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榮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最熟悉、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方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因此,教師的提問能力、所問問題的質量都會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活動的展開,進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所以說好的提問設計能促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促進教學的最優(yōu)化和有利于學生形成有效思維。
關鍵詞:小學;課堂提問;教學設計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而引導的主要途徑在于提問。因此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課堂提問依然是教師最熟悉、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方法,它始終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是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針對有關教學內容,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回答,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一、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狀一:封閉式答案的問題太多。有的老師認為提問的越多越好,形成了習慣性提問,每講一兩句便問是不是、對不對,過多的一問一答,形同口頭禪,發(fā)問不少,收效甚微。
現(xiàn)狀二:答案被老師控制。課堂上雖然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卻對學生總是不放心,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
現(xiàn)狀三:候答時間過短。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tài)。
現(xiàn)狀四:忽略課堂生成資源。教師過多地關注提問,而忽視了傾聽,其實只要傾聽學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資源,否則問題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二、“對癥下藥”,形成策略
1.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
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可通過精心設疑、提問,讓學生思考、回答,能引發(fā)學生思維的強烈沖突,充分開啟學生的心智,使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學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性極強。在學生精神渙散時,用提問的方法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精心設疑、提問,學生通過思考、回答,能引發(fā)學生思維的強烈沖突,充分開啟學生心智,使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學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2.學會梳理自己的課堂
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師積累教學經(jīng)驗的有效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努力做一個反思型教師,可以獲得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及時發(fā)現(xiàn)新問題,激發(fā)教師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實現(xiàn)教師的自我超越。經(jīng)常梳理自己的課堂,有助于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tài),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促使自己從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方向發(fā)展,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允許課堂有“問題”發(fā)生
教師要改變觀念,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問題、善于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這是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也是評價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老師站到學生中間,忘掉自己是老師,不是刻意在尋找一種感覺,而完全是以一顆童心在心理上和學生相容,這是師生之間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種真正的師生情。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獲得成功,才能真正體會到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內驅力。這與孔子提倡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有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時提出問題,即要把學生引進“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提問,才是最有價值的。
4.“善待”學生的錯誤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孩子的權利,出現(xiàn)錯誤后是孩子最容易喪失自信心的時候,老師一定要給予關注,并且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孩子的權利,出現(xiàn)錯誤后是孩子最容易喪失自信心的時候,老師一定要給予關注,并且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不要讓孩子帶著遺憾回家。
5.放“慢”節(jié)奏給課堂“留白”
現(xiàn)在的課堂,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很“忙”,語速很快,手勢很多,說個不停;明明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幾秒鐘后卻反復重復剛剛提出的問題;單獨提問學生,學生每答出一個要點,都被老師叫停,大加評價和拓展,之后再讓學生繼續(xù);當學生組織的答案不夠完善時,急不可耐地加以評價和補充完善……一堂課學生幾乎沒有思維鍛煉的機會,學生“忙”得焦頭爛額。這些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相左的現(xiàn)象理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怎樣留白,能還學生一個自由、真實、創(chuàng)造的空間。一是不要把知識講解得太詳細,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二是合理的教學設計,摒棄假問題,用真問題組織教學,注意留白。三是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每個教學活動后都應留給學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時間,以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回顧反思的學習習慣。
縱觀課堂活動的生成性和變化性使得實際的課堂提問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因此,關注課堂提問,讓我們問出“學問”,問出“精彩”,讓“小提問”創(chuàng)造出“大智慧”!
參考文獻:
[1]陳美勤.對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探究與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4(25):11-12.
[2]董安華.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及策略[J].大觀周刊, 2013(6):158.
[3]姜鋒.你會提問嗎:學生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設計,2011(11):33-34.
[4]孫建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J].考試周刊,2013(6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