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娜 郭月



摘要 :城鎮化進程中鄉村人居環境問題突出,規劃不科學、景觀環境缺失和傳統文化斷層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鄉村振興的有效推進。因此,應當立足鄉村的實際情況,提出科學合理的人居環境提升策略。文章以岐山縣太子村為研究對象,針對該村落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從整體規劃、基礎設施、文化傳承以及產業發展四個方面提出人居環境提升的策略,以期提升當地的人居環境質量。
關鍵詞:太子村 ;鄉村振興 ;人居環境 ;提升
中圖分類號 :TU982.2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碼 :1672-7053(2021)07-0137-02
Abstract :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unscientific planning, lack of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fault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countryside. The paper takes Taizi Village in Qishan County as a practical case.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 it proposes the authors from four aspects: overall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as created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local villagers.
Key Words :Taizi Vill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scension
近年來,鄉村建設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各類問題嚴重影響了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1]。人居環境建設不僅是對鄉村環境的提升與整治,還應針對其經濟發展,全方位地對鄉村進行提升,保護傳統文化,激活鄉村發展的基因,使其重煥生機 [2]。文章以陜西省岐山縣太子村為例,根據鄉村振興戰略,針對當前鄉村人居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人居環境提升的策略。
1 陜西省岐山縣太子村概況
陜西省岐山縣歷史文化悠久,是周文化的發源地,人文氣息濃厚。鳳鳴鎮是岐山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太子村位于鳳鳴山腳下,深受周文化的熏陶,距離鳳鳴鎮有 4 公里,交通便利。
太子村由原曹交陵村、太子村、粉王村三村合并而成,村落沿雍水河呈山字形分布,整體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全村共1192 戶,3892 人,村落總面積 566 公頃,共 12 個組團,其中農業用地 386 公頃,第一產業以種植小麥為主,用于自給自足,是小麥種子繁育的基地,現有機械廠、五二三印刷廠、小學、衛生所、娛樂廣場等(圖 1)。
2 陜西省岐山縣太子村的人居環境現狀分析
由于太子村經濟發展緩慢,導致村內勞動力不足,人口流失嚴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工業生產活動和制造業活動也相對較少,第二產業經濟效益低,第三產業尚未合理規劃,現有資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太子村村落空間分為生產空間—農田耕地、生活空間—街道庭院、生態空間—生態林地三類。整體來看,村落中耕地面積較大,種植業產量穩定 ;生活空間缺少規劃,很多空間利用率較低,街道雜亂、住宅空間單調,廢棄空間利用率低,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生態林地分布較集中但面積不大,沿雍水河呈帶狀分布,整體現狀良好。
太子村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垃圾處理方式過于粗放,管理不到位 ;村莊給水管網、排水系統不夠完善,生活污水直排,嚴重影響了村落環境 ;村內公共活動場所空間結構單一,設施簡陋,村民使用率低。
村內保留了很多關中傳統民居,但由于鄉村人口的流失,民居閑置化嚴重,部分村民對已有傳統民居進行了加建或改造,破壞了傳統民居的整體風貌。
整體來看,太子村人居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合并村村域面積較大,但用地缺乏科學規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2)基礎設施不完善,垃圾處理、旱廁現狀和污水排放等問題突出,影響村落環境 ;(3) 鄉村傳統民居形式受城鎮化影響較大,現階段的新建民居大多為磚混結構,缺少地方特色 ;(4) 經濟發展緩慢,產業結構單一。
3 陜西省岐山縣太子村的人居環境提升策略分析
3.1 科學規劃村莊
在太子村的規劃過程中,應結合村落的基礎條件及村落當前的發展階段,分類指導,突出重點 [3],達到“鄉村振興”的目標,最終實現太子村人居環境質量的提升。
太子村的規劃內容包括 :(1) 村域規劃,明確村內農田耕地的范圍,禁止占用耕地,對村內閑置用地進行整合利用,建造村民公共活動空間,增加村民日常的娛樂活動 ;(2) 整治村內人居環境并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在此過程中注重傳統風貌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3) 注重產業發展,抓住發展機遇,助力鄉村振興。
