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提出了利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師培訓的方式,如教育信息化助推專家引領、教育教育信息化助力同伴互助、教育信息化助啟教學反思,以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師培訓;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4-0095-02
引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作為實現未來教育改革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并指出“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近年來,為了縮小城鄉教師素質的差距,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財政部和教育部制定并實施了“中小學教師國家培訓計劃”,以農村教師為重點,通過對中小學教師的專項培訓,達到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效果。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師培訓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利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師培訓的必要性
對教師進行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養的理念及模式都存在一些問題,如培訓的模式單一、目標不清晰、評價機制不健全等。目前,對教師進行的培訓大部分帶有強制色彩,而且大部分培訓過于關注培訓結果,忽略了培訓動機。調查發現,許多參加培訓的教師回到學校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并沒有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導致教師培訓失去了意義。還有些思想保守的教師參加培訓只是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培訓任務。由此可見,優化教師培訓方法和手段,增強教師在職培訓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信息社會轉型期的必然要求。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為教師培訓提供了新的載體。教師可以利用培訓課程和網絡環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接受培訓[1]。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針對教師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樣化的培訓,進而增強培訓的實效性,使教師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教育教學。
二、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師培訓的方式
(一)教育信息化助推專家引領
專家引領就是教師在濃厚的以校為本的教研氛圍中,在專家的幫助指導下梳理自身課程改革的理念,引領自身的教學行為,激活參與教研的內驅力,并逐步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創新的機制。在教師培訓中,聘請專家為參訓教師做講座,聘請優秀一線教師與本地教師進行同課異構,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尋烏縣位于江西省的南端,與廣東省、福建省相鄰,是典型的山區小縣,與江西省省會城市南昌市相隔600多千米,與設區市贛州市相隔200多千米。因為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以往的送教下鄉培訓難以請到有影響力的專家。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打破了傳統的專家與參訓教師面對面交流的培訓方式,依托相關平臺,專家只要利用手機或電腦就可以在直播間進行專題講座和課例點評,且外地優秀一線教師與本地教師在直播間可以針對同一個教學內容分別進行課例展示,而參訓教師只要利用手機或電腦就可以聆聽專家講座、觀摩同課異構。因此,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擇優選聘了省教研員、正高級教師、大學教授、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等一批專家。這對邊遠山區小縣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教育信息化助力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以提高自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師合作方式。教師同伴互助能促進教師專業理念的實踐升華,能促進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發展,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在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中,磨課研課的環節旨在促進教師的互助合作,力求教師將培訓中所學的教學理念運用于課堂實踐。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共有63名教師參加,分為9個小組,每組7名教師,每組設組長1名、副組長1名。每個小組的7名教師來自不同的學校。教師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出色地完成了磨課研課任務,很好地更新了教學理念,并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1.利用微信群進行教學設計的研討
微信是手機上的一款簡單易用的軟件,且持有智能手機的人只要接通無線網絡就可以自由使用。微信的即時性功能能夠加強教師間的聯系,打破教研的局限性,進而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在對農村英語教師進行培訓時,學校可以利用微信的形式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研討。培訓中,每個小組都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根據小組分配到的課題,每個小組成員先獨立完成了一份個人教學設計,發到了小組微信群。組員在微信群中認真研讀每份教學設計,并投票選出最好的一份。針對這份教學設計,組員在微信群中展開研討,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議,從而形成本小組共同的教學設計。
2.利用希沃進行課件的制作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2]。希沃白板的使用,為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工具。希沃白板是一種高科技的教學系統,它的資源庫為教師提供了更多課外知識,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極豐富的資源。在培訓中,各小組結束微信研討后,根據小組共同的教學設計,利用希沃制作課件,特別是希沃的思維導圖功能很好地梳理了文章結構,并對單詞進行歸類。希沃的游戲化教學功能,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和使用單詞,使英語課堂更加高效。
3.利用喀秋莎軟件錄制說課內容
教師可以用喀秋莎軟件播放錄制的視頻,還可以對錄制的視頻進行后期編輯。每個小組的教師充分利用喀秋莎軟件的優勢,錄制每節課的課前說課視頻。說課視頻呈現了流暢、清晰的說課課件。說課教師娓娓動聽的聲音和繪聲繪色的講述,很好地介紹了本節課的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為后續的“無生課堂”展示做好了鋪墊。
4.利用錄播教室錄制“無生課堂”
在“無生課堂”展示環節,每組推選出一名教師進行展示。為了讓展示環節順利進行,每組利用錄播教室事先錄好“無生課堂”的視頻,然后統一播放,并由教研員對每節課進行線上點評。錄播教室可以智能拍攝教室的多種景別,如全景、近景、板書等。教師始終處在圖像定位的范圍之內,且教師走動時不會出現跟丟的情況。整個跟蹤過程連續、穩定、平滑、無跳躍,還可錄制三分屏、單電影、畫中畫等多種模式的課件。此外,教師聲音采集無須佩戴設備,同時支持無線麥克、有線麥克、領夾式麥克等其他拾音設備。因為錄播教室的諸多技術優勢,在“無生課堂”的展示環節,9個小組9節課都有精彩的呈現。由此可見,利用錄播教室錄制“無生課堂”有利于參訓教師的交流和學習,也有利于教研員對每節課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
(三)教育信息化助啟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提高個人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國培計劃(2019)送教下鄉尋烏縣英語學科培訓分“專家講座、同課異構、專業引領、總結提升”四個階段:在專家講座階段,參訓教師需要反復聆聽和體會講座的內容,并對自己的日常教學進行反思;在同課異構階段,參訓教師需要反復觀摩示范課的教學流程、教學語言、教學課件等,對不同教師上的同一節課進行教學反思;在專業引領階段,既有各小組說課和“無生課堂”的精彩展示,又有教研員的專業點評,參訓教師需要反復觀看,反思在磨課研課環節中的亮點和不足;在總結提升階段,相關專家和領導對教師未來發展提出實實在在的建議,參訓教師需要反思聆聽。師訓寶平臺提供了回看功能,因而參訓教師可以回看培訓期間的所有活動,從而大大提升了培訓的效果[3]。
結 語
信息化是國家社會發展的趨勢,而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改革傳統教師培訓模式,利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師培訓是教師培訓的發展趨勢。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該計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順應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的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堅持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的基本方針,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這對運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師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教師培訓在方式創新上的方向。因此,我們應以教師的精準培訓推動教育精準扶貧,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進而為廣大農村提供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使廣大農村地區的教育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朱琴.文化自覺:專家引領的意義[J].新課程(綜合版),2012(03):50+68.
齊天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培訓模式的TPACK優化[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05):15-19.
吳瓊.利用信息化實現英語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20(06):88-90.
作者簡介:王璟(1979.11—),女,江西尋烏人,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江西省第三批英語學科學科帶頭人,江西省第二批英語學科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