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珉

【摘? ? 要】高職院校培養具備德智體美勞高質量發展的大學生,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從專業課程教師“課程思政”的改革出發,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探索影響專業課程教學效果的各種因素,并在了解影響因素強弱的基礎上探索“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有利于推動專業課教師提升課程思政能力,兼顧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上好隱性思政課。
【關鍵詞】課程思政? 課程改革?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08
課程思政是建立在“三全育人”全課程育人框架之下的協同效應,在強調“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之下,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思想素質都能得到有效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使命。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不僅關注課程教學中知識技能的傳授,同時也關注對學生人格的發展、道德水平以及三觀正確性的構建。
一、課程思政的研究現狀
從知網的數據來看,自從2016年提出以立德樹人為教育中心的思想之后,2017年開始就出現了研究課程思政的論文,其中發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9篇,之后每年的發文量都成倍增加(如下表),到了2021年,關于課程思政的論文達到了1.13萬篇。由此可見,社會各界對課程思政的研究熱情高漲,從小學到高校都在不斷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尤其是現在高校對課程思政非常重視,力求培養專業過硬、德行高、素養強,具備德智體美勞高質量發展的大學生。
目前,課程思政研究的方向有關于課程思政的引領作用的思考和對未來發展方向和前景的展望,付文軍在他的“課程思政”學術探索中探討了當前課程思政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未來課程思政的發展方向是各方協同聚力,加強理論與現實互動,能夠開創“課程思政”的新局面。也有關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尤其是大量的一線教師,通過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探索如何強化社會主義價值觀在大學生思想觀念中的形成路徑。文、史、哲、理、工、農、醫等學科都紛紛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楊向黎等人將“一懂兩愛”融入植物化學保護課程中;高職院校的陶紹興將《納稅實務》課程作為突破口,探討思政課程“孤島困境”之突圍。還有對課程思政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的研究,如對不同高校特色化“課程思政”建設不足,使得課程思政路徑單一;對學情分析不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對思政內容和專業知識結合不足,使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兩張皮”。
二、研究方法
(一)設計調查問卷
收集整理影響課程思政建設效果的因素,并將其歸類成“課程思政系統性”“教師的思政能力強弱性”“教學目標單一性”“思政元素結合度”“思政教學共鳴性”“思政教學評價指標有效性”六類因素。調查問卷中的因素設計了“弱”“較弱”“中等”“較強”“強”五個等級供被測者選擇。為了獲得全面的評價,該調查問卷分為教師用卷和學生用卷,分別從課堂教學的兩個方面全方位獲得有效的真實信息。調研對象為安徽某高職院校師生,其中發放學生問卷200份,發放教師問卷100份。要求被測試者根據自己的認知,按照5個等級區分這六個因素對自己的影響程度。共收回學生問卷180份,教師問卷92份。
(二)問卷分析
利用嚴重指數來評價各因素的影響程度,發現“思政元素結合度”在綜合觀點里超過了80%,學生和教師一致認為它的影響力最強,在學生觀點和教師觀點排名都為第一;基于學生觀點“教師的思政能力強弱性”有1個影響因素的嚴重指數超過了60%;有3個影響因素的嚴重指數低于50%,為“課程思政系統性”“教學目標單一性”“思政教學評價指標有效性”?;诮處煹挠^點可以看出有3個影響因素的嚴重指數超過了60%,分別是“思政元素結合度”“思政教學共鳴性”“思政教學評價指標有效性”。
三、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念
從問卷調查中能夠看出學生和教師都很注重“思政元素的結合度”,但是忽略了“教師的思政能力強弱性”。在筆者看來,“思政元素的結合度”是表象,而“教師的思政能力強弱性”才是內核,只有提升了教師的思政能力,豐富教師的政治素養,才有可能將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做到有機結合,讓教師上課不生硬,學生聽課有興趣。
第一,需要改變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誤區。讓專業課教師認識到課程思政與專業課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在專業課程中加入思政元素不僅僅是為了簡單地完成任務,更是為了提升教學的人文性、思想性,提升專業課程的育人效果。
第二,發揮專業課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思想政治課素養。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要能夠自如地將思政元素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也需要不斷補充。學??梢酝ㄟ^常態化的政治理論學習,包括集中會議、文件學習、線上線下培訓,邀請思政教師開展相應的專題講座,提升教師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學習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規律和話語。
第三,通過思政與專業課程的結合,發揮專業課教師的育人能力。專業課教師要展現其育人能力,不僅要完成知識、技能的傳授,同時也要承擔立德樹人的使命。當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中以“樂教”的態度開始教學,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思政的建設之中,那么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專業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雙向提升,從而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目的。
第四,學校各職能部門應統籌規劃,對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性達成共識,從學校層面對專業課教師提出要求,為專業課教師安排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課程培訓以及思政教學能力比賽。
(二)加強教學建設
1.將課程思政目標引入教學大綱。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到“課程思政系統性”的問題排名靠后,被學生、教師所忽略。對傳統的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制定出符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教學大綱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修訂的教學大綱應該明確“課程思政”指導地位,并在教案等各種教學文件中體現出思政目標。教學大綱是學生了解課程的重要途徑,也體現了教師希望通過課程給學生展示的課程內容以及教師的教育風格和教育理念。從計劃性來看,大綱中說明了“課程思政”的展示方式,作為交流工具,大綱中體現了教師的風格。其次,結合教學大綱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力求將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職業素養教育等思政教育。
以城軌運營管理專業的《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為例,在做教學大綱的時候,教師就將課程思政的方向分為兩種。一種為理論講授課程,專業課程內容講授的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觀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另一種為實習實訓教育,教師在票務管理實習實訓過程中設置思政教育案例,讓學生在案例中思考處理票務實訓活動的方法,再針對實訓中遇到的問題由教師引導展開討論。
