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地理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地理環境的一門學科,地理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空間性、區域性、綜合性。要想完全展示出這些特點,僅僅通過語言表達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地理教學中的“第二語言”,地圖能直觀簡單地表達出這些特點。通過調查研究,初中生在學習地理時遇到的最大難點就是地圖,初中生的地理成績會直接受地圖讀圖能力的影響。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 讀圖能力? 策略
從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學校與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是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由于初中生剛接觸地理這一學科,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是死記硬背,讀圖能力較差。同時,大部分地理教師對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意識較差,而且沒有有效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教師就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對一些新奇事物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而地圖具有豐富的輪廓與色彩,所以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把握與吸引學生對地圖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地圖知識。同時,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給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地圖,并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自己家鄉的位置。
二、培養學生獲取地圖知識的能力
除了課本上的地圖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雜志與讀物,在各種雜志與讀物中搜集相關的地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地圖不僅只有紙質這一種形式,最常見的就是電子地圖。與紙質地圖相比,電子地圖的查閱更加方便快捷,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在網上直接查詢。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后通過手機和電腦在網上搜集各種地圖資源。
三、培養學生畫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學生只會讀圖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如可以帶領學生繪制學校和周邊建筑的平面地圖。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學校和周邊環境,確定一些標志建筑物和它們所在的方位,以及它們之間的大概距離,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運用所學知識在紙上畫出學校的平面地圖,然后教師給予評價鼓勵與改正,并讓學生討論交流經驗。學生可以通過畫地圖,不知不覺地強化自己的識圖用圖能力,將一些常用的地圖知識深深地刻畫在腦海中,大大地提高地理學習水平。所以說,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對地理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師提高地圖知識素養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初中生地理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于地理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提高自身的地圖教學素養。除此之外,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復雜的版圖無法畫出來的地圖時,教師就要使用多媒體展示,尤其是有一些地理現象,以靜態的地圖形式展示效果并不好。這時,多媒體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教師可以運用動態的形式展示這些地理現象,比如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等,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生動形象,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
地圖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初中是學生接觸地理學科的初級階段,而讀圖能力在地理學科中尤為重要。通過調查研究,筆者針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或者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與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初中生提高讀圖能力,讓初中生學會使用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為以后的地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碧菁.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策略[J].華夏教師,2020(1).
[2]王麗慧.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
[3]陳海霞.試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5).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市黛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