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目前,農村的教育資源與城市的教育資源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使農村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閱讀能力較弱。因此,對于農村學生而言,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十分重要,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進行深入思考并引導學生積極投入課外閱讀中。
關鍵詞:農村教育;初中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6-0067-02
引 言
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是提升語文素養的關鍵,在初中時期,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大部分農村初中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分數,從而忽略了閱讀對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性[1]。若想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從而做到“會讀”“能讀”“懂讀”。
一、安排相關課程,確保充足的閱讀
理論教學是必要的,但教師也要適當地為學生“減負”,在每周的語文教學安排中,教師應安排相關的課外閱讀課程,以供學生閱讀。此外,由于農村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學校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豐富課外圖書庫,讓學生自主且快樂地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從而確保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二、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技巧指導
農村中學生的學習環境相對封閉,因此,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閱讀內容,如可配合教材,向學生推薦和書本內容相關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在閑暇時間閱讀和學習,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課文知識。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實現遷移型閱讀指導,從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加深學生對作者的了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和該題材文本相同的文章,做到課內得法、受益課外[2]。
學生的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因此,教師要重視對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讀物、名篇、名段進行精讀、細讀、反復讀,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優美的詞、句、段摘抄下來,或對重點、難點部分畫記號、作注釋、寫批注。教師應讓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查找資料,快速獲取信息,可采用略讀法、速讀法等。另外,教師還可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不同的文體,如閱讀散文,要厘清文章的線索;閱讀小說,重在抓典型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理解人物形象;閱讀詩詞,關鍵在于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
當然,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還需要向學生傳授一些閱讀技巧,如從語言的準確性、合理性、審美性等方面體會語言的魅力[3]。經過長時間的閱讀訓練,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將閱讀技巧用于日常閱讀中,從而提高鑒賞作品的能力。
三、在分享中閱讀,在閱讀中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離的兩個部分,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開展各種類型的語文閱讀活動,使閱讀與寫作有效銜接,用閱讀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有限,教師可以把語文活動引入課堂,找到合適的契機,利用恰當的方法,和學生共同探討經典的內容、情節、語言、寫作技巧,從而使學生挖掘更多、更有意義的寫作素材[4]。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之后在班級內舉辦一次總結三國英雄人物外貌描寫的活動,讓學生基于原文發現作者筆下人物外貌描寫的特點,以提高學生描寫人物的能力。教師應將語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在拓展語文教學途徑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散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
教師可有意識地開展不同的交流活動,讓學生交流閱讀成果,通過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每周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向學生推薦讀物,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讀書收獲,也可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此外,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及時總結,并對學生的讀書活動給予評價,評選“優秀小讀者”和最佳讀書筆記,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夠充分展示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并以更大的熱情投入閱讀中,進而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四、構建書香校園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校應為學生構建充滿書香氣息的校園。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構建書香校園是激發學生閱讀欲望的有效措施之一[5]。在書香校園構建過程中,學??梢栽谛@的文化長廊、樓梯口等位置張貼一些名人名畫、名人名句等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作品,讓學校的每面墻壁都散發出書香,讓學校的每處風景都能夠展示書香文化。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在每間教室都設立一個圖書角,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還能進行交換閱讀。具有自身特色的書香校園不僅可以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營造濃郁的氛圍,也可以促進學校的文化建設。
五、營造課外閱讀的氛圍
安靜的環境和踏實的內心是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基礎條件。為了讓學生踏實地讀書,學校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課外閱讀條件,如學校可以為學生舉行一些課外閱讀交流會。
六、在語文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以閱讀為主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具備了閱讀的興趣,才能在日常閱讀中全神貫注,并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課堂[6]。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閱讀形式。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語文課前的十分鐘進行拓展閱讀,并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自己閱讀的內容,增強學生的閱讀感悟,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七、推薦適合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書籍
閱讀大量書籍不僅會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還會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明顯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書籍。為了確保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能夠適合他們的年齡階段和知識文化背景,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知識水平推薦一些優秀的課外書籍,確保學生的課外閱讀更高效地開展。
八、閱讀方法的講解
(1)精讀法。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師應為學生講解一些課外閱讀方法。在閱讀一些情節比較優美的美文佳作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了解文章的故事情節和優美詞句,使學生能夠認真閱讀,從而全面掌握文章的結構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7]。這種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2)略讀法。這種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3)默讀法。默讀法指的是不出聲地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不僅需要學生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聚精會神,還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對重要信息進行處理和整理,有助于鍛煉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九、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
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感受閱讀的快樂。比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征文比賽或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結 語
提高閱讀水平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關鍵對學生進行指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者,要多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究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李植林.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與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07):135.
陳海紅.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感培養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張毅.農村初中學生語文閱讀的現狀[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1):26.
藍柳金.探討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指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97-98.
陳躍斌.淺談農村初中語文“推廣閱讀,促進寫作”的探索與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0(34):170-171.
王傳新.語文主題學習下的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對策探尋:以豐縣華山鎮華山初級中學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2):112-113.
陳惠英.立足校本閱讀,提高寫作能力:淺談農村初中立足校本閱讀提高寫作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2020(36):47.
作者簡介:王桀(1972.3—),女,湖南邵陽人,本科學歷, 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八年級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