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引起教師們的重視。當前,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仍存在學生被動學習、學習主動性不強等固有弊病,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成效差。在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以語文素養培養為目標,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普遍問題,并提出了打造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的策略,以期為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1-056-02
【本文著錄格式】唐楓.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策略[J].課外語文,2021,20(21):56-57.
引言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的主要途徑,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審美情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內容、形式等發生了變化,取得了新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造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低效。在課程改革深入推進下,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研究,找出問題成因,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尤其是對于心智發育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小學生處于感性思維為主的認知發展階段,對課程的喜好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興趣,當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時,課堂注意力明顯提升,往往更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果更好。現階段,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學形式死板,無法讓學生在閱讀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同時,枯燥、大篇幅的文字也很容易使小學生產生抗拒的心理,加之缺乏教師的引導,學生難以從文本閱讀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學習興趣低下。
(二)閱讀教學方式單一
受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學習慣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教學方式單一,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導致了小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的積極性逐漸減退,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難以完全消化文本中的知識,也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同時,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教學方式時缺乏靈活性。一般情況下,教師很少會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去調整教學方法,只有出現課堂突發情況時,才會考慮調整教學方法,這是因為調整教學方法很有可能難以本著閱讀課的教學任務,也會打斷教師的教學思路。整體看來,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一般情況下不經常調整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
(三)閱讀教學關系失調
新課改強調課堂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盡管大部分語文教師對此表示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因為課時、教學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徹底落實這一理念。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仍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師牢牢掌握課堂的話語權,課堂教學缺乏師生之間雙向互動,閱讀教學變為教師的“獨角戲”。教師通常是根據教科書及教參制定目標,而對學生自身情況缺乏了解,這也是語文閱讀課堂低效的原因之一。
在絕大多數小學生心中,教師就是權威,對于不茍言笑、缺乏幽默感、嚴厲的教師,小學生普遍存在懼怕的心理,這種心理也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學生對教師有懼怕心理,在語文閱讀課堂學習過程中會有較為明顯的壓迫感,感到壓力大,也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會主動、積極地向教師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而這一現象在不少學校較為普遍。國內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語文教師存在害怕心理,29.47%的學生不能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感到愉悅、輕松,11.92%的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甚至會覺得壓抑;近18%的學生特別緊張,不會表達,7.28%的學生緊張,難以清楚地表達。從這一調查結果來看,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感到不同程度的緊張,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不和諧。
二、打造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的策略
(一)開展趣味性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學生積極參與,需要調動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相比于枯燥的問題,色彩豐富、直觀的圖片與視頻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語言文字難以達到的效果。在《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中,這篇課文為讀者講述了小興安嶺四季美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熱愛的感情。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許多學生對小興安嶺不夠了解,即使課本內配有插圖,但仍有學生認為小興安嶺就是普通的一座山,加之文本篇幅較長,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文本閱讀前向學生出示關于小興安嶺的謎語,讓學生通過謎語確定小興安嶺的位置、季節特點等,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不同季節小興安嶺的圖片以及短視頻,導入新課。謎語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勝心,同時也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而小興安嶺的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小興安嶺,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后續的閱讀中也可以帶入這些圖片去感受文字語言之美。
小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運用謎語、視頻、教學情境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后,但在長時間的文本閱讀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會持續下降,長時間后興趣也會下降,教師在閱讀課中應該注意到這一點。以《草船借箭》教學為例,筆者在運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相關片段導入新課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得到了提高。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足夠的熱情,筆者在學生初讀課文后,向學生出示了一道連線題,讓學生將“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與其對應特征相連,并讓學生說一說諸葛亮為什么可以準確地預測。在學生二次閱讀后,筆者組織了角色扮演的活動,在課前準備好曹操、諸葛亮等角色的服飾等簡單道具,在課堂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某一片段,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其中,許多學生表演得十分生動,從這看出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會思考所表演人物的個性特點與心理變化。小學生活潑好動、愛玩,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游戲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角色扮演等游戲可以迅速調動學生的興趣,實現寓教于樂。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吸引學生,難以長時間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甚至還會使小學生出現厭學心理,因此,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的個性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于一些故事性較強的中外經典名著,例如《烏鴉喝水》《亡羊補牢》《草船借箭》《普羅米修斯》等文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故事教學等教學方式;對于《金色的草地》《美麗的小興安嶺》《富饒的西沙群島》等文本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文本,培養學生感悟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問題導學、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多樣化靈活運用閱讀方法,發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將問題導學法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時,教師需要注意運用這一方法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將所學的新知識通過一定的方法內化自己的知識。在應用問題導學法的過程中,因為學生學習基礎、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模糊、隨意化的問題并不能較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所以教師在使用問題導學法時必須充分重視教學問題的設計,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學目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教學問題。
(三)巧妙運用溝通藝術
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構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的要素,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運用溝通藝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氣與語調應該是多變的,在帶領學生朗讀文本時情感與語調應該是抑揚頓挫的,多肯定與表揚學生,語氣溫和、態度親切,努力為學生營造具有相同情感的教學氛圍,如此也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在課堂上還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有時候一個肯定的眼神就可以給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重視與學生的雙向互動,在課下耐心解答學生的問題,多理解與關心學生,使小學生可以從心底喜歡語文教師,喜歡語文閱讀課,從而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要想構建高效的閱讀課堂,提升閱讀教學成效,就需要教師轉變思想,合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利用溝通技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石具芳. 構建農村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下), 2018(8).
[2]劉世勇.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J]. 東西南北:教育, 2019(14).
[3]田洪波, 劉曉影. 淺析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神州, 2019(11).
作者簡介:唐楓,女,1976年生,江蘇儀征人,本科,中一,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