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目前,我國大多數數學教師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認識較為模糊,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尚不深刻,很多學校甚至缺乏相應的實驗教學器材。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予以重視,采用相應的有效策略,解決如今小學數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及對實驗教學本質的理解,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索精神。
關鍵詞:小學教學;實驗教學;解決策略;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0-0024-02
引 言
實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實驗教學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有效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其快速厘清解題思路,激活其創造思維。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數學實驗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及邏輯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不斷發展[1]。因此,開展數學實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應從日常教學入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實驗意識,提高其動手操作能力。
一、小學數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不重視實驗教學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師及家長一味地追求考試成績,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不夠重視。與此同時,雖然很多學校將實驗教學納入學校的重點考查內容中,但未能深入落實[2]。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遵循傳統應試教育思想,未能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積累實踐經驗。一些教師認為僅進行學科理論知識教學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因此不愿在實驗教學中投入更多精力。同時,他們缺乏專業實驗素養,不能有效設計實驗教學,未能將實驗教學落到實處,或開展了實驗教學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數學實驗教學流于形式
開展數學實驗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形成探究意識,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實踐能力[3]。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認為數學實驗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教學活動,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這些教師未能以積極的態度來設計實驗教學,導致實驗教學敷衍了事、流于形式[4]。一些教師甚至直接將實驗結果告訴學生,未能讓學生動手參與實驗過程,不僅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阻礙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
(三)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
針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很多地區教育部門有針對性地發布了一些指導文件,為學校提供了相應的實驗器材,以滿足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需求[5]。但很多學校只有在面臨上級檢查時才會拿出這些實驗器材,沒有真正開展實驗教學,導致資源浪費問題的發生。這也表明,這些學校未能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予以足夠重視,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6]。
二、解決小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加強培訓,更新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教師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其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較深,往往容易忽略實驗教學,導致其在實驗教學方面缺乏相應的專業素養[7]。為了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展,學校應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相關培訓,使教師意識到開展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主動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例如,在教學乘法口訣表時,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會讓學生直接背誦乘法口訣表,導致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習難度較大。教師若具備豐富的實驗教學經驗,便能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進行實驗,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乘法口訣的來由,進而顯著提高其學習效率。同時,這一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由此可見,教師具備豐富的實驗教學經驗極為重要,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8]。
(二)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提高實驗教學成效
教師除了要轉變自身教學理念,還應不斷創新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效果[9]。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優化實驗教學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教學中。其中,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溝通能力,能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10]。例如,在教學分數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為小組合理分配任務,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教師在一旁適當提供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合作能力,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三)實現小學實驗教學生活化,活用實驗資源
小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常識,教師若能在實驗教學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便能使學生更快速地理解知識[11]。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將生活中的案例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幫助學生認真觀察事物,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12]。這樣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相比,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使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乘除法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有效地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演示實驗,讓學生自主觀察實驗,總結其中蘊含的數學規律[13]。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創設相關情境,如讓學生模擬去超市購買飲料的情境,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從而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14]。這樣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理解相關乘除法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系統地講解乘除法知識,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