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鑫


摘要 :文章以構建城市整體形象為目標,將城市公共藝術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深入挖掘其與城市文脈、城市發展和城市宜居環境建設的關系,從滿足人們現代精神和審美需求的視角,從主題、形態、文化內涵等方面探討其設計策略,力圖將城市公共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城市形象要素來進行探討,以期促進系統的城市形象構建和整體的城市可持續。
關鍵詞 :城市形象 ;形象構建 ;公共藝術 ;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 :TS9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碼 :1672-7053(2021)07-0075-0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ims at building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ity, takes the urban public art works as the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 deeply excav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urban context,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livabl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eting people's modern spiritual and aesthetic needs, from the theme, form,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urban public art works as an independent element of urban ima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urban image and the over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City Image; Image Construction; Public Art; Design Principles
1 城市公共藝術概述
所謂公共藝術主要是指存在于公共空間中的藝術作品及其所處的環境。絕大多數人對公共藝術的理解是一種單體的大中型藝術品創造,甚至有人將其僅僅界定為設置于室內外公共空間中的雕塑,這顯然是一種對公共藝術的微觀認識。從宏觀和城市的角度來看,公共藝術的范疇遠不僅局限于此,其并不局限于一種固定的藝術造型和表現形式,也不拘泥于某一種藝術門類和特征,而是一種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信息傳達。特別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公共藝術的范疇和形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當代,學界和設計界對公共藝術的認識和理解更多的是將其與城市公共空間的營造、城市整體形象的構建結合在一起進行思考,而非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其甚至已經成為城市宜居環境營造視覺感知、精神體驗和情感歸屬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大眾從城市公共藝術及其所形成的空間場所中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一種藝術的熏染,還包含了對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場所精神的認識和體驗 [1]。
2 城市公共藝術的屬性
2.1 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性
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性主要是指其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文化意蘊和文化象征。城市公共藝術是城市中最具藝術特征的信息傳達工具,其傳達的本質應該是文化,是創作者自身文化思想和修養,是與城市文脈的碰撞,這種文化性除了具有教化意義的內涵之外,還體現著一種藝術的氣息,一種由藝術創作而升華出的審美文化,其包含著創作者和體驗者的雙重文化意識和體驗訴求。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性可以說是城市公共藝術的靈魂,失去了文化的內涵、城市的文脈,其就如同失去了最吸引人的部分,而成為一種純粹的造型藝術。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公共藝術作品常常被放在藝術展館中供人欣賞,而其卻不能成為城市公共藝術,被放置于城市環境中的原因。因為,城市公共藝術最本質的內涵往往是與城市文脈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絕非僅僅是藝術家的一件藝術作品 [2]。
2.2 城市公共藝術的地域性
城市公共藝術的地域性是指其所在城市的地域自然地理氣候和人文特征。任何一座城市的建立和發展都是人與自然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以城市環境為依托的城市公共藝術也必然反映著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氣候特征和人文屬性。并且,這些自然和人文特征還常常成為城市公共藝術創作表現的主題或深層內涵。其中,尤以城市公共藝術所選用的材料最為明顯。其實,從公共藝術本身的屬性來看,其往往更傾向于多元的藝術和生活主題,這源于其創作者的主觀意識,以及藝術源于生活的創作靈感。而城市公共藝術則與純粹的公共藝術不同,“城市”一方面限定了公共藝術設置的場所,另一方面也從地域環境的角度限定了公共藝術的形式和內涵。通常,一個大眾喜聞樂見的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常常蘊含著人們的生存理想和愿景,亦或是一種風土民俗的反映、一種當地的藝術特色,這些都是一種地域特征的反映。因此,城市公共藝術的地域性是始終伴隨其發展的,同時也是城市公共藝術重要的本質屬性和構成要素 [3]。
2.3 城市公共藝術的形象性