3.2 完善基礎設施
實現垃圾循環利用,將有機垃圾制成肥料,用于菜園、果園,同時,按 40 人 / 個的標準在村內設置垃圾桶。大力改建生態旱廁,將現有的貯糞池改造成化糞池,出水就近排入污水管網或者在附近設立濕地設施,經處理后進入排水溝或者下滲,實現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能源化利用 [4-5]。
太子村部分排水溝破損嚴重,在現有基礎上修復破損的排水溝,鋪設雨水篦子,新建污水管網順坡布置,進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經管網收集和人工處理后排入附近水溝,廁用水排入化糞池,進行有機肥料的處理利用。
完善太子村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包括修復破損路面、硬化生產道路等。可先連接村內的斷頭路,并根據村民需要鋪設新路,改善村內交通 ;增加道路景觀綠化,保持較好的視覺通廊 ;增補道路交通管制、標示、標線、路牌、路燈等設施(圖 2)。
太子村傳統民居多為土木結構,對破損民居進行修復,對閑置民居進行改造并利用,以凸顯地方特色 ;提取當地傳統符號,如木構技術、單坡屋頂、青瓦屋面等,在新民居建造過程中進行應用 ;創建村民活動中心、村博物館等公共場所,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喚醒村民對傳統建筑的記憶和情感。
3.3 優化景觀環境
豐富原有廣場的空間結構,以滿足村民日常活動的需求,增加交流、鍛煉及文化展示等功能 ;改造街巷的空間,整修路面,在道路兩側增加休息及交流空間 ;合理規劃院落空間,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實現雨水的生態利用(表 1)。
3.4 延續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文化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層面上的總要求 [6]。岐山是周文化的發源地,周文化中的禮樂制度、思想道德規范在現在也十分值得學習。通過“喚醒”當地的傳統文化,使其人居環境空間具有地方特色,包括復興民俗活動,重現周禮儀式,對傳統工藝、傳統戲劇、曲藝、民間技藝進行發掘等。在太子村人居環境的營造過程中,提取傳統文化元素,經過藝術化處理和應用,可以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打造具有鄉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宜居鄉村。
3.5 優化產業結構
從產業振興角度提升太子村經濟發展水平,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鄉村自主脫貧的能力。太子村農耕面積大,可提高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確保一產增收。發展綠色農業、現代農業,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積極引進效益好、污染小的企業,依托城鎮培育第二產業。結合太子村區位優勢,發展集休閑、旅游、生態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借助互聯網對太子村進行宣傳,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4 結語
鄉村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鄉村人居環境不只是環境衛生的改善,應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對鄉村的發展合理規劃,循序漸進地重塑鄉風文明,自然點亮鄉村活力,促進鄉村發展。陜西省岐山縣太子村通過科學合理地整合土地資源,延續鄉村原有的自然空間格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的同時,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喚醒村民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此外,其還加強了城鄉聯動,加快產業融合,改善鄉村硬環境,提升軟實力,以實現良好的鄉村人居環境。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 :51808428);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 :2018JM5075)。
參考文獻
[1] 安納.共軛平衡視角下鄉村人居環境有機更新研究 [C].2019 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19 :1081-1090.
[2] 曹勁.關懷與喚醒――微觀視角的鄉村文化遺產傳承與復興 [J].建筑學報,2017(01):118-120.
[3] 周慧.吉林省傳統村落文化生態保護策略研究 [J].工業設計,2021(02):146-147.
[4] 蔡玲玲.基于情感美學的鄉村景觀設計研究 [J].工業設計,2020(10):105-106.
[5] 于法穩.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人居環境整治 [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9(02):80-85.
[6] 雷搏,侯玉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文化發展短板與補齊策略 [J].現代化農業,2020(0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