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詩妹
摘 要:在各個時期的教學實踐中,課程評價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使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建立聯系,產生并建立共同心理。良好的課程評價能夠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紐帶,為教學指明方向并對教學方式產生改變。在以往的高中美術教學的課程評價環節存在許多問題,一方面是片面看待課程評價,認為評價就是考試,就是成績;另一方面是傳統的課程評價體系的不完備和不被重視,導致課程評價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無法起到積極作用。這種現象和做法與當前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并不相符,因此就需要對課程評價環節進行改進,為學生與教師構建一個良好的課程評價體系,進一步推動教學的有效開展和教學成果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美術;課程評價
一、 引言
當前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大環境下,高中美術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其中教學理念的轉變及教學方式的創新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這些成果對美術課程評價的研究幫助十分有限,導致美術課程評價的體系構建不及時。因此高中美術課堂中的一些問題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相應的關注與重視,對美術課程的發展無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從上述內容來看,課程評價對老師的授課方式與質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全面發展、美術課堂相關工作的建立和完善都是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這使得構建一個相對完美的高中美術課程體系變得極為重要,對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及授課方式的改變和創新更是要盡早地提上日程,對高中美術課程的評價的改革和創新也是亟須提上日程的。
二、 高中美術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美術教育工作一般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之所以從小學開始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就是因為當時的學生年齡較小,相應的審美觀念并沒有得到培養和熏陶,在此時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更易于進行。伴隨著學生的成長,美術教育中美的理念和審美觀念對學生都會無時無刻地產生影響,對我國綜合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推進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美術教育課程是高中素質教育和美學教育開展的最為主要的課程,可以在學生處于升學的高壓時期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甚至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藝術創作方式進行情緒和情感的宣泄。現如今,一些高中美術課堂已經不僅將課堂放在傳統的教室內進行教學了,這些學校利用戶外寫生的方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對美有更好的發現、表現和創造,也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起到更好的培養作用。而在高中美術課堂中對學生的另外一種室內教育則應當適當加入手工制作元素,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動手制作的能力。現如今,對學生的藝術美學進行培養是高中美術教育發揮的首要作用,通過藝術美學的培養和熏陶讓學生在文化內涵等多個方面都得到顯著的培養和提高。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在高中時期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美學教育活動是十分有必要的,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可以產生很多影響,使學生在未來長久的時間里都可以受到美學的影響,發現生活中的美和陽光的事物,為學生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在對待高中美術教育上,學校的任課老師應當積極地和相關的學校領導進行溝通,對待美術教學應該秉持著和其他學科一樣的認真學習和授課的態度,為美術教育這一學科在高中時期的發展提供合適的條件,從而達到培養出具有更高素質、高審美、高品質的高中生。
三、 課程改革下的課程評價
在教育問題當中,課程的評價方式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在新課改要求的推動作用下,傳統課程評價方式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變革。教育的核心問題不僅僅是簡單的課程評價方式,更是在新課改下的基礎性保障。新課改和課程評價方式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新課改的有序推動和后續的進行都需要以有效的課程評價方式為基礎,而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又要通過新課改來進行。
課程評價是建立在具體課程之上的,每一次的課程評價都要以當時的課堂呈現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判斷每一次課程的價值和課程帶來的相應的價值。在新時代的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下,對待課程評價的方式也需要進行新的審視,要將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相分離。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育教學評價的發展,轉變大眾對教學評價的理解。
四、 課程評價內容的變革
學生的高中時期仍然處于基礎教育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多數人對課程評價的理解就只停留在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的評價。在教學中,課堂是最主要和重要的教學場所,但學校本身是不涉及對課程的評價問題的,更無權對教材的使用提出質疑并修改。所以,通常情況下的課程評價都是對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情況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即時表現進行評價,教師在授課時所使用的相關授課資料和教材都是由相關部門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分發的,這一點讓教師在授課時失去了一定的自主權,不能根據課堂中出現的任何情況對授課的大綱進行更改。
現如今,在我國幼小中課堂中所編訂和使用的教材以及相應的教學標準和計劃、教學大綱等,都是由專門的中央教材編訂委員會進行編訂的,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施行。而課程評價通常都是由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實施的,但這些統一的評價標準都是由遠離一線教育教學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和權威人士編輯和制訂的,這就直接導致了現在課程評價的方式和體系過于單一化的發展,而學生的考試成績似乎在潛移默化之中變成了對教師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新課改因此應運而生,其目的就是為了對課程目標進行填充和完善,將單一化的授課目標變得更加的多元化,使其發展更適合和貼近學生內心的真實訴求,在教育上注重“育人為本,育心為主”。高中美術課堂的不斷進步與完善是高中美術課堂評價的核心目的和價值,在這種要求下,課程評價的主題不應該再遵循以往單一化的評價目標和評價體系。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授課教師應當在課堂評價中占據更重要的主導性地位,在相應的課程評價中,授課教師得到的課堂教學的評價與反饋不僅更具有權威性,同時也更具有公正性和指導性。通過課堂評價的反饋,重新制定高中美術課堂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并積累經驗,而這正是施行課堂評價的真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