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佳
【摘要】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要想提高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中長跑項目的普及就必不可少,而國家也把這方面落實到了實處,包括國家體制健康測試和初中學生中考都有中長跑項目的考核。而在中長跑項目訓練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會遇到一個現象,就是“極點”。想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就必須克服掉這個“極點”現象,這就要求每個教師和學生必須了解“極點”是如何產生的,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措施才能有效克服“極點”。只有處理好這個問題,學生中長跑項目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才能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本文從中長跑運動“極點”的產生原因和克服方法進行分析,為初中學生在學習中長跑的期間提供一個有效的學習理論支撐。
【關鍵詞】中學體育;中長跑;極點;初中生
一、“極點”的產生
(一)“極點”的概念
中長跑是一種劇烈運動,一般人在跑的過程中,隨著跑程和運動負荷的不斷增加及氧債不斷的出現,當跑到一定距離時(根據各人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跑速及訓練水平等而定),人體機能一時難以適應這種較高強度的劇烈運動,就會出現暫時不同程度、不同反應的呼吸困難,口干、腹部疼﹑胸部發悶等反應,產生了難以繼續跑下去的感覺(特別是對剛開始練習中長跑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這時節奏混亂﹐協調性和跑速降低,此種現象叫做“極點”。
(二)“極點”產生的原因
中長跑運動出現“極點”是由于我們身體器官的運動水平跟肌肉活動的強度不相匹配,機體耗氧量驟增而供氧量暫時跟不上的矛盾所造成的,這種身體器官和運動系統活動的不協調,引起的氧氣供需矛盾,是產生“極點”的根本原因。“極點”并不是說身體能量完全消耗完了,它的出現只是一種正常的運動生理現象。當“極點”出現時,千萬不要被這個現象嚇到,正確的做法是堅持跑下去,同時適當調整跑速,運動正確的方法調整呼吸和步伐的節奏,以改善供氧不足的情況,使機體得到更多的氧氣,根據每個人平時的訓練情況,跑一段距離后,呼吸就會逐漸均勻,隨著人體機能的逐漸適應,“極點”也就隨之而消失。
現在知道了“極點”的產生原因之后,我們就不應該對“極點”產生畏懼,更不要因“極點”的出現而停止練習。相反,知道了它的原理,就要學習如何克服這個現象,從根本上減輕“極點”"的反應和縮短“極點”持續的時間。
二、有效克服“極點”現象的方法
(一)充分的準備活動
教師需要跟學生反復講解“極點”產生的原理,之后在訓練中,通過一些中等強度的訓練提高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加強各系統器官的機能的活動,克服生理惰性,為中長跑做好體力和精神準備。而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慢跑和短距離加速跑來調節呼吸,使肺的運動負荷達到訓練或者考試要求。另外,在平時課堂進行中長跑的訓練前可指導學生反復做幾次深呼吸,有利于克服或減輕“極點”帶來的不良癥狀和影響。
(二)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在中長跑運動中,“極點”的出現是因為氧的供應遠遠滿足不了需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連續跑的的前提下,不能出現呼吸混亂,因此,必須采用口和鼻同時進行呼吸(增大吸氧量),并和自身的跑步節奏相結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者二步一呼,二步一吸加深呼吸,這樣就能降低呼吸的頻率,同時使機體排除大量二氧化碳,吸入大量氧氣,與此同時加大擺臂的幅度,通過多種形式的合理的調整,就可以提高了肺氣泡的通氣效率,改善了肌肉中氧的供應,使沉積在肌肉中的酸性產物得到氧化緩解。身體難受程度就會減輕或消失,呼吸也會變得輕松自如而有節奏,學生就可以再次找到自己的運動節奏,順利度過“極點”。
(三)培養堅強的意志
現在的中學生大部分缺少內在動力,吃苦耐勞的品質就更加缺乏。恰恰中長跑運動項目,卻需要這種意志的支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種矛盾沖突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就更應該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強的意志品質,讓學生了解中長跑的運動特點,尤其是“極點”現象,讓學生知道它只是中長跑運動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只有通過不停地運動,并依靠堅強的毅力堅持下去,才可以克服并能順利度過“極點”,要是出現走或者停一段之后繼續跑反而越來越累,呼吸將更加難受。
(四)有效運用激勵法
當在訓練或者考試中出現“極點”時,往往會使人處于一種消極的狀態,此時學生需要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才能取得好的成績。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訓練,用競爭的方法,激勵不同的組之間給與學生鼓勵,比如“一組加油”,“某某同學加油”。而教師對學生的狀態更加了解,可以在學生出現“極點”現象時及時用語言激勵學生,可以用“堅持!”“堅持還有一組!”“堅持就是勝利!”等語言來鼓勵學生。另外,還要提醒學生運用呼吸法,及時調整節奏,或者通過積極擺臂,幫助學生從精神和生理上快速度過“極點”。
(五)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訓練水平
中長跑各項理論依據證明,只有經過循序漸進的長跑訓練才可以有效減輕“極點”時的難受程度,這也是克服“極點”最有效果方法。作為學生應該認真學習中長跑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動作的組成知識,課堂上認真根據教師的訓練計劃來學習,課余一星期保持至少三次中長跑的運動量,這樣長期下來,不僅收獲了健康體魄,同時也鍛煉了強大的意志,對自己各個方面的提升都有幫助。
三、結語
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中長跑,體育教師不僅是學生訓練的指導者,也是學生心理的引導者,作為體育教師需要從整體出發,充分學習中長跑的各種理論知識,為學生三年做好整個訓練規劃,讓學生可以從容的面對中長跑出現的困難。由于每個學生“極點”的出現和持續的時間和難受感覺程度各不相通,這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極點的產生的原因的理論知識,掌握如何克服極點現象的方法,這樣才能在這項長期運動中,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學鳳,郭崇高.中長跑中極點的出現及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1995(S1):30-31.
[2]趙智剛.中長跑克服“極點”的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3):243.
[3]郭曉燕.淺談中長跑項目的準備活動[J].教育教學論壇,2012(16):136-137.
[4]陳健生.運動“極點”的出現與克服[J].體育教學,1989.
[5]張麗軍.中長跑比賽中生理極點的出現與長跑戰術的結合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11):79-80.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