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摘 要:高中階段的數學,無論是知識的難度還是邏輯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新課改也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工作實踐中一定要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師生協作互動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出現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通過師生協作互動讓學生充分發揮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思索和討論促進高中生數學思維意識的提升,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內容。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協作互動;教學策略
一、引言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在數學專業水平和教學方法上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不斷思考并探索的問題。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而且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將數學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一種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能力的雙提升。以下提出幾點在高中數學課堂上促進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的策略。
二、在課堂上創設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情景
高中生雖然已經對學習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是面對復雜而且枯燥的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仍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興趣和對事物的認知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情景,讓高中生也能夠在情景的影響下融入課堂教學中。在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情景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就教學的內容展開溝通交流,在這種互動交流中學到數學知識的本質,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1]。例如,教師在進行“圓的方程”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向學生提問:“求過三點(0,0),(2,2),(5,3)的圓的方程?”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后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已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得到問題的答案。接著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圓的標準方程比較復雜,利用我們已經學習的直線知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這種問題呢?”接著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新的內容的學習中。通過這種師生互動的方式可以使課堂變得靈活,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協作互動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知道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互動和交流,能夠真正對知識點融會貫通。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知識點之間都有很強的關聯性,如果僅僅通過教師板書,一方面內容無法完全呈現,另一方面也耗費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課程準備階段把關聯的知識融入PPT課件中,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思考,在與學生進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再完整地呈現出相關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讓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避免部分同學由于基礎知識不太牢固跟不上課堂節奏。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等比數列”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將等差數列的相關內容也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類比的方法推導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并強調以下問題:等比數列的首項不可以為0;等比數列的公比不能為0;等比數列的任何一項都不可以為0。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類比并在課堂上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這樣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進行數學研究的方法。
四、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師生間的互動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學生是課堂教育的主體,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自主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挖掘,進而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預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數學的真諦和相關的數學思想,而不僅僅是學到了課本上的數學知識[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結合微課完成預習后將預習中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通過與學生進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導數的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利用類比聯想以及變式練習的方式對導數運算的相關知識進行探索,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求知欲望,最終使學生通過猜想、探索、驗算等方式得到正確的函數和、差、積、商的求導法則,讓學生真正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五、結語
高中數學的內容比較龐雜,而且知識的難度和邏輯性都非常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則無法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并且通過師生協作互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國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40.
[2]程黎明.高中數學師生協作互動融洽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