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琳
【摘 要】 美好的音樂能夠將人們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在人們對自身審美情趣以及高尚情趣培養的過程中,音樂起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自身修養。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音樂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們高尚的情操和修養,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們輕松愉悅的學習,并且提高自身修養。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分析展開相應的論述,分別從教師教學情感的發揮,以及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等多個方面進行詳述。
【關鍵詞】 高中? 音樂教學? 情感教育
音樂教學是一門高尚的藝術情感教育,教師的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不能夠按著教材照搬照抄,而是要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其中,輔助學生利用音樂表達自身情感。同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音樂的特殊作用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學生們得到更優良的情操陶冶。
一、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情感的發揮
在音樂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具有飽滿的情感,并且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音樂這一份濃厚的情感,從而引發學生們對教師行為進行模仿,進而能夠更加積極地表達自身情感。在給學生們傳授相關的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要求教師一定要具有專業的音樂素養以及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心理素質。從而能夠在鑒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進而感受到文藝作品的精髓所在。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教師一定要先將準備工作做好,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師在培養學生音樂情感的時候要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工作。在此基礎之上,教師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藝術審美能力。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伴隨著高中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素質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的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成分。
作為一種更加人性化的素質教育方式,既符合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感以及相關的思想品德。此外,在進行高中的音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掘,達到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幫助學生形成更加正確的人生觀以、價值觀和世界觀,能夠讓學生在更加和諧并且友好的人際關系之中進行音樂的學習。
三、情感教育策略在普通高中音樂教學的運用
(一)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依賴于多樣化的方法整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給課堂教學內容增添趣味性,極大程度上豐富學生們的內心情感,時時刻刻給學生們帶來新鮮感。所以,在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取聆聽、朗讀等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從而給學生帶來多種不同的心理感受,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并且讓學生的藝術情操得到陶冶。在音樂聆聽、鑒賞等藝術教學方面讓學生們能夠體驗到不一樣的音樂之美,也能夠加強對于藝術家情感上理解。在此過程之中,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藝術情操培養,學生們能夠在音樂的熏陶之下欣賞并且領會到藝術的情感創造意境。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教育氛圍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向學生播放音、視頻等形式,對學生們進行音樂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新穎,跟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極大程度上的差距,從而能夠帶給學生更為新鮮的感受,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
(二)構建良好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情緒
一個優良的學習氣氛,是學生們高效學習的前提,在高中的音樂教學當中,教師要給學生們創建一個更為良好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習環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們審美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我的未來不是夢》這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他們未來可能會生活的場景,并且讓學生們對自己未來生活進行想象,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同學們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當學生們能夠對作品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之后,就會很自然地激發出學生們鑒賞音樂的熱情。這樣的學習氛圍創建,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給他們日后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讀唱演相結合,融入學生學習情感
音樂不是只有唱和聽兩種方式,情感的調動也是多個方面的,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讀歌詞,引導學生們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歌曲和詩歌一樣,都是用來表達作者情感的一種方式,所以讀歌詞就像在詩句一樣,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演繹也是進行音樂教學的一種科學合理方式,高中的學生們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熱愛各類的新鮮事物,所以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們對音樂作品進行演繹,能夠讓學生們更加專注地投身在音樂的學習之中。
(四)加強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個人情感的表達
音樂演唱能夠以情動人是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目標,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施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前提條件就是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在此過程中,一個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個人情感表達,讓學生能夠將自身的情感表達出來,以此達到以情動人的教學目標。在這一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教師可以創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利用音樂歌唱以及講故事等等不同的活動形式。從而促進學生在進行教學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實現個人的情感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能夠和音樂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在進行音樂作品《一唱雄雞天下白》的學習中,教師通過具有感染力的語氣向學生講述音樂背后的故事,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到曲子的背景故事,并被曲子中主人公的英雄氣概所影響而產生傾佩之情。然后教師在進行學生學習的引導,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對于該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刻了解到該作品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從而激發學生的個人情感表達。
(五)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儲備,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科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從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創建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梁祝》的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等,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覺體驗,便于學生對該音樂作品的理解,進而能夠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以此達到在音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在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中,社會以及相關的教育部門更是加大了對學生們全面發展的重視程度。伴隨著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培養更加全面的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中教師要加大對學生們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將情感的教育理念和高中音樂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們審美能力以及自身修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朱艷琳.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淺析[J].新課程,2020(7):220.
[2] 漆志宏.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淺析[J].藝術科技,2019(2):281.
[3] 劉永花.音樂課堂中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滲透策略[J].北方音樂,2020(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