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已逐漸引入高中物理教學,它是傳統教學優勢與新型教學理念的有效融合,可以實現對學生的深層次教育,幫助學生具象化了解物理知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 混合式教學? 應用
作為高中課程體系下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向來都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僅僅通過灌輸式教學方法教育學生,導致本就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無法獲得良好的闡釋,學生難以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層次的理解,這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和學科素養的形成而言,顯然是有弊無利。因此,針對性地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是極具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教學模擬
部分物理知識相對生僻特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沒有任何接觸,針對此類知識的學習,學生常常會無從下手,也難以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入了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強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生僻知識進行具象化處理,給予學生更直觀的聽覺體驗和視覺體驗,幫助學生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地融入物理教學。
高中物理教學常常會涉及宇宙天體或者微觀粒子的物理知識,此類知識較為抽象復雜,學生難以形成完整的認識。不僅如此,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只是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為學生展示課程內容,關于微觀粒子及宇宙天體運動、形態等方面的內容均無法被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此類教學內容過于模糊,無法構建科學完整的知識架構。然而,在新型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則能夠解決此類問題。如利用動畫視頻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播放α粒子散射、衛星運行等模擬視頻,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
二、利用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互動空間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將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聽教師講解知識。而現代化課堂更加提倡展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現有物理課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推動各種優秀教學方案的應用,以此行之有效地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入合作學習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時,學生常常無法明確自由落體運動的變化情況。這時,教師可以針對性地引入實驗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進行合作演練,在小球下落的過程中不斷增強斜面的傾角,最終初步明確自由落體運動的變化情況。此過程幾乎全部由學生合作完成,教師只需要適當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進而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線上教學為學生開設翻轉課堂
作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產物,翻轉課堂完全可以被融入高中物理教學,所以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借助線上教學開設翻轉課堂,為學生創設出更加開放、活躍、和諧的線上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地參與物理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學生教學指導,并要求學生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和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記錄,在線下課堂討論交流,完成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性學習。
如在教學“摩擦力”時,由于受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許多實驗設備無法獲得。而在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調用網絡教學資源,通過線上互動的方式為學生演示,進而模擬出更具動態特色的物理場景,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思維認知,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層次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竇彩珍.解析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
[2]張建中.淺析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22).
[3]閆彩霞,邢洪明.現代信息技術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進——以“自由落體運動”教學為例[J].物理教學,2019(7).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二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