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 張興波 張慶偉
摘? ?要: 習近平同志指出,辦好思想政治課關鍵在教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于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作用。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來源于堅定的政治信仰、扎實的理論學識、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學方法等。思政教師提升人格魅力,需要提高專業學識素養和親和力,增強師生互動。思政教師的人格魅力,在思政課教育中,能夠增強思政課吸引力、感染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道德素質,以及思政課教學質量。
關鍵詞: 思政課? ?教師人格魅力? ?教學應用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1](373)。長期以來,高校思政課給人以枯燥、乏味、抽象等的印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不容樂觀。當今中國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高校思政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面對當今的時代變化,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教師是一個關鍵環節,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知識、道德情操、理論修養、個人能力等都會鑄就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給學生內心帶來鼓舞,是增強思政課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的構成要素
古語有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由堅定的政治信仰、扎實的理論學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教學方法等組成。
(一)堅定的政治信仰
作為信息社會的原住民,互聯網日益成為當代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主渠道。信息社會,是多元文化的交匯叢生地,各種亞文化以自己的方式進駐學生頭腦。流量為王,缺乏理性與道德法律的約束。甚至一些教師,也在經受一些流行文化的誘惑。如何在這種文化情境中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保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顯得尤為重要。
堅定的政治信仰是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的精神武器?!八颊n要解決學生理想信念問題。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1](379)。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的、健康和向上的。但受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的影響,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現實的思想問題。這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緊緊圍繞育人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高校思政課教師只有樹立強大的精神支柱,用堅定的理想信仰武裝自己,影響和感染學生,才能讓信仰的種子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八颊n教師只有信仰堅定,對所講內容高度認同,做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典范,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1](380)。
(二)扎實的理論學識
社會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有機單位;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亦是如此。若想講好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與信念故事,則要求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從不同視角切入論證展現共產主義的必然性與現實性。追根溯源,馬克思、恩格斯都是博物學者,自然科學、人文社科思維科學兼綜的通才。互聯網信息時代,大學生知識背景是多元的,教師需有所回應。
扎實的理論學識是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的知識底蘊?!案褂性姇鴼庾匀A”一個人的人格魅力與自身的知識儲備息息相關?!八颊n教師要有知識視野,除了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哲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知識”[1](381)。高校思政課的各門課程按性質來看,既是德育課程又是專業課程,思政課的每一門課程都是專門、系統的學問,具有很強的學術性質,要求思政課教師具有專業、科學的學術能力。教師的人格魅力正是通過講授這些專業知識,最終被學生消化吸收體現的。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對于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來說,首先應該是學問之師。要求思政課教師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政課具有特殊性,特別是它的博大精深。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個領域,涉及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軍事、黨建等各個方面,不下大力氣、不下苦功夫是難以掌握真諦、融會貫通的?!盵2](11)教師要以教書育人的功能滿足學生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養、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的需要,將其塑造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具備相應素質的人才。
(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是社會關系的有機統一體。道德是維系、妥善處理社會關系的,歷史傳承下來行之有效的行為準則。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需要言教,更需要身教。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指標?!皫熞舱?,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1](382)。思政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展開和深入,想要獲得實際的教育效果,必須走進學生頭腦,走進學生心靈,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和感悟。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用自身的品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思政課教師的人格品質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教育,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風范影響和教育學生。
(四)高超的教學方法
互聯網技術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豐富多彩的言象手段,為了更好地傳播知識,應向其學習方式方法,傳統課堂講授與形式多樣展現手段相結合。高超的教學方法是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的實踐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在于內容的博大精深、任務的艱巨繁重、路徑的特殊復雜、效果的內生特質,這些都具有與任何學科不同的許多突出特點[3](19)。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實現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科知識,還要積極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中。
高超的教學方法表現為顯性與隱性并存、剛柔相濟和漫灌與滴灌相結合,最后體現在促進學生全面自由發展,真正發揮教書育人作用方面[4](65-69)。顯性與隱性并存是思政課教學常用的手段,思政課本身作為隱性的課程,仍然需要與顯性手段相結合,對課堂教學手段進行質的提高。利用好顯性與隱性教學手段,使其能夠相互轉化相互融合,拓展思政的教學空間?!皠側嵯嗤?,變在其中焉”(《周易·系辭下》)。剛性教學手段和柔性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激發師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思政課的理解。這要求高校思政課老師將學生的內在發展規律與不同個體的現實需求內在相結合,更準確地找到思政教學的融合點,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人格魅力提升策略
(一)提高專業學識素養展現人格魅力
