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燕
摘 要:情境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優勢更是受到廣大任課教師的喜愛,情境教學法對于提高歷史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不過應該看到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時存在的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需要一定的技巧與方式,要盡可能避免情境教學法應用上的形式主義,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進行探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歷史教學;情境創設
一、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可行性及意義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學過程要盡可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教學情境的創設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人格和認知規律的尊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過去性與綜合性是歷史學科最基本的學科特征,首先是過去性,歷史教學主要是教師通過歷史上的一些事例來講解一些道理,或者是引導學生對過去發生的事情進行思考。書本上的歷史人物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背景決定了不同歷史事件的發生,學生畢竟生活在現代,受時空的限制和個人經歷的限制,有時候很難理解過去發生的一些事,而教師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可以盡可能通過情境的創設來“使歷史事件重演”,這種教學方式同普通的講解相比,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其次,歷史學科還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文化、詩歌、中外制度等都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涉及廣泛,內容繁雜,這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而教師通過講故事、組織歷史課題研究和觀看視頻圖片等來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使得教學更加的直觀,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來提高課堂效率。
二、情境教學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離不開情境的創設,而情境的創設應該圍繞人來進行,即圍繞學生進行,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必須將學生帶到自己創設的情境中,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對歷史事件感到身臨其境,對歷史人物的情懷與感受能夠感同身受。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對于情境的創設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一定要保證情境創設的生動性。考慮到學生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之間因為時空的限制缺少共鳴,因此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應該具有一定的生活性,教師應該注意將歷史知識與生活常識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產生共鳴,從而全身心投入到歷史學習中。此外,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還要通過小組討論、增加互動等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
三、初中歷史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與途徑
教師對于教學情境的創設途徑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只有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情境創設方式,學生才能更好地將自己融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去,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1.發揮語言的作用
通過語言來創設教學情境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情境創設方式,即便是教師沒有接觸過情境教學法,也會在無意中利用語言來創設教學情境,而教師在情境教學法的指導下,應該更好地發揮語言的作用,為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語言進行運用,在通過語言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注意用上一些語言技巧,同時最好通過語言潤色使語言更加具有藝術性,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緒,引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共鳴。比如教師在對鴉片戰爭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來激發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通過語言創設生活場景對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語言創設出來的情境更加生動形象,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教學情境中。
2.發揮音樂的情境創設作用
影視作品中都會有一些配樂,而好的配樂可以為影視作品增色不少,這是因為音樂具有很好的氛圍渲染作用和情緒調動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音樂來創設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對抗日戰爭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八路軍的抗戰熱情與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地道戰》和《松花江上》等音樂作品來創設教學情境,由音樂創作背景引出歷史背景與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歌曲所營造的良好氛圍中融入歷史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不僅如此,即便是學生忘了相關歷史知識,但是被知識與音樂激發出來的愛國情緒是不會變的,這對于學生的影響足夠深遠,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歷史課堂效率,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教師在對情境教學法進行運用的時候,應該靈活運用多媒體、語言、音樂和角色扮演等情境創設方式方法,同時還要注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明確教學目標,適度對情境教學法進行運用,從而保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偉權.論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20(10):3.
[2]付偉靜.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