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海
摘 要:基于英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以人本主義為教學理念,旨在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全面發展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高中生的特征,積極踐行“學做導合一”的教學策略,綜合培養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與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技巧,并做好閱讀教學評價工作。文章將舉例論述基于英語核心素養的“學做導合一”教學策略,希望能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學做導合一”教學策略;高中英語閱讀課
一、 引言
優化基于核心素養的“學做導合一”教學策略,做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工作,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教師應注意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課堂上,教師應注意加強課堂互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做好知識延展工作。課后,應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總結與鞏固,做好閱讀教學評價工作。
二、 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從總體上而言,高中生均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和詞匯量,因此能讀懂簡單的英語短文。然而,隨著文中陌生詞匯量和語法難度的增加,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這樣學生難免會產生退縮心理和厭倦心理。對此,教師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通過創設靈動的閱讀課堂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傳統英語閱讀課堂中,通常是由教師主導閱讀教材中的內容,對文本進行翻譯,長此以往,必然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注意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導,同時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打造生動活潑的閱讀課堂,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對于英語閱讀教學而言,在解析新課之前,教師讓學生自行預習閱讀課文、認知新詞匯、標注語法難點,在閱讀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并予以點撥和講解。
例如,在解析高一英語必修2“Unit 1 Cultural Relics”(文物)這一單元時,讓學生課前預習單詞、自行閱讀課文、標注重點語法和短語以及不懂的問題,嘗試翻譯課文、做課后習題,這樣能初步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輔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后期聽課效率。同時,教師應注意啟發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體會作者的情感。Unit 1 “Cultural Relics”的主要閱讀內容是“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尋找琥珀屋),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文物的價值,思考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分析琥珀屋的去向以及本篇文章的內涵。
三、 豐富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內容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課堂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在英語核心素養下,傳統一言堂教學模式已無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很難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因此,教師應注意將多種優秀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入課堂,以此營造新穎、生動的課堂氛圍。與此同時,教師應注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提問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通過為學生組建學習小組,來促進同學之間的合作,使課堂環境更和諧、友好而有活力。
在解讀Unit 1 “Cultural Relic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和學生探討關于文物的常識,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美玉飾品、陶瓷器皿、青銅器、兵器、古建筑等各種珍貴文物的圖片,也可以借助虛擬技術,讓學生欣賞各地博物館內的藏品,為學生播放關于文物的講座。同時,提問學生都見過哪些文物,家里是否珍藏文物以及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看法,也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文物鑒賞知識。
然后,與學生一起閱讀“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讓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幫助學生糾正發音。朗讀完畢后,通過相關提問加強課堂互動,同時,有效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英語表述能力,如提問學生:“琥珀屋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用多少年完成的?”讓學生用英語回答,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技能。在和學生一起解讀文中的重點單詞和短語時,教師應注意用多媒體課件列舉詞匯和語法知識,讓合作學習小組輪流造句,同時為學生總結經典例句。例如,在解析“Cultural Relics”時,列舉相關詞組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文物保護);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出土文物);reproduction of the cultural relics(文物復制)。在學習重點詞匯design時,為學生列舉簡單的短句,如,a design for a dress(服裝圖樣);a machine of excellent(設計完美的機器);the design of rug(地毯的圖案);a school of dress design(服裝設計學校)。
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熟讀課本教材,而且要注意延伸閱讀范圍,引導學生在精讀課文的同時,廣泛閱讀各種優秀英文文章。在解讀Unit 1 “Cultural Relics”時,讓學生閱讀關于世界八大奇景和文物保護工作的文本,用多媒體課件列舉相關資料。“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尋找琥珀屋)指出琥珀屋被納粹分子拆成小塊裝進木箱,運往哥尼斯堡,另一篇英文內容表示這些木箱在被運輸的過程中沉入大海,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兩篇英文進行思考分析,判斷文中內容是否合理。某教師曾經讓學生閱讀英文《沉入大海的琥珀屋》,部分學生不認同文中的觀點,學生認為如果真沉入大海,現在可以去海底偵查和打撈,文中所說的內容可能不準確。無論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均證明學生已具有英語閱讀思辨能力。
另外,教師應注意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做好英文閱讀筆記,將文中經典內容摘錄到筆記本中,練習用英語寫閱讀感想。在初步閱讀完Unit 1 “Cultural Relic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文物保護)或者介紹某一種文物為話題,練習寫英語作文,在寫作過程中,學會運用文中的詞匯、短語和語法規則,以此提高英語閱讀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