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燕
摘 要:文章主要以初中起始年級的班級建設與管理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從快速了解學生、制定班級建設的目標、樹立學生班級榮譽感、注重批評學生的藝術性和技巧性、更多地關愛后進生、開展多樣化的主題班會、注意班級學生的量化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說明并探討,繼而為提高初中起始年級的班級建設與管理的有效性與實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學;起始年級;班級建設;管理策略
初中學生入學形成全新的班級,新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班集體基礎之上。如果班集體良好,針對新生在初中時期的成長與進步會產生較大的幫助。若起始班級沒有帶好,會給學生留下后遺癥,困擾著后續的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進展,因此初中起始年級的班級建設與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怎樣培養一個新班級發展為良好,甚至優秀的班集體呢?需要相關人員認真探索。
一、 快速了解學生
針對起始班級的班主任,每一個學生都是陌生人,班主任接觸的僅僅是學生之前的個人檔案。除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習成績相對客觀之外,對于學生性格愛好的評價資料少之又少。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和建設中,要及時地通過多個途徑分析學生,與學生談話、對學生進行家訪,從多個方面盡快掌握班級建設情況,尤其是初中學生的思想動態,在班級管理與建設中合理利用學生性格愛好特點。班主任關注信息的積累與總結,不要在初步接觸學生之后即刻斷言,因為青少年的性格與成長存在著顯著的不確定性,存在一定的可塑性,即便小學學習成績不佳,也不代表在新環境中也是后進生。換言之,班主任不可隨意地斷言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而是應該在后續的了解中豐富學生形象,正確地指引學生學習與進步。
班主任還需給班級的學生創建成長檔案。學生成長檔案是學生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礎信息。現在可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效果與成長方向。班主任應該對于班級的學生進行成長檔案創設,關注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狀態。在起始年級的班級學生管理中,班主任應全方位掌握學生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學生檔案涉及個體信息與家庭信息,前者主要是學生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與家庭住址等;后者包含家庭成員的信息,尤其是工作性質以及職務、父母具備的文化水平、家庭居住環境和家庭的經濟情況,給學生建立成長檔案,便于在學生出現學習問題和生活問題時,及時和父母溝通,動態地分析學生成長過程,為學生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二、 制定班級建設的目標
全新建設的班級,每個學生的個人期望都是有所差異的,班級建設目標是班級成員共有的期望與希望達到的效果。班級建設目標,對班級成員的行為起到導向作用與激勵作用。班級建設目標是班級成員一同努力的方向,在制定目標時,應號召全班學生一同參與,挑選恰當的時機。例如,組織學生進行主題班會來明確班級建設目標,得到全體學生的認同,保證班級建設目標的內容能夠深入人心,積極地培養學生建設班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除此之外,在班級建設中應保證建設目標的針對性,結合本班學生學習情況,把教學目標劃分為多個小目標,保證每一個階段都存在切實可行的目標,為后續的目標實現奠定基礎。還應該保證班級建設目標存在可行性與可靠性,凸顯班級建設的操作價值。在此期間,教師應引導學生設置學習目標,對于整體發展目標進行分解,包含橫向目標以及縱向目標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橫向目標,主要是指學習風氣、班風班榮以及組織紀律。管理好每一個成長目標,把軟性任務轉變為硬性指標。每一個學習小組的成員制定學習方案和紀律方案,小組和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競賽,全方位發揮學生潛在的能量。定期統計學生目標的實施情況,在月末評選最佳表現小組。第二個層面是縱向目標,本質上是橫向目標在多個階段即將實現的預期計劃,就是可引導學生明確設置,朝目標的實現做出努力。
三、 樹立學生班級榮譽感
幾十個學生走進新的班級,來到一個全新的集體,難免會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學生覺得融不進這個新的集體。和原有的集體進行對比,覺得現在的集體不如之前的集體,內心難免會生成排斥心理,影響班級的建設與發展。所以初中班主任應該抓住機會,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榮譽感。例如,組織學生進行運動會或者拔河比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精心給學生設計學習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能夠嶄露頭角,把良好的精神面貌呈現在所有師生面前。在活動之后,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歸納,尤其是表彰表現好的同學,把實踐活動作為班級的里程碑事件,在學生談到班級榮譽時會和此次活動建立關聯。討論初中開學的第一次實踐活動時,每一位學生都會充滿自豪感。教師在班級中營造關心班級積極成長的風氣,樹立班級學生自豪感和榮譽感。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言行舉止,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次表揚與肯定學生,營造班級的良好成長氣氛。
四、 注重批評學生的藝術性和技巧性
在初中起始年級的班級建設與管理過程中,教育學生免不了批評,缺少批評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本質上批評也是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然而,過分的批評會導致學生無法正面應對自己的錯誤,或者學生對班主任生成敵對的心理,影響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怎樣在批評學生過程中尊重學生自尊心,還可以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意見?這不可以通過簡單粗暴的方法實現,而是要注重批評學生的藝術性和技巧性。首先,班主任要因人而異選擇批評教育的方法,針對自卑與自暴自棄的初中學生,不應采取打擊的批評方式,而是通過表揚反襯的方式提醒,不能過分地寬容懶惰的學生,而是正確指引學生學習與生活。
在批評學生時應該注重場合,如果學生犯錯誤之后,班主任即刻呵斥,在全班學生面前批評學生,難免會導致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因此,在批評學生時應關注方式與方法;思考運用表揚代替批評,初中班主任可以在批評學生時運用語言藝術,不需要對學生進行挖苦與諷刺。例如,學生書寫不夠工整,班主任引導學生重新書寫,可以提示學生:改掉一個壞習慣是不容易的,如果你再寫幾遍一定能行!由此班主任適當的采取表揚的方式代替批評。在起始年級的班級管理與建設中,班主任批評學生應該喚起學生自尊自信的底線,通過學生錯誤的言行舉止提醒班級中的其他學生,不要用帶有成見的語言和學生交流,而是采取激勵的語言藝術,例如上一個星期你的進步很大,為什么今天會出現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情況呢?這樣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激發學生自尊心理。初中學生的性格是存在較大差異的,班主任需認真觀察與認真研究,靈活地采取教育方法。大聲斥責表現出最原始的本能反應,每一個班主任都應該避免此種現象的出現,在批評之前對學生進行充分的關懷,促進初中起始年級的班級建設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