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摘要】語文是一門有趣味的學科,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術場所,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藝術殿堂。所以,我們想象中的小學語文課堂是能帶給學生無盡享受、獲得快樂體驗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思維受限、教育模式老舊、教育方式固化等多重問題,導致本應充滿趣味的語文課堂成為了“只唯書、只唯師”的獨裁國度,教學氛圍死氣沉沉。基于這樣的問題,本文以小學高年級為例,對構建開放、有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策略進行重點研究,旨在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起到良好教學效果,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開放;教師
一、營造自主、開放的學習氛圍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具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它不是靠簡單的背誦記憶就能理解的,而是要基于自己的真情實感來謀求突破創新,以及感受該學科所具備的藝術魅力。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往往表現出端正威嚴、義正言辭的形象,在學生們的眼中,像是推不倒的巨人,一絲不合要求的思想與言論都無從遁形。這種以課本內容為唯一標準、固化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具體要求。為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真正意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揮出主體作用,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服務意識,幫助其實現從被動接受者到主動學習者的轉變,進而尋找到教與學的平衡點,著力營造自主、開放的學習氛圍。那么,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積極轉變態度,拋棄不必要的權威、威嚴,拉進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形成信任、尊重的平等關系;其次,教師要采取有效策略讓學生享受到“百家爭鳴”的樂趣,將單一的說教轉換為多向交流的教學,不斷促進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有效、雙向交流;第三,教師要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想像空間與表現機會,幫助與引導學生尋找到自我價值和樹立學習自信;最后,教師要善于發現、善于表揚、善于引導,以正確的方式陪伴學生成長、共同進步。
二、靈活設問、開創思維天地
“開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體表現為依附課本、超脫課本、貼合生活。從學生群體的特性分析,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相對較高,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依舊存在認知不全、理解力欠佳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正面強行灌輸教材知識并不是最好的選擇,而我們將文章所要輸出的價值觀提煉出來,并加以生活化,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教材《搭石》一課時,由于長期生活在基礎設施完善的城鎮中,有些學生無法體會搭石的意義所在,所以,學生所想到的一般是“為什么沒有橋?為什么要過河?小溪那么淺為什么不能直接過?”而無法意識到,搭石這一舉動背后所凸顯出的人性光輝以及真情感。這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問題:“下大雨的時候,小區的積水處是否經常會有一些磚頭,你們知道是用來干什么的嗎?”以此為切入點,選取學生日常熟悉的事物以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一方面能夠起到幫學生打開思維空間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夠讓語文基礎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融入到討論之中,充分提高課堂參與性、活躍氛圍。這樣開放性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沉溺在深思中,并讓學生在講述生活經歷、分享生活經驗的過程中體會點滴小事背后的深刻內涵。由于小學生的群體共性特征明顯,教師需要給定方向、規劃范圍,有目的設計問題、引導課堂方向,才能切實在保障教學效率與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思維空間。
三、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
通過觀察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傳統教學模式下有些學生好似泄了氣的皮球,沒有生機與活力。而在課間、放學后,我們很容易在操場上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其實,小學生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生命活力和樂于探索的精神,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否則是其活力外現的根本。為此,教師就需要思考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躍動起來,也成為課堂的主人。
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是可行的。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的同時,讓其有足夠的發揮空間能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提升表演質量以獲得更多稱贊。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將課文改編成劇本,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挑選角色、調整劇本、制作必要道具等,給學生充足的獨立空間,讓其盡情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做到最優。在表現欲、求勝欲的促使下,學生會自主閱讀文章、主動研究文章內容、深入靈活人物情感,在彩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求最佳表演效果。而這正好凸顯出了“開放”與“活力”兩大主題。除此之外,教師要最大程度上地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情景的功效,通過栩栩如生的配圖、恰到好處的配樂來模擬舞臺布景變化及背景音樂把控,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在學生表演完后,教師要用肯定的語氣、鼓勵的話語進行正面評價,且要看到每個小組、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采取相應的獎勵措施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樹立學習自信、活躍課堂氛圍、激發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培育學科核心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尤為重要,相關教師應從實際入手,積極思考切實可行的改革策略,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思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集開放、包容、趣味為一體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袁治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249.
[2]李玉妮.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2).
[3]黃錦梅.探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知識文庫,2020(15).
[4]王忠哲,劉繼慶,羅蔚等.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C].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暨第十三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論文編(議題二:課堂創新方式探索),2017.
責任編輯 ?李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