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倉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當代高中生體育教學面臨著非常重要的挑戰。文章從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進行研究,整理、探討了高中體育教學如何進行改進,如何能夠更好地提高高中學生體育素質和體育精神,以及學校教師應如何進行培養與提高。
關鍵詞:高中體育;新課程;對策
伴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和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特別是健康中國規劃的實施,人們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標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心理健康。當今教育體制中體育教學的教育思想在不斷的變化和提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標準,結合人們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約定俗成得出的健康的標準為:首先是基礎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強調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第二是深層次的健康,要求能夠在身體健康的同時保證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和生活環境的健康。在校高中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堅持進行充足的課外體育活動和比較科學的體育訓練和鍛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進行考察,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相應的科學的提高方案,對當前中學體育教學有很大的意義。
一、 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社會環境下,大多數的中學教育都面臨著非常大的難題,特別是在體育課程的教育實踐中更是面臨左右逢難、進退維谷的多重壓力。總體來說,在當前高中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只有從根源上加以分析,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具體總結
為以下四點:
(一)學生基礎和主觀意識薄弱,對體育鍛煉認識不夠深入
大多數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導致高中生對上好高中體育課的主觀意識不強,對體育課程安排的內容重視程度不夠,完成不積極。并且由于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也不均衡,形成的學生差異也較大,偏遠山區和農村地區與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就形成鮮明的反差,學生基礎差異大,教學方式方法也要不同。例如,在偏遠山區,許多高中生,在初中階段都沒有接觸過系統科學的體育理念灌輸,更很少接觸包括足球、排球、籃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這樣就形成了教學過程中的復雜性,教師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就很不容易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基礎和接受程度。
(二)過于注重綜合發展,忽視學生個體差異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長足進步,我國高中體育教育事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逐步新增了很多適合廣大高中生鍛煉和學習的體育課程。但是,在我國當前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應試教育的影子,很多教師依然非常重視文化課的考試成績,積累下來就形成了單純提升文化學科的要求而不重視體育課教學的狀況,存在較多的問題與不足的情況,包括對體育課教育不深入進行研究,對體育教學理念不細致進行貫徹,并且在教學的方式、教學策略和評價體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部分很好的體育項目,由于重視程度不足和宣傳引導不夠而逐漸被遺忘,形成了很多好的教學項目沒有人學、更沒有人教的窘境。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項目和課程的宣傳引導不夠,另一方面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的課時安排不夠。這就造成因宣傳引導不夠,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同時,往往因為課時不夠及教學大綱要求,造成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綜合發展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課程安排的少,教授過程做得不夠精細,更在具體課程中忽視高中學生的不同特點,課程安排缺系統性和持續性,只完成課業要求,忽視中學生身體健康和體育素質的綜合提升。
(三)基礎設施薄弱,教學模式的刻板化
體育課教學要求課程內容及布置要形成體系、授課和訓練過程要體現標準化、學生課堂訓練過程要有秩序、項目結業測試標準要一致。對于這四點,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很好地貫徹。但是,有的時候,只有好的體育教師也不行,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好的體育器材和教學場地也是無法進行良好教學的。據調查,在我國西部偏遠地區,甚至在中東部的一些鄉鎮中學,也存在很多在器械、器材和場地上的各種不盡如人意。可以看到,在這些學校中,體育設施、教學器材相形見絀,無論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遠遠不能適應現代中學體育教學的需求。
而在教學模式上,也存在著內容單薄,形式單一,方式方法傳統,無法與時俱進,墨守成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過少,形式簡單、刻板,無法了解中學生的真實感受和具體需求,無法順應中學生天真活潑的性格,引導其對體育產生興趣,并發展為特長,從而埋沒了中學生在體育發展上的潛在特長。
(四)師資隊伍不足,高中體育教學體系不健全
當前教育體系中,體育學科所占的比重是考試科目中最低的,同時,在考試方式和考核標準上也是比較容易的,總體上缺少完善的體系。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也只是單純進行體育項目和部分體育活動的講授,很少深入進行體育理念和運動心理方面的講授和鍛煉。
這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目前高中體育教師水平不高,教師隊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高中體育教師隊伍對體育的教學,受到當前教育體制中重文化輕體育情況的影響,形成了放松情緒,自身不高水平要求,對自身從事的科目自卑,并將不好的心態帶到授課過程中,傳遞給學生。具體表現在,許多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言談舉止、行為思想都非常隨意,不能夠高標準地嚴格要求自己,這就更加重了學生對體育課的忽視。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體育課程從教材角度來講,過于老舊,更新不夠,與時代結合性弱,傳統模式只是傳授式、注入式、強制式,影響教師積極性,更傳染到學生身上,導致惡性循環,也使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產生抵觸情緒。
二、 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對策
針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要深入探討改進措施,包括強化教學目標,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在思想層面,要努力強化體育精神,提高學生抗壓抗挫精神,更要努力強化競賽精神,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的整體提升。具體提出以下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