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亮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錯題資源,挖掘其中的錯點,讓學生在糾錯、避錯中發展思維,形成批判思維。本文探析了利用錯題資源培養學生辨析能力、解析能力及監控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 錯題資源 ? 批判思維
一、借助錯題資源,培養辨析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每個公式、定理都有其成立的條件,學生只有透徹把握它的適用條件,才能應用得當。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辨析易于混淆的定義、公式,讓學生去辨別、思考,提升學生的批判思維。
針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乘方與開方、乘法公式與因式分解、三角形的全等與相似等這些學生易于混淆的內容,教師要在易錯點、易混淆處設計問題,讓學生在辨析中提升能力。如“-6是( ?)的立方根,-6的立方根是( ?)。”這樣一道題目,立方與立方根的名稱屬“近親關系”,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立方是乘方運算,而立方根則是開方運算,兩者是互逆的運算,如果混淆了兩者的概念,這道題目就很容易出錯。教師可以借助易錯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比較,理解其中的差異,加深學生對立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
二、借助錯題資源,提高解析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思考、探究,清晰地認識解題思路、方法應用,以驗證自己的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教師還要依據所學內容的難點、易錯點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構造反例,吸引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去評判,這樣能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
如有這樣一道題目:“若m>n,則m2>n2,請判斷是否正確。”乍一看,很多學生認為這句話沒錯,并舉出例子3>2,32>22。這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要考慮符號問題,有的學生會發現通過正數、0、負數的舉例,如2>-3,但22<(-3)2,從而發現這個結論不一定成立。
又如這樣一道題目:“三角形的三邊a、b、c滿足(a-b)(b-c)(c-a)=0,則這個三個角形是等邊三角形,請判斷這個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學生通過列舉反例,當a=b,而a≠c,或b≠c時,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教師借助反例教學,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三、利用錯題資源,提升監控能力
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興趣等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他們思維活動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教師要營造豐富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增進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進行自我調控,讓他們能重新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潛在的因素,了解思維的方向,從而學會自我評價、自我監控。
如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如圖1所示,下列結論:①2a+b=0;②a+c>b;③4a-2b+c>0;④abc>0。其中正確的結論是(填寫序號)。此題考查了二次函數圖像與系數之間的關系,對于①而言,由對稱軸為直線x=
b/-2a=1,因而得到2a+b=0;對于②而言,當x取-1時,y<0,由此可以得到a-b+c<0,因而可以得到②是錯誤的;對于③而言,拋物線與x軸的一個交點為(-2,0),當x=-2時,4a-2b+c=0,因而可以推斷③是錯誤的;對于④而言,根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可以推斷a>0 ,根據前面推導的b=-2a,可以判斷b<0,拋物線與y軸交于下半軸,可以判斷c<0,推導出abc>0。因此,正確的答案是①④。
在進行推導題的訓練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易錯題引領學生觀察二次函數的圖像,利用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對稱軸、與x、y軸的交點等判斷,這樣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讓學生通過自我監控,獲得正確的結論。教師是引導者,要引領學生去評判問題,提高學生的判斷素養。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錯題資源促進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建構知識,發展能力,以期發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批判思維。
參考文獻:
[1]喬云成.巧用錯題資源,提升思維品質——對初中生數學錯題資源利用的幾點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8).
[2]何如濤.把“錯誤”資源變成精彩課堂的“催化劑”[J].河北理科教學研究,2008(3).
[3]李偉琴.開發學生“錯誤”資源,提高學生數學素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大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