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菲
摘 要: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是決定人的一生發展的關鍵,學校不僅要培養學前教育人才質量,同時還要注意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運用于幼兒園教學的水平,本文闡述了職教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紙浮雕教學目前存在及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有效地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紙浮雕教學改革,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的教學質量,以及紙浮雕課程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取得的一些效果和對未來的展望。
關鍵詞:學前教育 紙浮雕教學 理論與實踐 校企合作
紙浮雕是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形象概括夸張,線條簡練,裝飾感強,制作簡便,技法豐富,它結合了繪畫和雕塑之美,又融合了剪紙、美術、工藝、制作。是一種以不同質感的硬卡紙為材料,經過剪、切、折、卷、疊、粘等多種手段,把平面的紙制作成具有凹凸的立體造型,在光線的照射下,產生立體光影效果,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在幼兒園中的應用必不可少,紙浮雕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紙浮雕教學內容及幼兒園紙浮雕的應用現狀
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師的搖籃,幼兒教師進入幼教的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要靠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和引導,了解幼兒園手工專業的現狀和需求,對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教與學的探討尤為重要,理論聯系實際,校企合作,將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更好運用于幼兒園的實踐中。
1.1 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的紙浮雕課程是在平面構成、圖案和立體構成教學中探索、發展、提高而創造的一種新的基礎課,造型上有花卉、動物、人物和風景,內容上關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和事物,感受藝術在生活中的美好,是從平面走向立體的最基本練習,不僅在視覺上有立體感覺,在視覺上也能感到立體的存在。有部分幼兒園紙雕塑作品讓學生對幼兒園有所認識和了解。
1.2 紙浮雕運用于幼兒園非常普遍,無處不在,無論從幼兒園環境創設、親子活動,還是教學、教師的教具玩具制作,都用到紙浮雕。
1、幼兒園環境創設:⑴主題墻飾,如一個個童話故事、季節變化、節日歡慶等紙浮雕形象;⑵吊飾,掛在幼兒的教室、宿舍、大廳或走廊的紙浮雕吊飾,彩色紙浮雕人物、動物、植物形象;⑶盥洗室設計,紙浮雕擬人化小動物洗手順序系列畫作;⑷活動角布置,玩具角的紙浮雕動物、人物玩具、圖書角紙浮雕冊子、美術角紙浮雕畫面、常識角知識視圖、自然角紙浮雕植物花盆等。
2、幼兒園親子活動:紙浮雕造型精致可愛,家長容易上手,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紙浮雕,家校合作,家園共育。
3、幼兒園教學:幼兒園紙藝活動,如中班的“水果和蔬菜”、“鵝”,大班的“大紅魚”、“貓頭鷹”等課程。
4、幼兒園教師的教具玩具制作:幼兒園老師紙藝活動的課前準備,除了范作外,必須為幼兒提供部分浮雕半成品,讓幼兒組合、添加畫面,才能完成完整作品。
優秀的紙浮雕作品,能拓寬幼兒的視野,為幼兒園教學和環境創設添彩,為平凡的生活制造更多的樂趣。
2 職教紙浮雕教學課程在幼兒園的實踐
2.1 對紙浮雕課程進行改革創新
職教紙浮雕教學要根據幼教的需要來選擇教學內容及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及環境創設,每學期見習、實習前,將教學內容上做一些調整,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和教具、玩具制作提到課堂上,并進行小組討論,模擬幼兒教學,將課堂理論知識講授、教學示范演示、教學輔導相結合,通過制作、觀摩、實踐、欣賞、集體創作等教學環節,漸進展開教學活動,力求教學形式新穎有趣,使之成為能夠讓學生創新思維、享受過程、愉悅心情的課程。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藝術情操,讓教學不斷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及幼教成分,為未來學生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2.2 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平臺作用,實現學與用有序對接
