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
摘 要:高中生物學內容較為煩瑣,部分知識內容跨度大,還有的內容研究得較為深入細致,規律性不強,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且學生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復習,導致學習效率低。思維導圖是一種將知識與圖畫相結合,利用大腦的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之間的規律關系,促進知識系統化的簡單高效的思維工具。在高中生物復習中使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7-0031-02
一、思維導圖的意義
思維導圖是一種適合人類思維習慣的學習工具。它通常有一個或多個主題,并從主題開始產生分支,逐級展開內容,相互間具有一定的聯系但與中心主題之間的聯系隨著分支的發展越來越小。思維導圖將知識點與圖畫相結合的形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左腦,挖掘學生的潛能,還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圖畫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記憶,加深對知識印象,減慢了學生的遺忘速度。思維導圖最先應用在醫學方面,后來逐漸應用于科技、金融、教育等,其中,它在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多令人矚目的成就[1]。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生物復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高中生物知識的特點
高中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性質的學科,具有大量的結論。學生在學習中既要掌握生物學概念,又要體會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與方法,這對高中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與其他學科相比較,高中生物學內容較為抽象,不易理解,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類比推理能力、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記憶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記憶。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記憶的過程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感而逐漸失去學習生物的興趣,并且高中生物學知識松散復雜,難以形成知識體系,學生對知識點的遺忘速度非常快,因此,及時對所學過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復習顯得十分重要。在高中生物的復習類學習活動中,將章節、單元、模塊串聯起來十分困難。做好高中生物學知識的歸納整理,找到高效的記憶方法十分重要。
三、思維導圖在生物復習中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復習中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厘清知識間的關系,進而從整體上掌握知識并靈活地運用知識。新課程標準提出在教育過程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將重心落于學生的能力發展之中。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在課堂上因教學進度的要求,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體現。在復習課中,教師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可以使之變得更有條理,邏輯關系明顯。學生在具體使用時信息能清晰浮現于腦海中,快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四、思維導圖應用于生物復習所依據的原理
建構主義認為,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是客觀的,但是每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卻又不相同,每個存在于世界的個體都具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有著自己的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自覺進行的活動,是主動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將生活中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與新學的知識相互作用、互相連接,可以使之具有新的意義。圖形與知識相結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思維導圖是根據學習者已經擁有的知識展開的,具有主題,并圍繞此主題開展下一級主題的構建。這種層層構建的過程能夠將知識連接起來,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五、思維導圖在生物學復習中的具體應用
(一)思維導圖在筆記整理上的應用
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讓生物筆記能夠提高學生提取、處理、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課后開展復習時已經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需要將所學內容進行提取,找出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并應用。思維導圖的這種特點解決了高中生物學知識內容跨度大,關聯性低,不夠系統的問題。學生的傳統整理筆記方式是將教師課堂所講內容和書上的概念記到筆記本上,這種機械的記筆記方式,學生往往不會進行細心的思考,對生物知識的印象也不深刻,像完成任務一樣進行抄錄,這種方式只會造成時間上的浪費。高中生課業繁重,在這種壓力下,傳統記筆記的方式不再適用。而利用思維導圖整理筆記時,學生需要動腦去設計和思考,主動去尋找知識間的關聯,并通過圖畫的形式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3],這樣既鍛煉了左腦,又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生物學概念,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具體的應用。如在學習完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后,學生在記筆記時可以用思維導圖中的雙氣泡圖進行比較,將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共有的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遺傳物資寫在雙氣泡交疊的部分,在兩側分別寫出他們的不同點。如真核細胞擁有細胞核膜、眾多細胞器和染色體,細胞較大;原核生物則只有擬核,細胞器只有一種,細胞較小。在對細胞中的糖類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利用概念導圖的形式對單糖、二糖和多糖進行解釋和分類,使學生很容易想出它們的組成單位、某種糖是什么生物所擁有的、它的功能是什么。利用思維導圖來記筆記,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科學地思考問題,學生對知識的分析、整理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上的應用
