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云
摘 要: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教具與學具,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文章作者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觀察法,對臨汾市T小學三、四年級的數學課堂中教、學具的使用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發現:現代化教具使用頻繁,傳統教具被忽視;教具和學具的來源較為單一,缺乏自制教具;教具和學具的使用頻率較高但效果不佳。在此基礎上,文章作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具;學具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9-0006-02
引言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創造型人才。”因此,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迫在眉睫,而教具和學具的使用對此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手段日益現代化,教學載體也日益多樣化,教具與學具的不斷改進也為教師高效開展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武器。同時,學生通過自制學具,不僅可以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制作過程中也可以增強與家長和教師的聯系與溝通,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對數學更加感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較之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長有所增加,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意志品質的最佳時期。同時,三年級的小學生開始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他們想要努力地去學習知識,但缺乏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使用一定的教具和學具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和學習。教具和學具可以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地去感受數學,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知識,讓數學直觀化、簡單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
一、研究過程
(一)概念界定
1.教具
教具是教師用來講解說明某節課或某個內容所需要的工具,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媒介。《中國大百科全書》對“教具”的解釋是:教具是為學生提供材料的實物、模型、圖表等教學用具。教具包括傳統教具和現代化教具。傳統教具主要以黑板、粉筆、實物、模型、掛圖等教學工具為代表,特點是真實性、可觸摸、易操作,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對于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代化教具是相對于傳統教具而言的,主要是指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計算機的產生,教師在教學中逐步采用的與科技密切相關的教具,如幻燈片、錄音機、投影儀以及多媒體等。
2.學具
學具是學生學習時用來幫助其理解某節課或某個內容所需要的工具。它主要是學生用來輔助學習的工具,多為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而成。
(二)研究設計
研究者選取臨汾市T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各50名,教師2名,采用問卷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對T校三、四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具與學具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三)研究結果
1.現代化教具使用頻繁,傳統教具被忽視
研究結果表明,在數學課堂上,單單使用傳統教具的情況較少,只占6%。這說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設備進入課堂,逐漸與傳統的教具開始共同“統治”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僅使用現代化教具的頻率高達51%。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廣泛應用,以PPT課件為代表的現代化教具、學具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普及。同時,傳統教具并沒有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而是與現代化的教具、學具搭配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是將現代化教具和傳統教具結合起來使用,可是課上將兩者結合起來使用的頻率比只使用現代化教具低17%,說明現在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喜好并不完全相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這也恰恰說明,現如今的教師教學,比較依賴于現代化的教具,忽視了傳統教具的使用,缺乏使用傳統教具的智慧和知識。
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上使用教具、學具是比較常見的事情,現代化教具多媒體、幻燈片、投影儀、電子計算機已滲透到數學課堂的方方面面,而且多數同學也比較偏好于電子教具、學具。大家普遍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具不僅可以節約板書、作圖時間,而且展示的內容更多,便于學生觀看和思考,因此成為數學上的寵兒,教師們也紛紛加入現代化風暴中,成了現代化教具的崇尚者。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冷落了傳統教具,人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不管是在圖畫還是在聲音的展示方面,現代化的教具明顯優于傳統的教具,學生也更容易被現代化的教具所吸引,導致傳統的教具大多被擱置,被忽視。
2.教具和學具的來源較為單一,缺乏自制教具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關于“你們是否自制過學具?”這個問題26%的學生選擇了“偶爾會自制”,51%的學生選擇了“從不”。說明學生自制教具的頻率較低,大多數的學具是購買得來。且經過近兩個月的觀察發現,T校的數學教具和學具來源較為單一,家長購買是學具的主要來源,因為學校可以提供的學具較少,所以教具和學具主要是由教師要求家長為學生購買。同時,學校缺乏自制教具和學具,教師所使用的教具主要是課本配套教具或者是學校提供的教具,而現如今的配套教具更新較為緩慢,設備較為老舊,缺乏創新性,無法體現時代性,已經不大能夠適應現在的課堂教學。而學校能夠提供的教具和學具也較少,不能做到學生人手一份學具,課堂上容易產生哄搶和使用不當的問題。
3.教具和學具的使用頻率較高但效果不佳
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部分教師較為注重教學的形式,在課堂上教具和學具的使用頻率較高,尤其是在新授課堂上,幾乎每節新授課都會使用到教具和學具。但是教師使用教具和學具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比如,在新授課上過多使用教具和學具容易使學生對教具和學具產生依賴,尤其是現代化教具的使用,學生容易對電子設備過分關注,導致注意力分散,且不易形成自己的認知思維,提高空間想象的能力,無法將所學內容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