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丹
摘 要:口語交際屬于語言文字的綜合應用,是人們開展溝通、交流活動的關鍵能力。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需要特別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促使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與人交流。對此,文章以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通過系統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剖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強化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一、 引言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日常口語交際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交流,文明地與人進行社會交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視力度,采取科學的手段開展口語交際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二、 強化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識事物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口語交際是學生與人交流、表達自身想法的重要能力,在學生成長中占據很高的地位,所以在小學教育中,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很關鍵。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通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口語交際最簡單的要求是對文字進行口語化表達,語文學習的關鍵是在聽說讀寫中不斷地轉換、應用文字。因此,強化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育,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讀寫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語文內容。此外,新時期下,社會各界對于人才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需求相符合,就需要積極地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育現狀
就目前而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體現在:
(一)對于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重視力度不夠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重視“讀寫”,輕視“聽說”的情況,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語文教學重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但是新課標的指導意見偏向于概念化,缺乏可操作性。而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加上家長對學生考試成績的過度關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重視力度不夠,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并且與傳統的筆試相比較,口語交際能力的測試是需要在特定口語情境下進行的,與傳統筆試考核方式不一樣,造成了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邊緣化。
(二)口語交際話題單一
新課標指出,在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上,應該貼合學生的生活情境,要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但是在實踐中,如何從生活中取材,如何將生活情境與小學語文教學實現對接,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從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實際看,還存在口語交際話題單一的情況,大多是以理想、愛好、游樂等話題為主,并且這些話題會出現在不同的年級中。教師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指導,多以討論一下、談一談這樣的方式進行,導致學生口語交際熱情不高,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
(三)評價方式泛化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相對比較弱,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給出適宜的評價。而從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際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存在泛化的現象,對于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大多會說:“你說得真好!”但是學生說的真正“好”在哪里,教師并沒有指出,同時教師也沒有指出美中不足。而對于表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有時會對他們進行批評,有時則是鼓勵其繼續努力,具體哪里表現得不好,教師又沒有說出。這種泛化的教學評價,很難保證學生針對性提升,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
四、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一)明確口語交際教學目標
對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而言,在不同的年級段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培養其認真傾聽的能力,要將話說清楚,并培養學生的交際意識;對于中年級的小學生,要注重培養基礎性訓練與交際性訓練的結合,引導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形象生動地表述出來;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需要引導其在口語交際中,掌握相應的溝通技能,并保持良好的情感態度。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口語交際教學整體教學目標基礎上,圍繞口語交際主題,對口語交際教學要求進行全面分析,并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年齡特點入手,設計針對性的課程教學目標,以此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
如在《口語交際:我說你做》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教學目標:1. 集中注意力傾聽他人說話,并且在聽他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眼睛。2. 能根據對方說的內容,做出正確的動作,說的時候要做到口齒清晰、聲音響亮。3. 初步意識到“看著對方眼睛”是口語交際的基本禮儀,并鼓勵學生在日常交流中能主動地看著對方眼睛。
(二)設置生活化口語交際主題
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認真的分析,明確每個口語交際主題的教學目標,并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強化口語交際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促使學生可以意識到口語交際是為生活所服務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做到認識自我、表達自我,能更好地與他人開展交流。同時生活化口語交際主題,能強化學生的融入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提高了口語交際教學效果。例如,在《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中,本次口語交際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動物,并向他人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動物。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雖然有限,但是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并且他們也愿意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知識。對此,教師可以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指引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入手,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里是否養有小動物,或者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什么特點?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與這些小動物有過接觸,與小動物發生了什么樣的趣事?通過這樣的設置,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口語交際中,并且學生也會在活動中知道如何回答他人提出的問題,知道與他人進行交流時應該注意什么,這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