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英語交際能力成為現代化人才必備的技能之一,而英語基礎決定英語交際能力,因此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無法取代的價值。如今創新型英語教學方式逐漸走入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為極具代表性教學模式。本文筆者從分析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程中的應用現狀及問題入手,具體闡述如何在英語高效課堂中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創新型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唐永成,伊犁師范大學外文系。
高中階段是學生夯實英語基礎并強化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時期,學生以迎戰高考順利升學為目標,積極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重在幫助學生強化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探索英語知識,從而使其在自主構成知識系統的前提下,逐漸掌握英語學習技能并豐富英語知識,鍛煉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為此筆者探索了小組合作模式在英語高效課堂中的應用,首先從挖掘創新型討論主題入手,以此避免課堂教學內容與討論內容相重疊而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學習體驗;其次從整合討論內容、豐富討論形式入手,調動學生的討論熱情;最后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討時間以及相應的討論技巧,從而幫助學生開展有效討論活動。
一、小組合作在高中課堂中的應用現狀與問題
1.小組合作在高中課堂中的應用現狀。在現階段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開始重視在英語課堂中注入全新力量,因此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相對廣泛。教師在力求夯實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探索英語學科的趣味性。首先,多數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將討論內容緊密聯系當堂所講授的教學內容,換言之,現下多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內容相對局限,這便決定了學生的討論形式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次,多數教師在講解語法知識的過程中開展討論活動,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語法含義,并在英語交際活動中靈活運用語法技巧。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的目的性較弱,以鼓勵學生重在參與的形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活動,而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融入討論過程中。最后因為討論活動尚未成為英語課堂中的主要教學形式,所以多數教師能夠協調小組合作時間與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小組合作這項教學活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開展得相對順利。
2.小組合作在高中課堂中的應用問題。雖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現狀較為樂觀,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英語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仍存在部分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教師在設定討論主題時多以本節課程主題為參照,因此缺乏一定新意,如此循環往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極有可能減弱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降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效率。其次,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臨時帶領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活動,而在此之前缺少整合討論內容的環節,致使學生不得不一邊討論一邊匯總討論內容,以此很大程度上拖延了討論進程,并且降低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率。同時,討論形式的單一化也為學生帶來枯燥感,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學生保持參與熱情,以此才能收獲討論成果,從而促使其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最后,多數教師缺乏相應的技巧輸出,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呈現出無章法、無規律的狀態,無論對合作學習課堂用時,還是對合作學習質量而言都會造成不良影響。除此之外,部分教師過于規范化,引導學生在遵守條條框框的前提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產生壓力感,從而降低合作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以相對自由化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活動,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上述內容是筆者總結出的應用問題,下文以此為根據探索小組合作在英語課堂上的有效應用策略。
二、小組合作在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挖掘創新型討論主題,激發學生討論熱情。高中英語課程難度系數較高且學習內容相對繁瑣。為了能夠取得良好的英語高考成績,多數學生能夠沉浸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拓展全新的教學思路,以挖掘創新型討論主題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教師應以英語課程的主題內容為參考,以拓展為主要形式創新小組討論主題內容,比如課程以“英語的發展歷程”為主題,那么小組討論主題便可拓展為“不同國家的不同英語表達方式”。其次,教師可以在原有課程主題中提煉相應的趣味元素,并將此融合到討論主題中,以此來強化討論活動的吸引力,從而使學生被興趣驅使,激發討論熱情并積極參與到討論活動中,比如課程主題與音樂相關,那么小組討論主題則可以定為“音樂類型的英語表達方式”,學生對此充滿興趣,利用課余時間翻閱相關資料,并將資料帶到英語課堂上,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分享。千篇一律的討論主題只會削弱學生的討論熱情,甚至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以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學習英語課程的效率。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積極探索創新型的課堂討論主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為其創造源源不斷的討論內容,在充分拓展其思維能力的同時,豐富其英語學習體驗感,從而為學生能夠保持學習熱情與興趣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
