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教師憑借小學數學其科學性、實用性、嚴謹性的特征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學生思維創造力,為其高雅人生奠基,具有鮮明而深遠的意義。文章作者試圖研究小學數學教育現狀,針對學生思想教育和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開展小學“雅智數學”教育的建設與研究,為改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提供多一種思路和做法。
關鍵詞:“雅智數學”;小學;課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7-0085-02
一、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將“立德樹人”首次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這種背景下,育人工作隨著學生素養的提升對教師的業務水平要求更高,合理的育人模式對學生乃至整個學校的發展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書育人是一個系統而漫長的過程,這預示著教學工作不會一帆風順。因此,教師需要長期、系統、分步驟、有計劃地做工作。本課題正是基于此背景而開展的研究。
(二)學術價值
第一,貢獻新數據。本項目的研究對象是新成立2年的縣域學校的師生群體。本項目的研究可以為以后相關研究提供較為精準的初立縣域學校的學生學習情況數據、數學教師育人方式方法數據等。
第二,貢獻新的理論增長點。較之以往的數學德育理論,本項目提供德智美之外的雅智培養方法和雅智的理論闡述,進一步開拓了小學數學德育的實施路徑。
(三)應用價值
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著眼于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做人,成為一個有愛心的高雅之人。
在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和智慧,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數學基礎,用數學智慧去學習、生活,成為一個有數學智慧的學生。
進一步深化教研教改,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使教師成長為雅智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最關鍵的詞語是“雅智數學”?!把胖菙祵W”理念源于《詩經》,詩中有云:“雅者,正也?!币饧凑?、純潔、樸素。小學“雅智數學”教育本質是以生為本,使學生陶冶情操,健康成長的數學育人文化。其重點突出學生雅言雅行、智學智長對數學教育的作用,旨在數學課堂和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適應終身成長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促進學生高雅情操的形成,為學生贏得美好人生。其目的與當下提倡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有異曲同工之處。
三、本項目的研究現狀
現階段,以“雅智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和萬方進行檢索,知網尚未收錄雅智教育相關文章,萬方則收錄有2371篇。與“雅智數學”教育相近的“數學德育”在以上數據庫搜索到的文章分別有1128篇和6015篇。
通過比較分析,課題組發現,目前研究雅智教育和與其相近的數學德育主要聚焦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二是培養學生初級的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三是探索創設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和高階數學思維的課堂;四是豐富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大部分研究成果側重于道德品質和啟迪智慧方面的提高,在培養學生與教師的雅的內涵方面還有進一步深化的空間。本項目的研究主要是辨析“雅智數學”教育的精神內涵和外在表征,厘清“雅智數學”教育理念,為數學學科滲透德育探索多一種可能性,探索多一些實施的路徑及策略。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將理論問題研究與實踐問題研究相結合,將辯證證偽的演繹推理與實際行動相結合的小學“雅智數學”教育進行建設與研究具有較大的探索價值、創新價值。
四、本項目的總體框架和基本內容,擬實現的目標
(一)總體框架
(二)內容
1.辨析雅智
(1)辨析“雅智數學”教育的精神內涵和外在表征。
(2)厘清“雅智數學”教育理念。
2.探索方法
(1)深入挖掘和收集1~6年級各冊教材蘊含的德育素材或者案例,用課堂外在呈現“雅”、內在啟發“智”的形式構建具有思維張力、情感豐富、價值觀正向的“雅智數學”發展目標。
(2)著眼于各冊教材蘊含的德育材料,以“雅言雅行”彈性預設課堂學習目標,以“智學智長”動態生成課堂學習結果的方式探索不同年級、不同內容領域的“雅智數學”教育課堂教學策略。
(3)總結小學各學齡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需要養成的“雅言雅行”并逐漸在此基礎上形成“智學智長”認知體系,用以探索“雅智數學”教育的實施路徑。
3.總結經驗
(1)編撰獨具特色的“雅智數學”教育校本教材。
(2)匯編具備可操作性、可供借鑒的教學案例。
(3)形成一套幫助學生雅智成長的習慣準則。
(三)目標
第一,通過本項目研究,梳理出一個使學生成為有數學智慧的有愛心的高雅之人的育人策略。
第二,通過本項目研究,進一步深化教研教改,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與學生一起成長,最終成為雅智之教師。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仔細查閱、鉆研國內外關于“雅智數學”教育的相關研究資料,豐富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并制訂相關實施方案,提高課題研究的有效性。
調查訪問法:對課題組、當地教育知名專家、學者、家長、學生等進行訪問或書面調查,了解他們對“雅智數學”教育的看法,并對本項目改革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
行動研究法:在實踐情景、實踐條件保持自然狀態的情況下,將理論假設應用于課堂教學和課后教育,并對師生的教育行為進行監控,加強案例研究。在一定時間內,將效果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選擇高中低年級各2個班作為研究的對象,并對其進行觀察、調查、追蹤,獲取相關的信息或資料。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尋找“雅智數學”教育實施的路徑。
經驗總結法:定期對課題的研究狀況進行交流、互動,對研究成果及時匯總,輸出理論成果。
六、擬突破的重點、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主要創新之處
(一)突破的重點
一是在深挖教材德育素材的基礎上,如何探索不同年級、不同內容領域的“雅智數學”教育課堂教學策略。
二是總結小學各學齡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需要養成的雅言雅行,如何讓理論得到落實,并拓展出探索小學“雅智數學”教育的實施路徑。
(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突破課堂教學策略和數學教育實施路徑后,辨析“雅智數學”教育的精神內涵和外在表征,使之成為切實可行、具備可操作的方法策略是本項目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三)主要創新之處
本項目的創新之處體現在探索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新晉途徑,即小學“雅智數學”教育,以塑造學生高雅人生為培養方向,以數學教育為核心底蘊,以課堂策略為有效方法,綜合三者,嘗試立德樹人的多種可能性。
七、分工與進度
八、預期成果
預期成果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階段性成果。小學“雅智數學”教育的研究性報告1份;小學“雅智數學”教育相關研究論文10篇;編撰獨具特色的小學“雅智數學”教育校本教材;匯編具備可操作性、可供借鑒的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形成一套幫助學生雅智成長的習慣準則。
第二,長效性成果。幫助學生養成雅言雅行的言行舉止;幫助學生形成智學智長的認知方法體系;營造良好的雅智學風、班風、校風,提高全體師生的綜合素養。
結語
希望通過建設與研究小學“雅智數學”教育,建立一套能幫助師生共同學習成長的理論體系,同時以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習慣準則、教學案例匯編等讓“雅智數學”教育落地生根發芽,成為具備可操作、可供借鑒的教育教學資源,以此進一步解決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許圣繪.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165-166.
[2]黃春菊.魅力德育從生活化開始[J].小學教學參考,2014(6):91.
[3]李云柱,曹玉芳,王丹丹.“雅智”課堂點亮學生智慧人生[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6):77-78.
[4]董啟海.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創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8):119.
作者簡介:古芹巧(1967— ),女,廣東梅州人,小學數學正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