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康平
【摘 要】在學校教學中,對文本的閱讀是多學科所要進行的重要環節。在新課改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因為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加深對語言內容的識記,促使語言能力的鍛煉,有利于語言的輸入,且可以有效指引學生的語言傳出。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想要提高小學生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應當結合學生實際特點、實際需求來豐富閱讀教學的設計,這樣才可以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生;閱讀文本;有效教學;方法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教學中,多門功課都要搞好閱讀教學。新課改下小學學科教學中閱讀文本的方法教學,是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活動,在新課改的推行中,我們小學學科教研組在學校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在全體教師的團結協作下,開展了多次多學科新教材文本閱讀教學活動。目的是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教師以閱讀課堂教學為契機,學習改進我們的閱讀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閱讀文本的學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位教師都認真積極備課,相互研討,在聽評課中積極參加交流討論,各有所得。筆者現陳述幾點對新課改下學生閱讀文本的教學。
一、閱讀對學生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情感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閱讀文本要以圖片和文字為主,學生們在閱讀情境之下進行文本的學習。在情景的熏陶之下,學生們能夠將自己帶入角色當中,從中豐富自己的情感,并加強學生們對詞匯以及句子的理解。學生們在情景中學習的過程,能夠引導學生們正確的情感發展,培養并豐富學生們的感情。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通過閱讀能夠加深學生對語言內容的識記,促使語言運用能力的增強,促進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與知識的獲得。如小學語文或英文繪本,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閱讀,在圖片與情景交融的狀態下練習閱讀,英語中的斷句和時態的用法,培養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有正確的閱讀旋律和語音語調,教師也可以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上音樂配樂,加深學生們對閱讀的理解。在練習學生情感的基礎上,繪本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快速的掌握閱讀文本的基本句型,讓學生在考試以及今后的語文或英語學習中,遇到閱讀類問題能夠游刃有余的解決。
(二)幫助學生提高對閱讀的熱情
閱讀文本書籍是小學生們最常接觸到的書籍類型,它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們能夠從閱讀文本當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對學生們的學習來說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如繪本類書籍以圖片為主,學生們通過閱讀文本內容,豐富學生們攝取知識的途徑,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閱讀水平。傳統的小學教材對于小學生們來說過于枯燥,扼殺了學生們想要好好學習的想法,而且對于小學生們來說,閱讀文本是他們學習語言,理解文本內容的重要途徑。但是在有些學生可能會欣然接受,而有一部分的學生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加上成績不理想等種種原因,會放棄對某學科的學習。而文字與圖片結合的文本的出現可以填補學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學習的空缺,圖片和文字的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三)提高學生們的語言創新能力
在小學新課改下,新教材閱讀文本出色的不僅僅是圖片豐富,還給學生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新課標閱讀文本,學生們都會有不同的發現,當新的經歷和新的感覺出現時,這又是一種重新的學習和認識,尤其是有些閱讀文本沒有固定和明確的結尾,這就給學生們留下了充足的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可以引導學生們進一步的思考和學習。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文本的特點,開發學生們的創造思維,引領學生們用自己的想法補充空缺的地方,訓練學生們的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們自行創造故事的形式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和大腦,不僅僅訓練了學生們創新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們動手繪畫圖片訓練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做一個閱讀日記本,內容不限,做完后可以在班級里學生們互相交換著傳看,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
二、搞好小學閱讀文本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選擇閱讀文本
在小學各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文本的應用,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什么類型的閱讀文本適合什么類型的學生。學生年齡小的,適合圖片多、文字少的閱讀文本;學生年齡較高的,就比較適合圖少字多,需要符合學生們的年齡和需求進行對閱讀文本的選擇。如小學閱讀文本通常由圖片與文字組成,對小學生們有著較強的吸引力,但是教師在進行文本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由于閱讀文本圖片和文字相結合,不容易讓學生們找到課程需要注意的難點和重點,就需要教師在課前提前列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學生和教師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達成同步。教師還可以根據閱讀文本當中出現的歌曲進行舞蹈的編制,讓學生們在愉快放松的環境下完成對閱讀文本的學習。
(二)充分利用閱讀文本的資源優勢
小學新教材讀本有著豐富且優質的教學資源,如新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文圖并茂,美不勝收。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生必須要學習的重要學科,它更是一種認識自然,豐富生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有力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數學文本,掌握數學文本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形成多樣化的解題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閱讀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課堂時間,也能夠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與傳統的小學教材相比較,小學新教材內容大多數以情景的方式出現,讓學生們在閱讀圖片的同時進入到角色當中,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學習。如英文閱讀文本當中的圖片需要有明顯的教學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發生。例如在進行動物相關的教學內容時,注重向學生們展示特點明確的部位,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帶給學生們視覺上的沖擊和聽覺上的沖擊,調動學生們的感官,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