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強
摘 要:教師要加強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力以及判斷力,重視學生科學探究意識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的學習保持長久的熱情。研究中,以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要求為基礎,探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教學改進策略,希望能夠有所助益。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策略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夠幫助學生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知識,也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并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利用化學的方式去認識世界。學生要學會預估化學實驗的結果,通過對實驗中可能影響最終結果的因素進行調整,提升實驗效果的精確性,同時要能夠通過化學實驗的現象發現其背后所蘊含的科學原理,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探究。一位優秀的化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更希望通過為學生設置課堂上容易操作的實驗,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總結,進而為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合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優化課堂教學環境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很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措施都是先為學生演示,讓學生邊觀察邊記錄。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沒有參與感。因此,組織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大對實驗細節問題的展示力度,使學生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更多地加強對實驗技巧以及實驗原理的關注,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效果。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在細節方面的展示有時很難達到教學要求。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使課堂教學的環境能夠得到有效優化,教師可以合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進行實驗展示。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實驗的過程制作成微課,方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反復觀看把握實驗的細節,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現階段網絡上比較流行的模擬實驗教學軟件,通過軟件進行實驗展示,突出實驗的細節問題,方便學生重點把握。
二、以分組的形式完成實驗任務
化學實驗單純依靠個人的力量很難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要想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就需要團隊研究人員在研究的過程中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共同解決實驗過程中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化學實驗更具實效性,收到更好的效果。對此,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針對一些具有一定復雜度的化學實驗,可以嘗試鼓勵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真實的化學研究過程,要求學生自發組成不同的研究小組,對教師所布置的化學問題,由學生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化學問題進行研究。小組的形式可以由教師指定,也可以讓學生來自己決定。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驗器材以及實驗場地。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的化學基礎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普遍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布置的實驗內容的難度也需要體現差異性。
三、將新的教學方法融入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
當前,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嚴格依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化學實驗操作,他們做實驗的過程也是嚴格遵照教材進行的,沒有自我探索的精神和能力。這樣學生的思維就限制在了教材上,沒有對化學形成更為深入的認識,他們的化學素養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另外,部分教師習慣于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展示實驗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記筆記或是用眼睛觀察的方式來掌握實驗過程,這樣雖然給教師節省了很多準備時間,但是對學生來說,長期使用這種方法會使他們的大腦產生疲勞,也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將教學創新作為重點項目來抓,尤其是對一些具有較強探究性以及操作性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保證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另一方面可以嘗試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為學生創設貼近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中學習通過問題去理解知識,更為投入地展開實驗。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大背景之下,教師要想保證高中化學教學的效果,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就是保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高質量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其實對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使實驗教學更具實效性。我們可以采取的教學方式有很多,例如,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分組學習、創新教學方法等,只要多嘗試,科學探索,終會找到適宜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淵清.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69.
[2]魏艷萍,譚姣連.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能力的策略設計與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20):67-71.
[3]斯國平.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56.
注:本文系2020年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立項號:GS[2020]GHBZ04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