通常情況下,城市公共藝術的形象性是指其外在的物質表現形式亦或是表現媒介。形象性是城市公共藝術能夠被人所認知和識別、體驗和審美的物質屬性。盡管造物活動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但是城市公共藝術卻與之不同,公共藝術家們始終秉持著“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思想來創造各種能夠表達其創作思想和意圖的作品,從物質化的形象到今天依托媒體和 AI 技術的虛擬形象,無一例外。但是,城市公共藝術的形象性除了上述內容以外,在現代還包含了對城市整體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風貌等的形象塑造和宣傳。這些原本屬于城市形象組成部分的內容,也逐漸成為城市公共藝術所承擔的形象責任,并隨著城市形象建設的深化,城市公共藝術的形象性也越來越側重對城市的回應。很多城市的公共藝術形象甚至就是以表現城市整體的發展和文化歷史為創作意圖的。其中,更不乏通過城市公共藝術創作塑造新的城市形象的例子,如大連前些年大規模的城市廣場和雕塑建設,其一方面改造了城市環境,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大連廣場和大連雕塑的新城市形象(圖 1、圖 2),其在一定時間內成為了城市改造和形象建設的一種典范。此時,城市公共藝術的形象性則是以一種整體的城市形象出現的,而并非純粹的公共藝術作品 [4]。
3 基于城市整體形象構建的公共藝術設計策略
根據前面對城市公共藝術的屬性分析發現,城市公共藝術已經從傳統的藝術創作轉變為與社會發展、城市建設、綜合實力密切相關的一種城市形象要素。公共藝術作為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撐點,對于塑造城市形象,反映城市文化、體現城市品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5]。在這樣的現實發展情況下,研究基于城市整體形象構建,圍繞當代的城市公共藝術展開設計策略的探討。
3.1 延續城市文脈并融入現代形象氣息
既然城市公共藝術已經成為城市形象和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其也就必然成為了城市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肩負延續城市文脈的責任。一座城市的文脈是人類在城市聚居和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是文化在城市長期建設中的積淀,是人們在城市中生產、生活行為和習慣的縮影和反映,是城市最為寶貴的非物質財富,其不僅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歷史形象,更是未來發展的依據和參考。城市公共藝術遵循延續城市文脈的設計策略,一方面,能夠修補城市在現代化建設中無法延續空間格局而造成的文脈缺失問題 ;另一方面,還能夠在舊城改造中作為一種文化的現代表達形式為舊城區的形象注入新的氣息。
3.2 凸顯城市地域特色并強化城市個性形象
從城市公共藝術的地域性屬性來看,其與城市的經濟和形象的建設是存在密切關聯的。這源于城市本身就是在地域自然氣候條件及其對人類聚居生活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和發展而來的。并且在不斷的演變過程中更是隨著地域自然地理氣候條件,以及人們聚居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而發生著一定的變化。而工業革命之后,全球性的城市趨同化發展則打破了這種尊重地域自然地理氣候和人文氣息的地域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其一方面造成了城市文脈的斷裂,另一方面還造成了由現代化城市形象趨同而導致的環境宜居性和環境品質下降等問題。凸顯城市地域特色并強化城市個性形象的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策略是將現代科技與藝術結合在一起而進行的創作,將現代的科技融入城市公共藝術創作之中,在形式上凸顯地域特色、強化城市形象的基礎上,從現實層面的城市特色文化傳播的視角起到一種更廣泛的藝術傳播的作用 [6]。
3.3 豐富城市人文環境并營造城市宜居形象
人們已經發現趨同化的現代城市形象導致的不僅是文脈的缺失,其還將城市人文環境變得趨同,有的甚至違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長期形成的民風民俗。因此,營造符合城市居民需要的城市人文觀景,形成人們認同的城市宜居形象也是現代城市形象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公共藝術作為城市環境的組成部分之一,也必然承擔著這樣的責任。因此,構建豐富的城市人文環境并營造城市宜居形象的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策略,一方面,能夠更好地提升城市人文環境的品質 ;另一方面,能夠豐富城市居民日常的精神生活,使城市環境的視覺品質得以提升、為城市環境增添更多的審美意趣,從精神和情感兩個方面在人們心中建立起舒適、宜居的城市形象。
4 結語
城市公共藝術作為一種將環境與藝術創作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藝術形式,已經成為城市形象建設和宜居環境營造不可忽視的內容,其不僅具有藝術創作的感性意識和審美形態,更重要的是其還是形成感召人們心靈的精神場所的重要內容。從城市形象構建和環境建設的發展來看,未來城市公共藝術將承載更多的文化和科技的內容,其表現內容和形式也將越來越突破傳統的藝術性,而更富于生活性。本文針對城市公共藝術的研究是從現實的城市形象構建出發,探索城市公共藝術作為一個表現城市文化和形象的媒介,以期豐富城市環境形象的營造途徑,表達城市形象的本質內涵。
參考文獻
[1] 金世強.公共藝術設計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介入與應用 [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05):76-77.
[2] 張彥君.當代城市公共藝術現狀及其設計對策研究 [D].沈陽師范大學,2020.
[3] 樹德力.現代城市公共藝術問題及對策 [J].南方農機,2019,50(16):236+245.
[4] 王晶.公共藝術設計中的藝術美學探討 [J].西部皮革,2021,43(02):53-54.
[5] 鄧瑛,楊芳.論城市公共藝術建設與城市形象的塑造 [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2):69-71.
[6] 孔慶堅,謝宏.基于地域性的公共藝術規劃研究 [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