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祥
【摘 要】在當代社會的持續發展下,新課程不斷改革,教育觀念也在一直更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與問題解決教學的有效結合已經得到了教師的重視,之所以學習計算數學,是因為我們為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讓他們對計算數學充滿興趣。與此同時,更能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問題解決教學;結合方法
數學在教學領域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而小學數學又是進行一切深層數學學習的基石。在很多人心里,數學是晦澀難懂的,但是大多數教師一直秉持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數學融入生活”的理念進行教學。然而如何真正將這種理念貫徹到實際生活中去,是廣大人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下,計算數學被賦予了生機與活力,一改往日枯燥乏味,充滿生活氣息。這也充分說明,計算數學不但關注計算能力,更關注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將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去應用到生活中去。這也給教師啟發與思考,怎么樣才能將“算用結合”更好地運用到課堂中去呢?
一、計算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計算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很重要的,對學生的智力開發與思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影響著學生的成才。一切都在不斷向前發展著,縱觀數學歷史,也在不斷被革新,但是基礎的計算方法卻基本上沒變化,這顯示出小學數學中計算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當面對的是小學生這個活躍的群體時,教師在數學這個教學活動中的難度大大提高。尤其數學中的計算問題,一直是小學生學習的難點。學好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打下良好的基本計算能力,是我們的目標。
二、解決問題在數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的優化與更新,教學目標也進行了優化與重新定位,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目標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當代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數學應用能力。因此,在數學實際教學中,老師要以新課改為指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把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當代教育理念,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發現,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是學習數學的目的。這也說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是很重要的。在小學數學問題的教學過程中,要優化數學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解決方法,讓學生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更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老師創作情境,鼓勵學生參與,發現問題后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使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數學是應用于現實生活的。培養問題解決能力,不僅只是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習能力。不斷學習數學知識,運用數學方法和模式來解決問題,這種知識對一個人來說是終身的益處。
三、小學數學教學與問題解決教學有效結合的方法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具有基礎性與工具性,是學生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數學知識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數學計算與問題解決驗證數學計算的工具性是否有效,是改進與發展數學計算的最好途徑。數學計算法與問題解決教學進行有機銜接是提高學生數學理論與數學應用能力的最好搭配,是數學教師教學成果有效性的顯示,是學生數學學習成功的體現。筆者現結合小學數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創造應用情境
老師在備課授課中,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例題讓同學們多些參與感。選題不僅要結合當天所學知識,也要鞏固與提高,還要具備一定的計算量,題目的難度適中,保證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在情境設計中,也要抓住最本質最主要的內容,主次分明,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知道重點。除此之外,對待不同學生也要設計不用的應用環境,比如性格、城鄉生活環境這樣,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與發揮,讓學生從小就知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切實培養數學意識、激發學習數學熱情,促進綜合素質發展。
(二)把握生活場景
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主動地創設情境,更要抓住生活中實際運用數學的機會,使數學教學和解題教學更有實效。例如,學生去交作業時,教師可以問:“一個同學交3個本子,3個要交多少?”學生一定會在當下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對乘法運算有更深的認識,也知道數學知識可以不這么枯燥乏味。也可以讓學生在去超市購物時進一步體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比如,小強去超市購物,需要購買這些東西,一瓶醬油10元,一個本子5元,一塊橡皮2元,一包薯條5元,一個鉛筆盒6元,妹妹又讓小強買一根發圈3元,一瓶酸奶5元,請大家幫忙算一算小強最少需要帶多少錢去超市呢?如果預算是20元,可以買什么呢?由此不僅讓他們學以致用,鞏固計算力,而且還學會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學習的加減乘除運算,計算他們一天的消費。
在數學教學中,數學計算教學要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結合,設置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進行計算。只有這樣,才能把計算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因此,只有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和場景,才能發揮有效的促進計算的作用。只有把數學理論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知。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適時地用書本黑板講解的模式轉變成多媒體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激發課堂氛圍,使抽象的課本知識變得具體和清楚,使學生的思維興奮,積極富有熱情地參與教學活動,同時也讓他們積極主動思考,學生以學為主代替了老師以教知識為主,不僅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學過程也得以優化,教學效果也事半功倍。比如學生初次認識鐘表時,老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讓書本上機械的知識變成富有動態性的課件,這不僅比書本更形象,也更有說服力,讓學生對鐘表知識記憶更牢固。如此看來,本來不好理解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能讓學生掌握得更好,充分證明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