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萍
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越來越重視,音樂教學成為踐行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對于現代孩子來說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要調動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及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則需要突破傳統,在音樂課堂上展現個人魅力,靈活變通教學方法,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實施教學策略,不斷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做一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融情入境,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不僅要學會基本的樂理知識,更需要動起來、活起來、全身心投入學習中,教師則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與時間,使得學生通過自我的認知,不斷加深對歌曲的理解以及想象,從而增強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興趣作為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內驅力,是保證有效課堂的前提條件。教師采取切合學生認知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樂于從中汲取知識,獲得精神熏陶。如,情境創設這一教學手段已經在現代課堂上廣泛應用,結合音樂教學的具體內容,進一步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在富有樂感以及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中,真正讓學生的興趣得以催發,求知欲望被點燃,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樂于學習音樂,也從音樂之中不斷感知理解,獲得精神的滋養。如引領學生欣賞《口哨與小狗》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對三個主題片段進行動作的自編,和著音樂節奏表現動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現力、創造力,同時還讓學生理解了音樂的結構。教師借助情境創設,突出藝術氣息,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加入一些富有詩情畫意的元素,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得學生在構建美好畫面之中體會音樂,從而獲得音樂的熏陶,讓精神得到陶冶,不斷提高美育教學的效果。
二、以身作則,增強感染力
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的教授與引導。對于小學生來說,年齡尚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較為薄弱,而且自制力和自控力都比較差。為了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就要既展示自己個人的形象魅力感染學生,又要以專業授課的水平引發學生樂于模仿。教師要注重提高自我的內在品質以及專業知識的積累,教學中春風化雨,儀態大方,方法新穎,潛移默化,使得學生喜歡音樂教師,更愛上音樂。同時,教師還需要真正尊重與信任學生,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專業素質,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圍繞學生的認知,不斷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得學生對教師不僅產生一種崇敬心理,還有一種崇拜,自覺地進行效仿,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誘發動機,提高學生參與度
以學生為本,成為新課標的根本教育目標。教師在課堂上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同時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吸收知識,獲得精神養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切實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靈活采用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如,引導學生感知音樂時,結合小學生好動、愛表現自我的這一特點,將音樂與表演進行結合,使得學生產生學習欲望和動機,幫助學生通過動作的這一表現進一步理解和記憶音樂的相關知識。學生載歌載舞,熱情參與,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表現力,還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互動合作,加強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互動之中傳遞的是情感信息以及認知信息,同時還包括人際交流信息,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能直接感知與覺察。為了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教學實施中,教師就要充分熱愛自己的教學,同時還要熱愛學生,積極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直接感知到來自教師的熱情。在學生的向師性不斷得到增強時,其就會與教師保持同頻共振的節奏,既產生愉悅的心理,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音樂知識,表現音樂。問題是師生互動的有效介質。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穿插問題,引發學生樂于去分析、探索,最終解決問題。通過設置主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共同討論,探索、解決問題,不斷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引導學生不僅僅停留在對歌曲含義的理解上,更需要從欣賞的角度感知音樂中所包含的深層次的內涵。教師做好引導者,讓學生成為探索者和發現者,并在探究過程中不斷體驗、探索問題、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最終獲得成功感和喜悅感。
五、賞識評價,激發學生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教師運用平等、賞識、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微小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尤其在教學過程中,更要從細節上入手,對學生進行指導與鼓勵,比如學生的發音,以及其演唱時的情感是否飽滿,肢體語言是否得當,以及學生示范唱的評價指導。鼓勵學生個性化表現音樂,深入理解作詞者、作曲者的意圖,讓學生就自己所感所悟進行大膽發言,教師進行客觀的正向評價,將學生引入正確的認知上。通過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進一步幫助學生找準定位,對自身有一個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斷產生積極的學習音樂的情感體驗,促使優生不斷進階,也有效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切實發揮音樂育人的功能。
總之,在小學音樂課堂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運用人格魅力以及生動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音樂的感染中陶冶學生的情操,豐盈學生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王立.改善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下旬), 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