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是根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進行編寫的,體現了新的教育指導思想與教育教學目標,在編寫體例、課程內容及核心素養培養上均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本文對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在編寫體例、課程內容、核心素養三方面進行分析,以推動統編版教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統編教材;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4-0030-02
引 言
進入21世紀后,特別是從2007年開始,我國高中歷史教科書先后發行了多個版本。根據2017年出臺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可以看出,教材將實現由“一標多本”向“一標一本”方向發展,而現在使用的如人教版等版本歷史教材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全國各高中學校于2019年至2022年將分批次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相較于傳統2007年版教材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一、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與教育教學目標
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由中央宣傳思想領導小組統一指導編寫,其指導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材編寫深刻落實國家指導思想,結合當代社會進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要求等,使課程的總體教育理念與改革編寫思路,對統編版歷史教材的設計與規定,以及對歷史教材結構的調整,均圍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以人為本、與時俱進”而定。二是明確歷史教材的根本服務目標。該目標以黨的十八大中共中央在教育方面的“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為核心,強調素質教育。為此,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應始終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指導學生堅持唯物論原則,追求實事求是的歷史過程,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是體現出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教材的編寫、基本史料的選用均要密切配合涉及的五大核心素養。
二、統編版教材的新特點與核心素養的體現
(一)統編版教材在課程體例方面的新特點
現行2007年人教版教材采用專題史的編寫方式,分為政治史、 經濟史、文化史三部分,通過大膽嘗試使用專題史,引導學生從一個全新的歷史角度去深入了解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歷史現象,進而實現對上述三者的深入了解和探究。但是,在使用專題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專題體例下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的鋪墊相對較少,而且教材的表述相對簡要,因而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補充的知識點較多,不利于學生課堂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1]。
總體來講,統編版教材采取的通史加專題的編寫體例,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需求,使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能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對歷史學習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二)統編版教材在課程內容方面的新特點(見表1)
從上面的統編版必修課程《中外歷史綱要》(上)(下)結構體系來看,首先,統編版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下)注重歷史體系的完整性。例如,《中外歷史綱要》(上)中新增了三國兩晉南北朝與遼宋夏金元時期,而這兩個時期均是人教版教材所沒有的。對這兩個分裂動蕩時期的補充,有利于學生通史體系的完善;同時通過對這兩個階段的學習,學生能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古代分裂時期孕育著統一的因素,從而對中國歷史大一統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認識?!吨型鈿v史綱要》(下)則將16世紀新航路開辟前的歷史在前兩個單元進行了補充。這改變了傳統歐洲中心論秉持的新航路開辟發現了世界的傳統觀點,有助于學生認識到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從而以更理性的態度認識當代世界。
其次,統編版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均設置了一節活動課:“家國情懷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演進”和“放眼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兩節活動課正好是對《中外歷史綱要》(上)(下)課程內容的一個總結與升華,也體現了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與對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培養的意圖。
最后,相較于人教版(2007)教材,統編版教材課時內容大大增加,《中外歷史綱要》(上)共30課時,《中外歷史綱要》(下)共24課時,而原有的人教版教材必修課為24~27課時。統編版教材試驗地區的教師與學生反映課時內容多、課堂容量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更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核心素養在統編版教材中的體現
高中生應具備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與國家情懷,而這些在統編版教材中均有體現。
通史的編寫體例注重對階段特征的描述,其主要指的是在核心素養中時空觀念的體現;文中的歷史圖表、年表、史料閱讀能幫助學生走進歷史,通過上述歷史文獻資料為學生構建一個歷史情境,幫助學生從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出發去理解和感悟歷史,從而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論從己出”的能力,體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中史料實證的培養;統編版教材編寫每個歷史時期時均注重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統一性,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在史料解釋方面,統編版教材注重與歷史學科發展的前沿成果相銜接,注意歷史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是囿于傳統,如明朝中葉后期開始出現的中央集權弱化現象,有助于改變學生對明清時期中央集權不斷強化的慣性認識。對此,教師在應用新版教材教學時,不應局限于教材中現成的觀點,而應統籌兼顧全歷史,鼓勵學生用新思路、從新視角認識與發現問題。
結? ? 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著積極的意義。高中歷史教師在應用統編版歷史教科書時,應統籌教材編寫指導思想與教育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鼓勵學生用新的視角與思維方式學習與應用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王希燕.“人教版”高中歷史教師教學用書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8.
作者簡介:王芳(1985.2—),女,湖南桃源人,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