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加奇
【摘要】體驗式教育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創設相關情景,讓學生在實際中體驗和感受。在這其中多以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等方式進行?;谛抡n程標準,要求音樂課堂具有實踐性,那么,體驗式教育就非常符合這一理念。體驗式學習能讓學生在體驗與感受中學到知識,能對學生進行差異化分析從而分層設定教學目標,能更有效地考察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最終達到音樂課堂的美育效果。
【關鍵詞】體驗式教育;小學音樂;實踐課程
小學音樂體驗式教育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認知特征創設情境氛圍,將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技術技巧碎片化,讓學生在體驗音樂中主動理解、加深、構建知識的教學形式。
一、體驗式教育的核心
體驗式教育是近年來一個新興的教育理念。體驗式教育著重于體驗,是實踐研究的一個嶄新領域?!绑w驗”的“體”,意為設身處地、親身經歷;“驗”意為察看感受、驗證查考。體驗式教育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一定的教育理論、教育目的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創設實際的或虛擬的情境或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或體驗,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在實踐、交流、反思和總結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內化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世界的認知還處于基礎階段,即從體驗與感受中逐漸形成自己的“三觀”,這一過程就是認知體驗。這與體驗式教育理念的核心觀點不謀而合。因此,筆者認為,體驗式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將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現狀
小學音樂教育與其它學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更注重情感的交流與體驗。傳統的音樂教學屬于“填鴨式”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此階段的教育,學生非常依賴教師,在課堂上,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及學習方法全部由教師掌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不高,指示機械性地跟隨著教師的節奏進行套路化的思維模式。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固化,創造力被壓制。由于一直在被動性地學習,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也會降低,學習的體驗感降低,學習主動性變差。隨著時代的變遷,近年來教育改革全力推進,教育理念也與之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師為中心”朝“以生為中心”改變,教學模式變得要以生為主、師為輔。新的教育理念的誕生為各式各樣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溫床。而將體驗式教育的意義在于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和機會,強調“在體驗中習得知識”,學生通過在創設的活動中充分參與來獲得體驗,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相互交流、分享,在參與和體驗中完成知識構建,最終實現自我的主動發展。體驗式教育下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都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一個啟發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這與音樂新課標的要求一致。因此,將體驗教學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將是一種新的嘗試。
三、音樂實踐課程的建設思路
(一)情景體驗,促進理解
情景體驗可分為直接體驗和間接體驗。直接體驗時教師可深入了解和開發周邊社團的人文環境,將課堂延伸到教室外,直接接觸與課題相關的環境來體驗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間接體驗通過創設情境模擬相關情景來實現。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情景或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音樂情景之中,感受音樂的內涵,增加對音樂的情感共鳴,激發想象力,提升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讓體驗式教學充分發揮作用。如,在執教五年級第一課《春景》時,先帶領學生到逛逛校園的春景,感受廣東的春天。然后,PPT展示挪威春天的景象,感受不同地域的春景。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下,再去聆聽鋼琴曲《致春天》,學生會更能融入曲子中所蘊含的情感。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下,學生不僅對樂曲的理解更深,也更愛春天,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的春景。執教二年級歌曲《小紅帽》時,讓學生提前一天小組制作大灰狼、小紅帽、外婆和媽媽的卡通形象,在課上時作為帽子戴在頭上,扮演相對應得角色再配上輕快的音樂,學生很快就會沉浸在童話氛圍中。在此基礎上,體驗音樂、感悟音樂、創造音樂。
(二)參與體驗,強化感受
音樂就是情感的依托,音樂能撫慰人心,抒發情感。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的滲透尤為關鍵,以感性著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情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利用語言引導學生參與音樂作品進行情感體驗,讓自己情感與歌曲情感共鳴,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參與音樂的學習體驗,才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演唱技巧,理解音樂,形成思維習慣,增強音樂鑒賞能力。在學生能力條件允許下還可以激發學生的二度創作,通過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即興創作,在輕松的氛圍下自然形成,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教學三年級第五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時,筆者讓學生先闡述自己的媽媽平時是如何對自己的。再聽歌曲,說說歌曲中的孩子是怎么對母親的。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參與體驗音樂,用音樂誘導學生打開想象的閥門與歌曲共情。同時,還通過把握音樂的藝術性,給學生帶來愉悅感和情感的抒發。最后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下,讓學生二度創作,根據自身經歷,創編歌詞,獻給他們的媽媽。
(三)加強合作,以生為本
愛學生體現在尊重上,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是體驗式教育實施的基石,教師只有設計出高效、多樣的小組合作形式才能體現出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原則。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都能自由地給予自身的意見并在討論中得到成員合理的評價,能在討論中得出結果。但需注意,小組的討論必須在民主的氛圍下進行,不能出現霸權,這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多注意、多鼓勵。讓學生在民主的小組合作氛圍下,積極討論,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如,舉辦一場“生活中的打擊樂”的展覽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進行聲音收集、記錄,然后小組討論如何將收集的聲音創編為一首小打擊樂。通過這樣的交流合作體驗讓學生進行思考,將所學知識利用起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四)寓教于樂,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是衡量教學成果好壞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習興趣的良性藥劑。在體驗式教學中評價應該是多元的,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家長、同學、小組甚至自身。自身評價著重與反思自身,思索自身存在的問題、做的好的地方以及自己能做到的地方。學生互評在于能客觀評價且能發現自身發現不了的問題,開拓視野,還能與同學增進了解。教師的評價在于幫助學生糾正思路、引導方向、給予鼓勵。家長的評價使學生獲得認可、提升動力。評價的重要性在于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將學生從感性的體驗中獲得理性的認知,達到知識的積累。這就是教學的成果體現。
四、結語
總之,音樂教育注重的是情感的教育,而情感需要通過自己去經歷和體驗產生的。隨著課程改革的程度不斷加深,對教師的要求只會更高。教師要明晰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自身只作為引導者。教師應多設計多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學會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讓音樂課煥發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杜敏,提升高?!八颊崩碚撜n時效性的心理因素探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2]田輝鵬.體驗式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9.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