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尹其磷 熊禮杭
摘 要:文章分析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高校貧困學生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從完善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體系、注重助學金制度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拓展貧困大學生勞動教育形式和內(nèi)容等方面提出強化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夠為高校從事相關(guān)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guān)鍵詞:貧困大學生;勞動教育;資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2-0010-02
教育公平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重點針對貧困學生進行幫扶,不讓貧困延續(x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qū)ψ约旱奈磥沓錆M信心,對今后的生活充滿希望。雖然我國針對高校貧困學生所建立的資助體系已經(jīng)能夠基本解決學生在校的學習與生活費用問題,但從資助育人的視角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部分貧困學生缺少理想信念和感恩意識。基于這一背景,高校有必要將勞動教育和資助育人工作進行結(jié)合,以切實解決目前高校貧困生所暴露的問題,讓更多高校貧困生健康成長,成為社會棟梁之材。
一、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部分貧困大學生缺少理想信念。長期穩(wěn)定的經(jīng)濟資助,讓有的貧困大學生有了依賴感,產(chǎn)生了不勞而獲的思想。因為從小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較差,有的貧困大學生在理想信念、知識面等方面和其他同學存在明顯的差異,出現(xiàn)自卑、否定自我、很少關(guān)心國家和集體、對未來感到迷茫等現(xiàn)象。第二,部分貧困大學生缺少自強精神。因為從小家庭經(jīng)濟困難,有的貧困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自強精神,成績也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滑。自我認知的偏離以及對未來社會生存的焦慮,也加劇了部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導致少數(shù)貧困學生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第三,部分貧困大學生缺少感恩意識。部分貧困學生接受資助之后,對資金來源并不關(guān)心。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一些貧困大學生缺少感恩意識,認為獲得資助“天經(jīng)地義”。這種心理的外化便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對校園外部事務漠不關(guān)心等。
二、高校貧困學生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
1.強化勞動教育的意義
第一,加強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要求。高校要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之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這樣才能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其具有感恩之心和自強意識,今后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國家建設之中。第二,開展勞動教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要求。高校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注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向?qū)W生普及社會主義勞動觀。高校把勞動教育作為貧困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著力點,可以提高貧困大學生的思想境界,促使貧困大學生熱愛勞動,通過誠實勞動實現(xiàn)美好夢想。第三,強化勞動教育是保障高校貧困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勞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性教學等方式,培養(yǎng)貧困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使貧困大學生面對挫折變得更加堅強,幫助貧困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貧困學生得以健康成長。
2.高校貧困學生勞動教育面臨的問題
第一,高校勞動教育的制度和體系建設不完善。目前,相關(guān)文件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對勞動教育卻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闡述。高校開展勞動教育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相應的實踐平臺和課程設計也處在較為初級的水平。第二,高校所開展的勞動教育方式單調(diào),內(nèi)容枯燥。目前,高校勞動教育基本上采用傳統(tǒng)的純體力勞動的方式,導致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缺少對勞動價值的深入思考,這種形式非常容易讓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念產(chǎn)生偏離。另外,在教學資源的分配上,針對勞動教育的資源分配明顯不足,導致相關(guān)教學工作的開展存在較大的阻礙。
三、資助育人視角下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的策略
1.完善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體系
目前,高校貧困生的勞動教育體系尚不完善,勞動教育尚處在初級水平,針對貧困學生所開展的勞動教育大部分仍然維持在理論教育和簡單的體力勞動實踐上。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第一,高校應關(guān)注貧困學生勞動教育的連貫性。保持連貫性的目的是要讓貧困學生在接受勞動教育之后符合學校的育人目標,滿足社會發(fā)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要求。要從貧困生的角度建立高效的勞動教育體系,不僅需要和中小學期間貧困生所接受的勞動教育進行融合,同時也需要與學生所學習的專業(yè)課程和今后的工作崗位要求進行掛鉤。第二,高校要關(guān)注貧困生勞動教育中理論教育的完整性。高校需要全方位把握勞動教育所涉及的內(nèi)容,從貧困生對勞動的認識、勞動的意識、勞動技能的掌握以及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四個層面入手構(gòu)建完整的勞動教育理論體系。要融合感恩教育、自強教育、誠信教育等主題,認真規(guī)劃針對貧困生的勞動教育課程設計。第三,高校要關(guān)注勞動教育的科學性。高校在進行勞動教育內(nèi)容設計時,需要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分別從理論、實踐、反饋評價三個層面開展教學設計工作。要依靠主題演講、技能培訓會、互聯(lián)網(wǎng)等方式,讓學生對相關(guān)勞動技能進行學習與研究,提高貧困生的勞動技能,最后基于學生日常表現(xiàn)和勞動成果進行評價。
2.注重助學金制度和勞動教育的融合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助學政策已經(jīng)能夠基本保障高校貧困學生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yè)。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一旦獲得助學金,似乎就“高枕無憂”,開始對學習有所懈怠,不思進取。基于此,高校有必要將助學金制度和勞動教育進行融合。例如,可以規(guī)定貧困學生在獲得助學金之后,必須參加學校各項義務勞動、社區(qū)義務勞動以及企業(yè)義務勞動等。要通過這些義務勞動,讓高校貧困生懷有感恩之心,強化勞動意識,認識到勞動的價值。
3.拓展貧困大學生勞動教育形式和內(nèi)容
目前的高校勞動教育,在形式和內(nèi)容設計方面缺少對學生的吸引力。因此,高校有必要進一步拓展貧困大學生勞動教育形式和內(nèi)容。要通過對勞動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構(gòu)建和諧的勞動場景,讓更多貧困生參與到勞動教育之中。例如,可以把勞動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進行融合,緊抓勞動節(jié)、寒暑假等契機開展特色校園勞動活動,并通過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對其進行正面宣傳,讓貧困生能夠熱愛勞動。
綜上所述,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是一項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工作,因此高校教師必須轉(zhuǎn)變教育觀念,解決當前部分貧困學生接受資助之后所產(chǎn)生的突出問題。要完善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體系,注重助學金制度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拓展貧困大學生勞動教育形式和內(nèi)容,讓他們能夠尊重勞動,心懷感恩,自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zhì),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孫倩茹.新時代勞動教育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9).
[2]胡劍虹.勞動教育融入高校資助育人體系路徑探微[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1).
[3]陳伯豪.資助育人視域下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