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克儉
摘 要:利用本土文化開設校本課程是教育工作的重點發展方向。各個地區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距,以本土文化作為校本課程開發內容,要注重以個性化的課程內容為核心,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提升校本課程研發效果。文章將通過科學設定《誦詠金城》校本課程的教育目標、將蘭州金城文化作為校本課程《誦詠金城》的主要內容等措施的運用,對本土文化作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本土文化;校本課程;開發實踐
一、 引言
開發校本課程是新課標發展背景下的創新教學形式,主要依據本土文化背景及多方面因素,創設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充分體現文章文化的教育元素,以此提升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效果,進而促進強化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為多項學科的學習做好基礎建設工作。
二、 科學設定《誦詠金城》校本課程的教育目標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系中,三級課程管理是主要發展方向,其中校本課程的研發和實踐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通過與本土文化相關的校本課程內容感受豐富精彩的本土文化,同時促使學生通過校本課程的學習發展其民族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甘肅蘭州金城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其發展歷程中,遺留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更多素材。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本土文化背景,感受金城蘭州的文化底蘊,可以通過校本課程方式制定《誦詠金城》的校本課程,將金城蘭州的歷史文化特點融入其中,使學生充分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質修養。在《誦詠金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科學設計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特點、文化背景等綜合因素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校本課程期間,可以感受其中多元化的文化特點,提升綜合素質。首先,在《誦詠金城》校本課程制定過程中,認知發展目標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全面的認知發展目標可以幫助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中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提升認知水平,拓展學習內容。對此,教師可以將與蘭州相關的詩詞內容作為校本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古代的詩詞感受歷史悠久的本土文化,以此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例如,《我憶蘭州好》的古詩便可以運用至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使學生通過古詩的內涵和意境完成認知學習目標,使學生認識到更加豐富的蘭州著名人物及歷史文化。其次,教師要注重技能發展目標的設定,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從而為提升綜合素養做好基礎建設。本課的技能發展目標可以設定為引導學生感受故事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在針對校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情感態度發展目標,同時這也是校本課程與本土文化相結合開展教學工作的根本教學目標所在。在情感態度發展目標設計中,為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及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因此,在以《誦詠金城》為校本課程的教案設計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引導,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達到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
三、 將蘭州金城文化作為校本課程《誦詠金城》的主要內容
在校本課程開發及實踐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重符合本土文化特點,依據實際情況設計校本課程內容,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金城蘭州的文化底蘊,提升民族自豪感。對此,教師可以將《誦詠金城》校本課程教學內容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經典誦讀、說文賞析、拓展鏈接、實施建議,充分體現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特點,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校本課程學習效果。首先,在經典誦讀內容設計中,教師可以將與蘭州相關的古詩詞作為教學內容,一方面引導學生通過經典誦讀內容感受蘭州的歷史文化特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和豐富學習內容,強化學習效果。其次,在說文賞析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蘭州歷史記載中的事件對學生進行教學,以其中的歷史典故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賞析和理解。在此環節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探究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賞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而促進校本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另外,在拓展鏈接環節教學中,其主要設計目標為引導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度理解和掌握,使學生通過拓展性的學習內容感受蘭州的風土人情。比如:在對“偶來倚樹聽琴響,憐煮蒙山頂上茶”(清·劉文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即可利用蒙山和蒙泉的基本簡介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結合拓展性學習內容深度理解校本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最后,在實施建議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本課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發展目標和課后練習方向,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夯實學習基礎,提升學習效果。因此,在以本土文化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的開發及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將課程教學以板塊分布的形式進行教學,從而促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 充分利用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
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中心思想為將家庭、學校、社會作為主要教學方向,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情境和學習背景理解掌握相關知識,進而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在三位一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校本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活動形式的教學方案,使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背景感受和理解本土文化,進而提升校本課程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利用“金城蘭州文化走進課堂”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多角度學習的樂趣。在此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通過組織社團的形式進行學習,通過社會實踐課的學習形式,感受金城蘭州的歷史文化背景。首先,教師要將校本課程教學內容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學生良好性格特點的形成、綜合性能力的培養均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在校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與家長進行分享,使家長充分了解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從而以家庭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滲透和引導。其次,社會教育要通過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將本土文化教育內容以實踐活動的形式展示,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促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此,學??梢越M織學生進入當地的文化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從真實的體驗中感受本土的歷史文化,從而促進社會教育效果的提升。另外,學校教育是將三位一體教學模式進行綜合總結的關鍵因素,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方式將三位一體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整合,以此促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校本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利用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學習信心和積極性的同時,促進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以此達到較強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