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玲
摘要:思政課是落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盡管教無定法,但要打造一堂好的思政課,必須要有共性遵循。思政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為新時代的思政教師,更是要時刻督促自己,常思常辯,長識長進。下面,筆者將就如何做新時代合格思政教師進行探究。
關鍵詞:立德樹人;新時代;合作思政教師
有幸做評委,參加市里舉辦的“新教材·新課堂”思政課展評活動,受益匪淺。參賽選手,既有初入崗位的青年教師,久經戰陣的骨干教師,也有寶刀未老的將帥之才。自然,他們的課也是各有特色,這對我來說,無疑一場饕餮大餐。聽課,記錄,思考,建議......追隨他們的教學思路,聆聽他們的教學語言,觀察他們的師生互動......一邊為巧妙的設計靈感暗嘆巧妙,一邊又從各自的不足中反思自我。在這10節課中,我仿佛看到了過去的我——稚嫩青澀,也反觀了現在的我——熱烈而不沉穩,同時也思忖著該如何為未來的我規劃建設。
一、守住立德樹人主戰場
1.教學設計“有站位”
就像央視新聞是國家的主流媒體一樣,思政課堂也是學校的德育主戰場。央視新聞能幫助我們感知時代脈搏,而思政課堂則要求教師去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所以好的思政課堂,一定是要有格局、有站位,不能泛泛而論,空而不實。這種站位不能虛高,必須要有積淀,有事實素材,用數據說話,俗語就是有圖有真相。有站位的思政課堂,應該用強有力的實踐成果,來證明國家頂層設計的科學合理;用不忘初心的時代強音,來喚醒當代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識。
2.邏輯演繹“有深度”
思政課也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如果只是單純的記憶背誦,而忽略了知識內部的邏輯演化,這就與學科素養的要求背道而馳。因此有深度的思政課可以形散,但絕不允許神散。其豐富素材的深處必定要有一條主線貫通。有深度的思政課堂,是讓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遵循青少年思維發展的規律,在理解基礎上去記憶并遷移使用,進而達到深度學習,這才是獲取知識的正道。
3.師生互動“有趣味”
思政課不能是枯燥無味的解讀教材,它涉及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現狀多數學生在思政學科素養的發展上是有欠缺的。他們以為,思政僅僅是背誦,背誦僅僅是為了考試,因此忽視了思政學科最初的使命——立德樹人,它是幫助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引領。因此,有趣味的思政課一定是要站在學生的視角去設計,真正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喚起主人翁意識。可以通過設計巧妙的情境或參加實踐活動;思政教師還可以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施展個人教學魅力,拉近彼此距離,使其親師信道。
4.課堂載體“有風景”
何謂“有風景”?綜觀高中的各科學習,唯有思政課的與時俱進最為突出。看時政聚焦,論社會熱點,品古今中外文化,嘆人類文明演進,時代的瞬息萬變一直在不停的檢驗思政真理,也在不停的鞭策思政教師時刻提升自我。因此思政教師是不能夠也不允許自己懈怠的。思政課堂也要帶著敏銳的嗅覺,帶著學生去感受,去體味,去實踐,去探尋。可以徜徉在華夏5000年的文明中,勵志在新中國70年的奮斗史中,驚艷于祖國大地960萬平方的山川河月,奮斗在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洪流中......那都是思政課堂的生動素材,也是政治學科的特色所在。因此,有風景的思政課堂,絕不能被架空,而是要接地氣,用歷史說話,以現實論證,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感受思政課的魅力。
二、做凝心靜氣思政教師
1.厚植家國情懷
課堂是教師的生命和戰場,是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在這里,你的武器是真理,你的對手是無知,你的使命就是為不同的靈魂注入嶄新的生機與活力。其實不止思政課,任何學科的理論教學都需要注入情懷的引領、德育的初心。尤其重視給知識以靈魂、給品德以力量,厚植家國情懷,凸顯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回應“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課題。當然,教育家國情懷需要時間的浸潤慢慢塑造,不是幾節課就能培育出來。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凝心靜氣,認真對待當下,當認真成為一種習慣,情懷就會無影自現。
2.堅定理想信念
“講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說到。思政課的本質要求是要樹立學生理想信念,使其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認同。思政課教師只有自己立場堅定、正心誠意,才能把課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講活、講實,也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培養青少年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不受輿論干擾。
3.提升業務素質
政治瞬息萬變,思政永不止步,思政教師也要做到與時俱進,自覺提升業務素質,做思政教學的守正創新開拓者。首先思維要新,創新教學設計,創造性運用時政熱點,并善于借助現代教育新媒體手段,視聽并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拓寬知識面,廣泛涉獵思政學科以外的科學知識,以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體察學生的思維動態培養他們運用科學的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要善于鉆研,不做教書匠,做研究型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善于從教學實踐中捕捉問題,聯系教改實際開展教育研究,在“課堂拼搏”中學會教學、反思教學,提升自我。
“辦好思政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隨著互聯網高度發展,現代思政教師面臨的挑戰更具不可預測性和復雜性。新時代的思政教師,更要兼顧政治素養、道德素養與專業素養,凝心靜氣,爭做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師,努力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為教育強國夢貢獻自己的綿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小娜,周學濤.新形勢下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思政教師[J].科普童話,2019,000(026):P.194-194.
[2]李東昌.塑造靈魂 筑牢陣地——做一名優秀的思政理論課教師[J].讀天下(綜合),2019,000(03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