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茸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學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還需要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在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下,能夠更好地體現開設物理學科的價值和意義,同時能夠更加充分地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圍繞著物理學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規律,不斷改革和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物理核心素養;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探討
一、 引言
物理是高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且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核心素養是國家“十三五”教育規劃中的一個全新的育人導向和教學育人的總體目標,是教育與經濟文化與時俱進的體現,當前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物理教學方法與課程設置改革正在逐漸滲透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核心素養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物理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要求學生在接受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生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要求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內化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目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物理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都在教學過程中受到了重視,但是由于教學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并沒有注重學生的物理觀念以及科學態度的培養。物理觀念主要包括物質觀念、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等要素,物理科學態度與責任包括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等要素,對于這兩個方面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還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得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培養學生從物理學視角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培養學生的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感。
二、 圍繞物理核心概念加上知識點聯系遷移
物理在高中階段是一門重要卻相當難學的科目,應得到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對物理核心概念進行構建,才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構建。在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理念和方式不夠先進,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長期以來教學效果都不太樂觀,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且自主完成對物理核心概念的構建,在不斷的探究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將這種探究方法和思想逐漸的運用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由此可見,在培養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物理教學必須要圍繞物理核心概念進行,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變成引導學生分析事實的教學方式,從傳統地讓學生強化記住物理知識轉變成對知識進行理解遷移。
比如在高中物理知識中的加速度、力、功和能量等物理基本概念知識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中,由此可見這些就是核心概念。如其中關于質點的概念,書中對該概念的定義是指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這個概念的特點是具有理想性和抽象性,如果只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對概念進行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和掌握該知識點的,如果能夠在質點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情境,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質點這個概念。如研究一列動車的運動情況,它從北京開往天津,對于北京到天津的總路程來說,這列動車的長度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在這個運動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這列動車看成是一個質點,但是對于這列動車經過一個隧道的運動過程進行研究時,這時候動車長度對運動狀態會產生影響,因此這時候不能夠把動車看作質點。在以培養物理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夠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物理定義和概念進行死記硬背,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從生活實際的情境中自主探究獲取物理核心概念,讓學生能夠對物理核心概念進行深入理解,并且要引導學生將這種理解方法應用到其他物理核心概念的學習中,這樣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 借助物理發展歷史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在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開展物理教學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我們都知道,態度決定成敗,態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學習態度也是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學習物理的態度。但是通過調查研究發展,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度地關注學生的物理成績,并沒有足夠重視學生的物理學科態度,教師都忽視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研究過程中的科學精神的體驗,使得學生學習物理的目標就是為了應付考試,無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不能夠再為了考試而教學,要引導并重視學生對物理學習態度的培養。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和科學的物理精神,教師需要不斷研究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物理學科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以及很強的抽象性,導致學生很難通過講解明白和理解物理知識,只是強行對物理概念進行記憶,這種沒有理解的記憶不能夠維持很久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內容也將逐漸淡忘,由此可見必須對物理定義和概念進行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夠真正內化物理知識,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物理掌握程度。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物理教學顯得枯燥無味,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沉悶不夠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必須創新新型的教學方式。為了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提升學生的物理科學探究精神,教師可以借助物理歷史發展進行教學,通過對物理學科的發展歷史的講解,能夠讓學生明白物理學科的發展是很多科學家共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才得到的,讓學生學會物理學家們的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偉大精神,讓學生懂得感恩,感恩先輩們通過物理學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為我們的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發展,讓學生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明白物理學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要不斷深入挖掘物理學發展歷史中體現的偉大的科學探究精神和科學思想,讓學生真正明白和了解物理學概念從沒有到發展偉大是一條曲折艱難的發展過程,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物理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