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田寧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要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價值,必須要有所憑借和依托。繪本作為一種教學載體,是很好的資源,教師可以借助它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興趣及習慣,根據已有經驗,促進其主動學習、富有創造性地學習。
關鍵詞:繪本;核心素養;小學低段
繪本,英文名picture? book(圖畫書)或picture? story? books(圖畫故事書),是一種從國外傳來的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兒童文學。繪本有兩種語言系統:一是擁有一定數量的文字片段,二是繪畫。以第二系統為主,第一系統為輔,兩種系統聯系緊密,相輔相成。
伴隨著21世紀“核心素養”的提出以及“核心素養與語文學科的融入”,有專家學者提出了“語文核心素養”,學生不再是客觀知識的被灌輸者,而是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和獨立自主學習的開拓實踐者。近幾年,繪本以其語言簡潔、內容厚重的特點,成為語文教師青睞的對象,尤其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師,繪本教學也就順其自然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繪本作為教學資源,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適用于小學各個學段的語文教學的。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曾提出兒童認知發展理論,他認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容易去接受具體的、形象的、有趣的事物。第一學段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跨進小學的大門,認字少,他們自然對圖畫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為繪本教學提供了有利的空間。那么,小學低段教師又該如何物盡其用,利用好繪本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筆者就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為范本,深入解讀繪本教學。
一、經典朗讀,培養興趣
朗讀方式有很多種,如默讀、大聲讀、分角色讀。朗讀前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多愛你們的爸爸媽媽呢?”學生舉手回答。教師繼續問:“大兔子又有多愛小兔子呢?”學生再舉手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認識兩位新朋友——大兔子和小兔子,看看他們給予彼此的愛有多少。”
這時教師設置情境,學生合上繪本,閉上眼睛靜聽,老師開始有感情地朗讀,學生想象。當小栗色兔子抓住大栗色兔子耳朵不放問:“猜猜我有多愛你?”要讀出小兔子的喜悅和好奇,大兔子說:“喔,這我可猜不出來。”讀的時候可以故作不知和欣喜的神態。大小兔子簡短的第一次問答立馬浮現腦海,接下來學生嘗試朗讀,再分角色感情朗讀。
二、情節猜想,領悟助學
當大兔子第一次回答小兔子“喔,這我可猜不出來”時,教師有意停頓,讓學生猜猜小兔子可能會怎么回答大兔子呢,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故事結尾處,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床上說完最后一句話,“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后,又會發生什么呢?大兔子和小兔子都沉沉地進入了夢鄉,它們會做著怎樣的夢呢?學生想象兔子的夢境,全班學生一起交流。最后教師總結并提問學生:“你們又打算怎么愛那些默默愛著我們的人呢?”學生回答。
三、語言品味,體驗情感
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的語言是非常具有童真童趣的,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化抽象的愛為具體的行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如比喻句恰到好處的使用,大小兔子爭論誰的愛更多時,小兔子喊起來:“我愛你,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么遠。”大兔子說:“我愛你,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它們把“愛”這一難以捕捉的情感比作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馬路,誰的馬路延伸得長誰的愛就多。讀者看到這不禁會心一笑。
再如ABB型詞語“黑沉沉”,邊講便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想象黑沉沉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并嘗試著造句,再讓學生說說他們知道哪些此類型的詞語。
四、思想感悟,自編自演
繪本情節簡單,蘊含的思想內容確是十分深刻的,語言活潑、生動有趣,特別是動詞的使用,使簡短的文字含蓄雋永。繪本解讀完,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將小文字改編成小劇本,根據圖畫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繪本表演比賽。演出結束后,為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教師評選出“最佳小兔子獎”和“最佳大兔子獎”,并舉行頒獎儀式。
五、繪畫創作,悅讀勤思
依據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大兔子和小兔子的故事,教師指導學生模仿創作自己的繪本,相同的主題和題目,學生還可以寫人類世界,如我和爸爸的故事、我和媽媽的故事等,或者想象動物世界其他小動物,如大象和小象的故事、大狗和小狗的故事等。由這一本繪本,教師還可以延伸其他相似的繪本,推薦給學生在課后閱讀。
新西蘭教育家羅西懷特說:“繪本讀物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優秀的繪本不僅會給學生帶來快樂,而且會給大人帶去啟發,靈魂像是突然被照亮,甚至終身受益無窮。荀子云:“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小學語文教學要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價值,必須要有所憑借和依托。繪本作為一種教學載體,是很好的資源,教師可以借助它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興趣及習慣,根據已有經驗,促進其主動學習、創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