專業學識素養的提升對教師人格魅力具有根本性作用。第一,思政課教師需要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包括馬克思、恩格斯的看法觀點,還包括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對馬克思、恩格斯觀點的豐富和發展。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首先精通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實踐教學中將其變為鮮活的道理,引導學生主動加深了解。第二,思政課教師要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思政課教師要緊跟潮流,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最前沿的思想成果及理論體系,需要不斷學習和系統掌握。與時俱進地把握思政課的新知識、新觀點,不斷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
(二)提高親和力展現人格魅力
親和力的提升對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具有直接性作用。習近平同志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提高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盵5]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提高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平等的原則。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的平等,現代社會,人們逐漸從不平等走向平等。思政課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不將個人意愿強制加到學生身上。當學生發表對于某些問題的相關看法與觀點時,要將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位置,打破束縛,消除青年學生的顧慮,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成長。第二,真誠的原則?!熬\所至,金石為開”。教學過程是雙向的溝通過程,教師要真心誠意地對待學生,從心底感動學生。如果教師能夠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就會敞開心扉,感受到教師的真誠。第三,尊重的原則。尊重是思政課教師展現親和力的生動表現[6](117-119)。尊重他人是一個人高尚的修養,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中要態度和藹,體現親和力,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放松心態,不要拘束,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最終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三)增強師生互動展現人格魅力
良好的師生互動對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具有展示作用。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加深教師與青年學生感情的重要橋梁,能夠有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一,師生互動要以情感為準繩。知識或者技能的傳播,在青年學生心中可能不會留下長久的記憶。教師需要以情感為準繩,坦誠有耐心地與學生交流,只有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關心,才會敞開心扉與教師交流。第二,師生互動要注意方法與目標的一致性。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各種溝通方法增加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實現立德樹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日新月異,從書信交流到短信電話再到今天的微信、QQ等,多樣化的交流方式讓教師和青年學生之間的交流更便捷。但是不論方法如何變化,都要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標進行。第三,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民主互動交流。在傳統課堂上,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利,導致學生不發聲或不敢發聲。思政課教師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與學生平等交流,在情感和心理等領域溝通堅持民主的原則,與青年學生坦誠相見。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減輕學習壓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的價值意蘊
(一)能夠切實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人格魅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永葆生機的不竭動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生生不息、與時俱進,正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自身的不斷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提高思政課質量為先導,將人格魅力融入思政課教學中,能夠切實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校德育教學中占主體地位。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方面,將教師人格魅力的元素添加到思政課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對思政課的熱情。思政課需要不斷創新,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客觀事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創造新的途徑,探索新的方法,總結新的經驗。只有在觀念、內容、方法和途徑上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才能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涵。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要求自己與思政課的創新同步發展,不斷將人格魅力的因素融入課程創新中,讓學生能夠真心喜歡老師,愛上思政課。
(二)能夠提高思政課的質量和水平
“提高思政課的質量和水平要緊緊抓住教師環節,解決好內功問題”[7]。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思政課教師的內功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主體和客體是系統的兩個核心要素,二者相互影響。教師將人格魅力融入思政教學中,可以營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思政課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思政知識。思政教師針對自己的短板,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提高素質,能夠直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質量需要創新內容,思政課教師應該根據時代發展和學生變化,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主動了解新鮮事物、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逐步更新知識儲備,真正提高思政課的教育質量。
四、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大學生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對課程教學的認同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標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促進大學生成人成才。因此,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使教育理念感召學生、教育內容吸引學生、教育方法適合學生、教育載體貼近學生及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2]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錢明輝.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鄭敬斌,李鑫.科學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谫論[J].思想理論教育,2020(07).
[5]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6]王艷玲.高校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構成要素與提升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1).
[7]陳寶生.打一場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EB/OL].http://www.jyb.cn/chinagnxw/201612/t20161205_ 687690.html,2016-12-05.
項目基金:教師的人格特質對思政課教學的影響研究(山東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立項課題,課題號155-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