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滲透在各個領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學校教育發生著深刻變革。本文以課堂教學方式為出發點,以學生為落腳點,對當代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現狀、教育背景和小學英語課堂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方式進行探索,以期能夠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英語;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6-0033-02
引 言
將“互聯網+”融入教育教學,不斷改變著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對教育具有深遠影響。面對互聯網的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須加以改變,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順應時代趨勢,將課堂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通過互聯網進行課堂補充,讓學生學會使用互聯網工具進行學習的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打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仍然采用機械的教學方法,未能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些都影響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更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考試涉及的知識點,較少在課堂上發展學生的思維,未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但一些小學英語教師仍然保持著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未能在課堂上較好地使用新的教學模式,也未能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據調查,雖然大部分地區的教室里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但由于使用多媒體設備需要占用課堂時間,一些教師便放棄了對其的使用,從而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1]。
二、當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亟須變革的背景
(一)“互聯網+”教育模式的興起與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模式在全國甚至全世界興起并發展,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教育界尤為明顯[2]。有了多媒體設備,學生便能在課堂上直接觀看教學視頻,從而實現有效學習。在視覺和聽覺的帶動下,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從而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最終提高自身學習能力。
(二)小學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
在教學目的上,教師過于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傳授的知識會體現在卷面上,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成為一些學校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便一味地追求學生的成績,忽略了教育的本質,導致本末倒置,未能及時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沖突。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這一問題也日益凸顯。
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忽略了對課外知識的拓展。書本知識是有限的,在書本外還有很多需要學生積極探索的知識。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多見多識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仍以自己為中心,未能及時轉變自身身份,未能將教學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不斷探索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扮演聆聽者、指導者和總結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提升學習能力,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努力。在教學方式上,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未能及時創新教學方法,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當前的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不斷成長。
三、“互聯網+”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有效變革的探索
“互聯網+”在教育教學中已經被廣泛運用,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習印象。同時,“互聯網+”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體現出教育公平性的原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3]。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豐富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學習,促進學生不斷成長。
(一)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在課上采用“滿堂灌”的方法,沒有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和“互聯網+”的興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探索知識,而不是一味地傳授知識,成為知識的灌輸者。只有突出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他們才能真正參與課堂教學,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探索知識。
(二)利用音頻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使用“互聯網+”工具,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不僅可以使抽象的英語內容變得生動形象,還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1 Animals on the farm Lesson 1 on the farm的What's this部分時,教學內容涉及 farm, farmer, pig等單詞,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單詞的英文讀法,讓學生邊聽邊學邊模仿。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糾正學生的發音,還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來引導學生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印象,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利用視頻教學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印象
視頻教學是一種較為直觀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易于接受和愿意接受的一種教學方式[5]。視頻教學的效果比教師單純講解知識的效果要理想得多。通過視頻教學,學生能夠將視頻內容加入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加深學習印象,從而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視頻教學,通過視覺刺激,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Good health to you Lesson 7 Always Have Breakfast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通過網絡收集相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了解吃早餐的好處和早餐應該吃什么等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講解知識點是學生輸入知識的過程,但學生很少有輸出知識的過程,即學生缺乏運用知識的機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運用英語知識的機會,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1 Hello again Lesson 1 How are you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視頻,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情景對話練習。練習結束后,教師可以選擇幾個想要上臺展示的小組,并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應充分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利用音頻教學和視頻教學等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同時,教師也要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結 語
總之,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探究和應用新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周芳.教師視域下小學英語微課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邱燦.“互聯網+”背景下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發[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92-93.
付玉紅.基于“互聯網+”的小學英語教學[J].教育信息技術,2019(03):34-36.
王新美.移動學習App在小學英語課外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9.
閆佳坤.App技術下小學英語教學變革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2):31-34.
作者簡介:賀驊(1988.4—),女,甘肅白銀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