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世
摘 要:問題是探究的起點,而好奇與興趣則是發現問題的關鍵。所以對于小學科學這種強調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學科教學而言,在興趣引導下開展教學活動是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途徑。當前環境下,教師可以從小學科學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深入探究興趣對于科學教學的意義,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導入形式、課堂活動以及教學手段等多個角度出發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興趣;小學教學;科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70
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所以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果就成為廣大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新課改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小學科學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興趣培養對于小學科學教學的價值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改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大部分教師都開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但是很少有教師深入了解興趣對于課堂教學的實際影響,所以也就無法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實際上,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出于以下兩個方面因素的考慮。
(一)轉變學生學習心理
開展興趣引導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其實是針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的教學活動。從小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學習狀態來看,其自身學習的專注度以及對知識的渴望程度是影響其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最關鍵因素。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從這兩個根本的因素出發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借助激發學習興趣來強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并且提高其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專注度和參與度,進而實現小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高效率學習和掌握。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教學效果除了受到學生自身態度和能力的影響之外,還會受教學環境和氛圍的限制。尤其是對于小學科學這種強調學生實踐參與的課堂,只有在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況下才能夠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實踐探究活動。而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則起到了轉變課堂整體學習氛圍的作用。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主要采用趣味教學的形式,這也有利于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從而對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幫助作用。
二、興趣引導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利用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科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興趣不僅會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對課堂上的整體教學氛圍以及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作用。所以用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是實現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提升的有效途徑,而激發學生科學學習興趣的首要步驟就是利用好課堂導入環節。
1.創設情境實現導入
利用情境創設的方法進行導入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而采用情境創設導入教學最關鍵的問題在于背景故事以及整體情境的選擇。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因為在這一形式下,情境作為知識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吸引學生興趣的核心,也就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核心,所以只有保證情境對小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情境創設教學才能夠起到作用。
也正是基于教學的目的,教師創設情境需要圍繞知識內容出發,通過建立課本中的科學知識,尤其是科學實驗和科學原理與小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來完成背景情境的設計。而對于小學科學教學而言,出于小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特點的考慮,教材本身在編排上就具有很強的生活性特點,這就為情境設計提供了便利條件。結合教材中給出的生活化方向,教師既可以結合本節知識內容中與學生生活關聯性較強的部分,或者是與之前所學知識聯系更為緊密的部分完成情境創設,也可以結合本節核心知識點或者是重難點進行情境創設。這兩種模式的情境導入都基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生活場景的熟悉度,所以能夠起到培養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的作用。
而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對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及教室環境、校園環境的充分利用也是提高其對小學生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在借助環境轉換以及動態畫面、音視頻等手段的前提下進行情境的創設,情境的表現形式能夠更貼合小學生本身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偏好,所以在激發小學生科學學習興趣方面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
2.演示實驗進行導入
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實驗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利用趣味性的實驗演示進行教學導入,輔助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在利用演示實驗導入教學的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在于知識內容與演示趣味性的兼顧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的側重。因為即便是以培養學生科學學習興趣為目的選擇演示實驗作為導入方式,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落在教學上。所以在面對簡單常見的科學原理且學生普遍了解實驗所涉及的內容和原理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適當地放松知識教學的目的,將演示實驗的側重點放在趣味性上,放大對實驗的過程以及實驗操作步驟的展示,實驗過程以及最終結果的設計也應該更強調趣味性,從而起到培養科學興趣的作用。
但是對于實驗原理較復雜,學生對于知識原理不熟悉的情況,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應該側重于知識教學,也就是實驗現象以及原理的展示上,便于小學生對于其過程、原理以及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而在實驗原理與現象陌生的情況下,演示實驗本身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有足夠的新奇性,所以不需要在趣味性上多加強調就能夠起到激發其好奇心以及學習興趣的作用。所以通過演示實驗進行教學導入也是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