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復習課能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實現“點到線,線到面”,由短期記憶向長期記憶轉化,促進系統性知識體系形成。由于高中生物這門學科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對前面所講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復習十分重要。如果不能定期復習,學生所學的知識很快就會被遺忘[4]。但部分學生并沒有定期復習的習慣,或者由于時間的關系來不及復習,學生在學完之后通常只有在考試之前才會看書或者筆記復習,而這種考前的復習并不是真正將知識牢固掌握了。高中生面對的是高考,如果不能將所學過的知識牢牢記住,對高考成績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面對章節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回顧,歸納雜亂的知識點,復習所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的期末復習中,教師可以繪制一幅人形成的思維導圖,從受精卵出發,到細胞的有絲分裂、細胞分化、變異遺傳和進化、免疫器官和系統、神經和激素調節、生殖細胞的減數分裂,到受精作用終止。學生在記憶時可以將生物學內容與自己相聯系,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面對在章末復習,如在復習體溫調節平衡時,教師可以提出思考問題:當人冷了之后,身體會有哪些調節活動?并由此展開思維導圖,神經調節有立毛肌收縮、打戰、汗腺閉合,體液調節有分泌腎上腺素、加快新陳代謝讓熱量增加,體溫保持恒定。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記憶工具,可以促進知識體系形成。
六、使用思維導圖的注意事項
(一)教會學生如何使用
部分高中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可能沒有接觸過思維導圖,因此,教師應該在使用思維導圖前向學生發放有關介紹和說明,讓學生了解它的優點、使用方法及種類。在課上教師應為學生演示使用方法、使用規則,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思維導圖。氣泡圖適用于對比,例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對比。樹狀圖適用于對知識點的歸納,例如細胞中的糖類。教師在演示之前應先設計好,要考慮到知識的難易程度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是否符合學生的識知水平。在上課時,教師可以直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5],避免由于學生不熟悉而浪費大量的時間,拖慢教學進度,并且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可以讓知識更加生動,條理更加清晰,細節更加完善,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二)增強實踐意識
通過實際的練習和使用,學生才能熟練掌握使用方法。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具體演示后,學生已經了解基本學會如何繪制思維導圖,此時,教師應當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繪制。在開始時,學生由于不太熟練,速度會較慢,而且容易出現錯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分工合作,這樣既可以加快速度,又可以相互糾正,從而順利完成繪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小組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教師在旁指導,指出學生的不足,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加以強調,讓學生調整。
(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為提高學生繪制和使用思維導圖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行思維導圖比賽,教師將學生繪制的生物知識思維導圖初步篩選后,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內容合理、設計美觀的思維導圖,設立獎項,并對學生進行獎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會更加細心,也會投入更多的熱情。
(四)定期檢查,避免懈怠
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教師不監督學生,部分學生可能由于惰性很快就不能堅持使用思維導圖,致使思維導圖的優勢無法發揮出來。因此,教師應適當抽查學生的使用情況,如定期檢查學生的思維導圖筆記,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監督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還可以發現學生繪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地指導。
(五)根據內容,合理使用
不是所有生物學內容都適合使用思維導圖,應該視情況選擇,盲目地使用不僅不能提高學習效率,還會造成形式主義,不利于成績的提高。要想避免學生單一地使用思維導圖,形成思維定式,教師就要發揮創造力,這樣才能激發興趣,加深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印象。思維導圖一定要有主題,其他部分都是圍繞主題展開的,繪制時,線條要由粗到細,這象征著與主題關系的遠近。只有靈活合理地使用思維導圖,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小梅.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51).
[2]趙 卓,湯婷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10):92-94.
[3]王 璐.基于思維導圖促進高中生物概念建構的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4]楊 昆.思維導圖在不同課型中的應用[J].中小學管理,2015(5):38-40.
[5]韓元俠.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20(17):218.
作者簡介:劉 玉(1995— ),女,遼寧鐵嶺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