每學期學生的見習、實習時間,是發揮“校企合作”平臺的時機,實現院園的雙向互通,借鑒幼兒園自身實踐經驗、情境演練等優勢,既為學前教育學生提供到幼兒園服務的場所和舞臺,又為幼兒園提供教學資源及專業支持,受到幼兒園的歡迎。如學生協助幼兒園完成主題環境創設,認真體會兒童對幼兒環境的所思所想所感,從中尋找環創主題、靈感和設計理念。利用紙浮雕技能制作節日、活動角教具、玩具。理論運用于實踐,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寓教于樂,學習效果突飛猛進,對紙浮雕技能有更好的理解能力、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感受紙浮雕的結構、色彩、材料帶來的藝術氣息。
學生的紙浮雕技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以此也激發了學生在校學習手工紙浮雕課程的興趣。
3 對未來職教紙浮雕教學的探索
3.1 用創新思維引導教學設計,培養學生創造新形態的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紙浮雕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臨摹制作的過程,而是要培養學生理解學習內容,舉一反三,自主創作的過程。紙浮雕的創作是讓一張平面的紙變成立體的造型,它必須經過設計、畫圖、劃痕、剪刻、折疊才能完成立體效果。而設計是難點,所以,設計時先對所表現的對象進行觀察分析,掌握其形體獨特的特征,再對原始的形象進行提煉概括,用省略和夸張等藝術手法進行形象設計,再應用基本技法制作出具有浮雕感的藝術形象。例如,講授紙浮雕基本技法弧線折、圓形折作品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和現場演示等多種方法,深入淺出,層層遞進,全面、直觀、形象地介紹紙浮雕的多種創作設計、制作過程,特別是創作動物要把握它的神韻。讓學生作“圓的暢想”主題作業,開啟學生的立體想象力,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讓他們帶著滿滿的激情和思維進入創作。學生用弧線折做出老鼠、小熊、小貓、小雞等浮雕形象,用圓形折做出七星瓢蟲、木魚、烏龜、蝸牛等浮雕形象;還有結合其它技法,做了人物、植物及背景的紙浮雕形象。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科學的現代的立體設計意識,促使學生在快樂的動手實踐中不斷地激發自己的才華,在以后幼教的日子里,能夠在紙的天地里創造出無限精彩的作品。
3.2 用形象思維引導欣賞教學,培養學生創作新形態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欣賞的立體紙浮雕教學課程中,講述作品美感的同時,要注意探究作者是如何對紙浮雕作品進行半立體形象設計;如何夸張變形;應用什么紙張材料;加工手段用什么技法等。例:在欣賞青蛙、貓咪、小魚和花卉等紙浮雕作品時,引領學生感受半立體形象設計魅力,青蛙的眼睛和身體用圓的幾何形造型來歸納設計,貓咪的身子用卷紙技法,小魚用圓形折直線方法組合,花卉用紙浮雕綜合基本技法,其中有圓或橢圓形的造型來歸納設計。作品的形象生動而可愛,其它作品狐貍的設計是突出“尖”和“瞇”,以表現它的狡猾;牛是夸張有力的角和胸,以表現它的強壯。
欣賞課后,布置學生完成欣賞拓展作業,利用網絡選擇1—2幅紙浮雕優秀作品進行欣賞評價,在班級交流欣賞評價內容,同學之間還可以補充評價內容。作品欣賞評價要求:作品設計意圖、半立體整體效果、色彩運用、層次空間運用、細節表現、技法應用、材料運用、表現形式有何新意等。
通過欣賞種類多樣、形式豐富的作品,拓寬學生的創作視野,促進學生的創作設計靈感,學習他人的設計制作技巧,啟發學生大膽創新,巧妙借鑒他人經驗,構思、設計、制作出更好、更有創意的作品來。
3.3 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3.3.1 在課堂上模擬幼兒園場景進行實訓教學
將幼兒園做的紙浮雕教學或環境創設方案和創設情況帶回課堂進行分享體會。通過在課堂上模擬幼兒園真實場景,設計不同組別的不同教育環境,依據具體教學需求,分小組指定不同的環境創設任務和教學任務,環境創設既要有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的創設,也要有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創設;教學工作既要自制教具又要自制玩具,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組的設計理念并闡述設計過程,任課教師組織學生旁聽、點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紙浮雕教學、環境創設理念的熏陶,加深對理論與實踐的深刻理解。
3.3.2 將實訓課堂搬到幼兒園真實場景中
利用學生的普通實習和頂崗實習,在具體實訓教學中,指導老師通過帶領學生進入幼兒園,將課程案例建立在真實的環境中,通過與園長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每個幼兒園的具體需求、園本文化、辦學特色和藝術理念,依據這些軟環境信息,帶領學生參與紙浮雕教學及環境創設,完成實訓教學,使紙浮雕手工技能服務于幼兒園實踐工作,并將幼兒園實際工作中的寶貴經驗收集、整理、充實到高職手工教學中來與幼兒園加強互動,實現校企共贏。
作為培養幼師的職業院校,將手工專業技能轉化為學前教育應用技能,在實踐教學中錘煉自身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務實有用的專業性實踐指導,以促其成才。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出緊跟時代步伐合格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 2011年2月教師教育精品教材《幼兒園手工—紙雕》.
[2] 葉秋美.高職幼兒園環境創設課程“院園一體化”實訓模式探究.
[3] 張海燕.走進幼兒園,探索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