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晨
摘要: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包含了要發掘孩童創造力,對孩童進行創造教育的思想,這一創造教育思想對當下開展孩童創造教育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本文主要從早期孩童智力開發的重要作用、創造意識與創造力培養方法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孩童? 創造教育? 創新意識? 創造能力
在當今環境背景下,培養孩童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已成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培養孩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教師要從小抓起,這對孩童以后的成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
一、注重孩童的早期教育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孩童接收良好的啟蒙教育對今后的成長有很大幫助。著名詩人歌德的父母尤為重視啟蒙教育,在歌德幼年的時候教他識字、背誦詩歌,歌德的創新意識也正因此慢慢萌芽。八歲的歌德已經能夠獨立閱讀各國圖書,可以說歌德的成就離不開他父母的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在我國,李白五歲就能誦六甲,十歲能觀百家,被后人尊稱“詩仙”,這離不開父親從小為他創造的良好的學習環境。科學研究表明,五歲之前是孩童智力發育最快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需要格外注重早期教育和新意識的培養。
二、在孩童早期教育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孩童由于年齡較小,對身邊事物和生活環境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對于不同的問題,孩童的理解和掌握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教師可以通過教育,不斷地培養孩童的主觀意識,繼而激發孩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讓孩童獲得新的想法和靈感。
1.學習合作,尊重孩童想法,提高孩童創造信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孩童合作、交流、實踐等形式幫助孩童厘清思路、開闊視野。如在引導孩童觀察動物特點時,教師可以制作動物的面具,讓孩童挑選喜愛的小動物面具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孩童通過模仿找到動物的特點,有效激發孩童的思考興趣,培養孩童的想象力,開闊視野。
2.通過問題激發孩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想象力是創新意識的基礎,孩童只有經過想象,才能進行創造。想象力又可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借由圖形或物品等通過思維的擴散,從而生成一些未感知到的形象;創造想象不需要任何事物、語言,是通過激發思維產生新的形象。因此,在孩童早期教育中,教師應該先培養孩童的想象力,進而激發孩童的創造能力。
3.以生動的語言提高孩童想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可以提高孩童的想象能力。生動的語言提示可以讓孩童更快地理解內容和發揮想象。如在教學日常用具時,教師可以問孩童:“孩子們,你們想一想能在天上飛的學習用具有哪些?”這時,孩童的思維會跳轉到身邊的周圍事物中。
4.情景教育
情景教育順應兒童的天性,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教育通過將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以形象的動作、豐富的表情和生動的語言調動孩童積極性,有利于激發孩童再造想象。
5.通過故事得敘述提高孩童想象力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孩童閱讀,培養孩童的想象力,進而發揮創造力。如在教學《我的家是動物園》時,教師可以先畫動物,再播放該故事來引導孩童,當孩童聽到“其實我爸爸就像老虎”時,引導孩童展開聯想,以此激發孩童的想象能力。在游戲中,孩童的思想得到創新,進而可以得到不同角色的語言訓練。
三、孩童創新意識與創造力離不開科學的活動
在開展科學活動時,孩童進行語言溝通和表達意見也是創新思維的一種方式。因此,教師應給予孩童充分的交流意見和表達意見。教師還要多提供孩童生活實踐的機會,做到實行合一。在科學活動中,教師要提供多種手工材料,爭取每個孩童都能得到材料,讓孩童有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孩童的思維意識。
四、結語
在孩童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孩童的創造力與創新意識,還要鼓勵孩童多動手、多動腦、多實踐,繼而更好地培養孩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王春山,王怡喆.賞行知教育思想 識其時代實踐價值[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2).
[2]何光輝.“創造教育”何以可能——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新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8(5).
[3]燕良軾,陳氏字,鄧沁泥.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精粹[J].大學教育科學,2017(4).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開發區東部新城孩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