2.結合英語知識元素,整合小組討論內容。小組討論活動需要按照一定的章程進行,并且討論內容還應被明確劃分成各個版塊,以此才能凸顯小組討論活動的教育意義,使得英語教學更具指向性,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結合英語知識元素,與學生一同整合小組討論內容,以此建立討論活動與課堂教學的關聯性。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教師應在備課的過程中整合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按照課程講解流程將其劃分為幾大版塊,在此基礎上對應版塊整合小組討論內容,以此使得小組討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對應,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步伐,按照一定規律探索并掌握英語知識。其次,教師應明白小組討論不僅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輔助作用,同時也應積極挖掘其知識拓展效用,比如教師在講解詞匯知識期間,可以對應教學內容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而活動內容可設定為整合詞匯的所有含義,并對應查找包含詞匯的例句,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設計一道有關詞匯的完形填空練習題,以此使學生在全面理解詞匯含義的同時,還能夠掌握詞匯的應用方法。最后,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小組討論內容的整合環節,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考,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從而在強化學習主動性的同時,還能夠明確討論的主要方向,以此保證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偏離本節課程的教學重心。筆者認為,教師應充分發揮領導作用,結合英語知識元素整合小組討論內容,幫助學生有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3.設計小組討論活動,豐富小組討論形式。小組討論活動不應局限于學習新知識環節,還應被應用于英語課堂的其他領域,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帶領學生一同設計多樣化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以此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思路,從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入手,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呈現出課堂教學的多元化性質,比如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包含新知識的教授環節,還包含知識鞏固環節、知識拓展環節、知識實踐環節等,以此教師可以對應不同環節的不同屬性,設計小組討論形式。其次,根據不同環節的不同特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設計多樣化的小組學習活動,比如對于英語寫作學習,教師通常以統一授課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并規范書面表達方式,而線下教師可以將英語寫作學習與小組討論活動相結合。為此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英語寫作技巧,隨后引導學生對應練習英語寫作習題,最后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評改每名組員的作文,以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還能在評改中糾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不規范之處,有效強化學生在英語寫作層面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最后教師還可以對應教學內容設計以小組為單位的游戲活動,游戲的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在游戲性質的學習活動中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協同學生設計多樣化的小組討論活動,并積極豐富小組討論形式,以此保持學生的英語課堂參與熱情。
4.傳授相應討論技巧,實現有效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技巧性較高的課堂教學活動,其是否能夠高效開展,決定了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向學生傳授相應的討論技巧,以此保證學生開展高效小組討論活動。首先,教師應對討論時間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討論內容,在此基礎上設定合理的討論時間,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從而提升小組討論活動效率。其次,教師應帶領學生熟悉討論流程,以此幫助學生把控討論時間,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挖掘知識內涵,進而掌握所學知識。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在開展討論活動之前制定合理的討論流程,并細化每一環節的討論用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討論任務并得出結論。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組內合理化分工,使得每名組員都能夠完成自己的任務,以此在相互有序配合中掌握英語知識。比如,教師可以要求每組選拔出一名組長來把控小組討論進程,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討論內容進行組內細化分工,六人的小組可以再次被分成兩個小組,每小組中包含三名學生,以此小組分領不同的任務,在各自完成任務后六人再對討論結果進行整理與歸納,從而得出最終討論結果。最后教師還應向學生傳授討論筆記的記錄方式,以此使學生能夠規范整理討論筆記,從而收獲有效的討論成果。筆者認為,傳授合作學習技巧是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以此才能確保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討論活動。
5.給予充分討論自由,拓展自主探究能力。相對討論自由是幫助學生保持討論熱情,并拓展自主探究能力的前提條件。雖然為了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高質量與高效率,教師為小組討論活動設定了嚴格的時間限制,但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討論自由,以此幫助學生拓展自主探究能力,從而為其強化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從時間及空間兩方面入手,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自由。對于時間方面,例如:筆者認為教師所要求的時間限制應僅限于小組總討論用時,而在這一時間段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安排每一環節的討論時間,從而實現相對自由的理想學習狀態。學生在自己可掌控的時間范圍內討論英語知識,以此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收獲良好的自主學習體驗。對于空間方面,例如:教師不必規定學生應按照怎樣的模式來排列小組座位,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座位,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圍坐在一起,以使學生之間能夠迅速傳達彼此的想法。再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空間選擇的自由,學生在討論期間可以利用圖書室,也可以利用運動場的某一角落,以此實現討論空間的相對自由化。學生在相對寬松的討論環境中能夠放松身心,從而更好地發揮自身潛能,為實現有效討論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
總而言之,在上述內容中筆者分析了高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及問題,并對應問題探索合理的解決方案,從創新討論主題入手,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再到有效歸納討論內容并傳授相應的討論技巧,以此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教師還應豐富討論形式,創新討論活動,從而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以此為小組合作模式在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中的應用提出合理化建議。
參考文獻:
[1]蘇琳.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J].廣西教育,2017(38):44-45.
[2]李兵.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J].東西南北:教育,2018(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