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蘋
摘 要:中國小學的音樂課堂需要大膽地提倡互動式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實現彼此之間的默契互動和交流,才能培養和打造音樂課堂的無窮活力,為此,音樂教師就需要緊緊地圍繞著這種互動形式來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幫助每個學生快樂地參與到音樂中去。文章首先對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做了概述,然后又提出了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在中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研究和應用戰略,其中包括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在課程中獲得豐富的真實親身經歷、合理地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手段、注重調動學生的自我主觀能動性、構建良好的社會和諧師生關系。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一、 引言
新課標要求小學音樂教學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注重抓住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等特點,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以及音樂的應用能力。互動式教學的特點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溝通,增加師生感情,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知識。因此,互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開展與應用是十分有效的。
二、 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是小學音樂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礎條件。小學生由于心性活潑天真,模仿能力強,因此,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應用互動式教學法,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思考,發現學生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音樂教學課件。但是,由于小學生自我意識弱,判斷能力差,音樂中所表達的情緒更容易感染到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選擇一些活潑快樂、積極向上的歌曲,避免選擇一些憂愁哀傷的歌曲,以免給小學生帶來不良情緒。另外,在一些音樂課堂的互動過程中,小學生爭相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造成了課堂中雖然氛圍十分活躍,但是課堂紀律較差。并且小學生對于樂理知識的了解較少,往往只是跟著教師學唱,僅僅學會了如何唱一首歌曲,但是對歌曲所蘊含的樂理知識,歌曲的背景故事,歌曲要表達的情緒和內涵了解很少。這樣學生即使會唱一首歌曲了,但是也會在學習了新的歌曲后,很快忘記以前的歌曲,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難以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把互動式教學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
三、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可以促進師生關系,并且互動式教學擺脫了教師和學生的身份關系,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以是導演和主持人,學生可以是演員和觀眾。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與教師一起討論、探索音樂知識,享受音樂藝術獨特的美。在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輕松學習、積極參與,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
(一)注重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親身體驗
互動式的教學中最廣泛且受學生歡迎的莫過于在課堂上游戲互動,而且小學生在游戲中相互交流進行的,體驗到了輕松的氛圍,解放了自己的天性,達到了開心快樂式教學的終極目的。在與學生互動的游戲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一種科學的引導,
要讓學生既能夠體驗到這個游戲的輕松愉快,又能夠實現游戲課堂的生動和高效,為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讓這個游戲的互動更好地服務于整個教學活動,幫助我們的學生愉悅地參與其中。引導學生感受到豐富的親身體驗,這就是互動式教學目前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的主要策略。所以我們小學的音樂教師要從調動和鼓勵學生的音樂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個角度進行考慮,把互動型的教學模式合理有效地運用到了中小學聲樂課堂的活動創設上。
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與其他人進行一種互動式的學習,幫助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活動中真正實現對歌曲的認知,使得歌曲的學習更為高效。這種游戲性的互動激發了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幫助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上。
(二)更新教學觀念,激發學生音樂熱情
中國小學音樂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弘揚音樂藝術,針對中國小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觀念,凸顯了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共鳴。音樂情境體驗教學、探究式音樂課程體驗教學等多樣化的互動活動,能夠營造積極寬松的音樂課堂環境,將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聯想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體驗。通過傾聽、演唱、舞蹈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能夠感受音樂藝術氣息和提高音樂綜合素養,領悟到音樂的基本要素,深刻地發掘出音樂作品所蘊藏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內涵,加深小學生對于音樂各種表現形式的認識和整體理解,達到音樂理論知識和藝術審美的充分融合,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熱情。
(三)音樂要有創新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奇,這對于教師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十分有益。因此教師在日常音樂教學中,要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多問學生一首歌曲表達了什么情緒,講了什么故事,該怎么演唱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音樂知識。另外,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是新課標要求的內容,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貫徹落實,多設計一些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聯想與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學習音樂知識。例如,教師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些自己想對教師說的話或者歌曲、歌詞,當作教師的教師節禮物。然后教師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了解學生寫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思想。對于小學生寫的歌詞,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把這些歌詞變成一首歌,想要表達歌詞的含義,應該用什么樣的旋律演唱。對于小學生寫的簡單旋律,和小學生一起討論,該如何填詞。這樣,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討論,讓學生不僅能夠創新思考,還能讓小學生獲得良好的互動體驗。同時,小學生為教師創作的小歌曲是獨一無二的,是僅屬于學生和教師的,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的感情,讓學生不僅把平時學到的知識得到了創新實踐,還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音樂要創設氛圍
互動式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音樂學習氛圍。多媒體等技術的發展為現代小學音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視聽平臺,小學生能夠通過欣賞音樂視頻、音樂動畫、音樂游戲等方式,豐富學習環境。這對于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活躍課題氛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十分熱愛動畫和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播放音樂動畫,讓學生在欣賞動畫片的同時,與學生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音樂歌曲。例如,演唱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的主題曲,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能聯想到動畫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可以引入音樂小游戲,讓學生在做游戲的輕松快樂氛圍中學習音樂課程。例如,音樂中的do、re、mi、fa、sol、la、si,與數字1、2、3、4、5、6、7所對應,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學生說do、re、mi、fa、sol、la、si,另一組學生說對應的數字,對于答錯的學生,讓其分享自己一個與音樂有關的小故事。這樣,通過音樂小游戲,活躍了課堂氛圍,讓學生喜歡音樂知識,喜歡唱歌、跳舞、做游戲,從而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好音樂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