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是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鍛煉,其中“說”即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它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習過的英語知識進行鍛煉與鞏固,對學好英語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以及重要性進行分析,就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高年級階段學生;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江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香檳湖小學。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教育事業也在不斷進行改革、探索。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尤其關注對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已經成為小學英語老師主要探索的課題之一。但是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需要依托一定的語言環境,而在國內較為缺少這種說英語的環境,導致學生陷入了只會寫難得說的困境。身為英語教師,應當致力于為學生營造說英語的環境,巧妙地利用各類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一、國內英語學習現狀
觀察當前的一些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可知,部分教師對小學英語的教學一般都比較淺顯與傳統,只停留在應試方面,認為考試一般都是對于書面的考察,口語表達是不需要直接考察的,聽力占比也比較少,所以使得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被忽視。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教師的教學目標也較為繁雜,于是教師忙于完成教學目標,沒有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訓練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有許多不適應與不熟練,難免會造成用英語交流時的支吾、不流暢,這不能成為老師擔心占用課堂時間的理由。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擺脫以往的教學方式,尋求英語學習“說”與“寫”的平衡。
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實現學以致用,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適應國際化發展的潮流。對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全面發展,為此,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提升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在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說、讀、寫四字中間,說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葉圣陶先生用精辟的語言闡明了在語言學習中“說”的重要性。美國的一項口語研究報告也指出,在語言的交流活動中,聽與說的占比是非常之大的。說是對語言的輸出,在說的過程中,將會對語言有所鞏固,提高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達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三、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
1.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口語表達。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首先要從教師做起。以往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過分注重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完成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隨著對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實施,教師已經逐漸意識到英語口語表達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轉變教育觀念,營造舒適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英語課堂,可以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獲得進一步提高。
2.課前設計生動、簡實的導入環節。上好一堂英語課,課前準備很重要。在課前做好備課,確立好語言學習目標,精心設置課堂導入環節能夠提升英語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課前準備以及導入環節的設計雖然會花費一定的時間,但是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自然能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中,是非常有好處的。課前準備要做到精簡,簡明扼要地理順整個課堂的流程,在重難點內容或者課堂導入環節方面的設置要做到生動巧妙,引人入勝,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開展“I like dogs”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之前,老師可以準備一些動物的圖片以及動物叫聲的音頻資料,在課堂授課之前,通過和學生做一個聽聲音猜動物的小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T:Listen.What's this?
Ss:It's a cat.
T:Right.Do you like cats?
Ss:Yes,Ido.
T:Listen.Is it a tiger?
Ss:No.It is an elephant...
這種課堂小游戲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情境中,讓學生意識到這是一堂關于動物的英語課。在與學生的問答交流中,學生可以對dog、tiger、elephant等英語單詞進行復習與鞏固。在課堂教學的開端,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隨堂小任務,鼓勵他們踴躍發言,向老師和其他同學介紹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小動物以及喜歡它的原因,家里是否養了這種小動物。這幾種方式的有機結合,使得學生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課堂提問而感到緊張局促,而是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與老師、同學的交流,這對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給學生提供“敢說”的課堂氛圍。英語對學生來說畢竟是一種陌生的語言,學生容易因自己說這類陌生、不擅長的文字的不自信而不敢表達自己。還有些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性格膽小、害羞,害怕說錯單詞與發音錯誤會引起其他同學的嘲笑以及老師的責備而不敢說英語。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的顧慮,并想出辦法去消除學生的顧慮,為學生營造一個敢說英語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勇于說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態度。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歌曲與表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大膽地說英語。音樂優美的旋律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讓學生產生身心愉悅的享受,對說英語的緊張感也會得到舒緩。教師可以將英語的語法與口語融入音樂氛圍中,挑選一些適合學生聽與學的曲目。如學習“Seasons”這篇英語課文時,我們可以播放The Seasons Song這首歌給學生聽,并讓學生學會唱這首歌。這首歌曲不僅旋律優美,而且歌詞里面還包含著很多四季的美景與學生應該掌握的英語單詞、語法知識,能夠在歌曲的聆聽與學習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完成對課文的學習。
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是第一步,有了這樣的學習氛圍,教師就可以通過下一步的主題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彼此間的語言交流。
例如在學習“How much?”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不同的學生扮演水果商與顧客,用紙張畫出自己要售賣的水果,訂好價格。
T:Would you give me some fruits?How much are these oranges?
S:Seventy cents a piece.
T:Right.How about this one?
S:Sixty cents a piece...
在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中,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在輕松的氛圍中克服對說英語的恐懼感,從而大方自信地講英語。通過這些語言環境的創建,增強學生對英語的掌握以及說英語的自信感,把英語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不斷的鍛煉中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4.給學生創設穩定的口語練習平臺。環境對語言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一個外國人,若他從小就在中國長大,說中國話,那么他也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但是由于校園內的英語口語練習平臺較少,學生們說的都是普通話,學生很難找到可以與自己一起用英語交流鍛煉口語的對象,這就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與家長合力,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穩定的英語口語練習平臺。在校內,可以提議學校建立一個英語角,讓學生能夠在那里與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交流;在課堂上,每節英語課前開展五分鐘的自由英語口語對話練習,鼓勵學生在課后和同學組成英語口語練習小分隊,在平常的談話中也盡量使用英語交流;在家里,可以讓父母與孩子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交流,在學生觀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有意引導學生觀看英文動漫,陪同孩子一起進行觀看,孩子有看不懂的可以及時指導。在學校與家長的通力合作下,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英語口語練習,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身為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意識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敢說,敢于表達自己,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切實地提高,為學生將來的語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程程.巧妙創設情境,提高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2):117-118.
[2]陳月園.讓孩子們會聽,會學,能說,會演——淺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22):21.
[3]董亞男.激活聽說教學,促進深度學習[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7):44-45.
[4]楊華堂.聽力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8 (12):41-43.
[5]孟碧君.話題情境體驗式學習模式在聽說課中的運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