2.將課程思政的范圍擴大,做到協同作戰。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不能僅僅依靠思政課程,而是要所有課程、所有專業、所有教師共同發揮作用,要擴大思政教育范圍,系統化地進行思想政治培養。這要求思政課程作為主渠道發揮顯性思政課程的作用,專業課程要與思政課程同向而行,發揮隱性思政課程的作用。讓學生感知思政課程中的思想,讓馬克思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社會主義價值觀引導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通過專業課程學習、實習實訓的操練,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職業操守,將思政內涵化為自我人格的體現。
協同作戰也要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高職院校要結合企業管理規章制度,對在校學生進行培訓,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引導學生轉變思想,從家長眼里的孩子轉變為一名社會的有志青年。同時也要結合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水平進行培養。讓學生參與到企業工作中,體會工作的快樂和辛苦,增強體驗性,提高學生的職業生存能力,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三)創新教學手段
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與傳統的單一知識傳授的方法不同,要求專業課教師要轉變思路,創新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創新融入思政元素。
首先,要研究學生的學情,不僅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還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在學生能夠理解的范圍內去尋找,選取素材,越貼近學生認知的元素越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反之,若選取的思政元素都是從思政課程中生搬硬套過來的理論,硬塞進專業課程中,則會導致學生的不適,反而達不到課程思政的效果,還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
其次,創新教學手段。結合信息化教學的工具,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通過教學APP將社會熱點問題、思政元素等推薦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閱讀推薦。這種課后閱讀、課上討論的方式,能夠充分給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索的時間,再通過課堂的討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的思想越來越成熟。
最后,開發有課程思政元素的專業課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重要的教學資料,無論是教師的備課,還是學生的預習、復習都離不開教材。因此,課程思政的實施過程與教材密切相關,它關系到教學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教師來說,專業課程中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離不開對教材編寫的探索,而教材的開發除了基于教師對專業課程知識點的理解之外,還應該和思政專業教師切磋請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打磨,使其教學能夠有效與專業課程結合,也能給其他專業以借鑒作用。
(四)完善教學評價
首先,全面有效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能夠幫助教師了解課程在傳授過程中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是改進課程教學方案的依據,能幫助教師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專業課教師需要在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中設計出適合課程考查的思政教學評價,應該區別與專業課程的考試評價??梢栽O置為過程評價,考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考查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的融合相關性,考查思政元素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的合理性等等。并通過評價結果找出課程思政的優化方法。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比較復雜,很難說清是專業課教師培養的成果還是思政課教師抑或是輔導員的功勞,而且有很多學生的培養結合還有滯后性的特點。其中專業課教師在課程中思政元素的講授,其外化表現結果應該是學生在學習完課程之后所表現出來的對學科專業中職業操守的認可程度,對學科專業價值的認知,對學科專業相關社會現象的分析能力,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向性。在此,我們的教學評價僅局限于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能效的角度來考查,主要是針對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
最后,建立激勵機制。要想讓專業課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對教師的教學改革行為進行激勵,如建立制度,鼓勵專業課教師積極參加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大賽,組建教學團隊,共同研究課程思政的改革方法,鼓勵專業課教師及團隊積極申報課程思政類研究課題,對突出表現者給予獎勵。充分發揮教師主觀的改革意愿,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更好的效果,才能促進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净鹫n題:安徽省省級教學示范課“雙基”項目:《旅客心理學》,編號:444;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研項目:專業教師實踐“課程思政”的實施方法研究——以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21xybjy05。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特色高水平專業項目,項目編號:2021xtgzy02。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項目,項目編號:2021xjsjxcx01。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AFC)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項目編號:2021xxnjx02?!?/p>
參考文獻
[1]付文軍.“課程思政”的學術探索:一項研究述論[J].蘭州學刊,2021(1):121.
[2]楊向黎,韓鳳英,王猛,趙鑫,劉錦,楊慧,遲寶杰,姚遠.“一懂兩愛”視角下的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1(2):105-109.
[3]陶紹興.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孤島困境”之突圍——以《納稅實務》課程為中心[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2):68-70.
[4]倪琳妍.高校專業課程的思政改革[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19):87.
[5]段鳴驊.大學語文課程結合思政教育之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建設,2015(9):21-22.
[6]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7):138-140.
[7]張定邦,杜海民,陳合龍,程建華.基于嚴重指數法的“工程測量”課程思政建設效果分析[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21(2):62-65.
[8]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學科與課程建設,2018(3):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