于成年人精神文明的建設也極其重要,它可以增強人們的幸福感、榮譽感以及獲得感。文化館可以在社區適當的開展一些文娛活動,引導成年人在工作之余能夠培養起文娛方面的興趣愛好,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
結語:
當前,文化館廣泛開展了全民藝術普及活動,人們對于公益藝術培訓更加重視。文化館應及時提高培訓工作者的素質,引入審美教育,培養審美理想、審美情趣和形式美感,促使人們的審美能力不斷增強,學會鑒賞美、感受美,進而發現美與體驗美,同時還可去創造美,實現人們精神生活的不斷豐富,進而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吳青松.淺談社會文化館的社會審美教育職能[J].讀與寫,2019.10.
[2]張青梅.基層文化館的社會審美教育作用.[J].贏未來,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