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試卷講評課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課型,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大數據背景下,對“智學網”進行長期的摸索和使用后,以高二政治期中考試卷為例,介紹“智學網”在課前準備、課堂講評階段的操作流程,分析智學網在高中政治課精準教學、個性化輔導等方面的可行性,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智學網;試卷講評課;實踐探索
為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率,坪山高級中學全面引入“智學網”閱卷系統及設備,對試卷結果進行全面的學情和專業化數據分析,有利于教師第一時間掌握考情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本文以2020年12月“坪山高級中學高二年級期中考試”為例,談談結合智學網閱卷系統對這份試卷的教學實踐。
一、課前準備
點擊智學網“試卷講評”下拉菜單,立即呈現17班全體學生的答題情況(圖1),智學網采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學生的答題狀況,其中紅色表示困難,黃色表示試題較難,藍色表示一般難度,綠色表示較易。從中能看出如綠色的第3、4、6、7、10、11題和藍色的第2、5、9、12、13、15題(圖2),學生得分率高,學生整體答題情況較好。而余下的題筆者根據學生的得分情況分成三個類型:
1.“微辣基礎”題。這類題學生往往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審題失誤、政治術語原理遺忘、時間不夠,甚至馬虎大意等各種低級錯誤扣分,如本卷第3、4、6、7、11題。
2.“麻辣能力”題。這類試題區分度較高,大多是學生感覺會又把握不準確的題目,這類考題在原有知識點經過變形,學生拿捏不準確,對相似知識混淆不清,由于對知識理解不透徹而失分。如本卷第1、2、15、17題等。
3.“特辣選拔”題。這類基本是主觀題和材料題。對學生審題及調用知識、分析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如本卷第18、19、20題,這類題對于坪山高級中學學生而言文字量大,學生往往望而生畏,但主觀題是高考重要考點,需要教師這類題目在課堂上重點講評,同時需要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在師生共同探討下分析和總結材料。
在講評課之前,學生拿到答題卡先自行訂正,根據每道題的小題分對自己的錯誤先有一個思考糾正的過程,很多學生會對“微辣基礎題”痛心疾首,大部分學生會對“麻辣能力題”深度思考,甚至有些學生還主動找老師分析其得分率低的原因,幫助其查找失分癥結所在,所以教師在講評課上更能一針見血,提高課堂效率。
二、課堂講評及歸納
下文主要闡述筆者在坪山高級中學高二17班期中考試試題講評的具體教學實踐。
課程開始,首先是表彰和激勵。由于是高二17班是美術班,學生在年級排名較靠后,學生自信心不強,所以大力表揚和激勵進步十分必要。此外通過課下學生反饋得知,有些“微辣基礎”大部分學生都已經基本掌握,所以簡單解釋后,一帶而過。
接下來“麻辣能力”題,我將此次考試題目按考點歸類劃分,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更能引起學生聽課興趣,此類題目作為整份試卷的次重點進行講評。例如試卷第5題和第13題就都是考查“人民民主的特點”,可以歸為一類。
如第5題: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并自公布之日期施行,這讓眾多“港獨”分子與反華勢力頓覺末日來臨。這說明我國(? )
①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 ②人民民主具有制度保障
③國家具有專政職能 ④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如第13題: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立法聯系點考察。在這里,基層的立法建議可以直達全國人大常委會。四年多來,25條來自基層的建議被采納,成為法律條文。這表明,我國民主是(? ? )
A.最廣泛的民主 B.最真實的民主
C.最管用的民主 D.全民的民主
學生通過對比得出,這兩個題目考察的范圍都是人民民主的特點。而學生通過歸納總結概括出人民民主三個特點的基本特征:(1)最廣泛:強調的是要讓全體人民都能參與,權利廣泛,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解放軍指戰員”等。(2)最真實:強調的是“政治保證、制度保障、提供物質服務、制定法律”等。(3)最管用:強調的是途徑暢通、合理高效,民主制度運用與實踐有結果。所以學生總結分析清楚后,就很容易得出第5題選D,第13題選C的結論。
最后是“特辣選拔”題,筆者利用班級多媒體從智學網上調取得分滿分12分、6分和3分和1分的四張學生答題卡,并讓學生逐一分析這樣給分的依據。學生群策群力,既調動他們課堂積極性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分析和解答主觀題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如19題: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2019年春節檔異常火爆,成為近年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作品之一,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新征程。該影片擺脫了美式科幻片主導的“逃離地球”范式,采用了“帶著地球去流浪”這種超級大膽的解決思路和獨特的解決方式,傳遞出對地球家園的深厚感情。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故事,始終在潤物無聲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冰冷的地球和喧鬧的地下城形成鮮明的對比,對地球未來命運的思考具有未雨綢繆的現實意義;100代人的流浪地球計劃,投射的是中國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飽和式救援”不同于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采用以中國人為代表的全人類團結在一起,共同抵御災害發生的設想,展現了解決人類共同挑戰的中國思考與擔當。結合材料,分析電影《流浪地球》所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12分)
圖3:學生討論分析得出:這份滿分答題卡,既作答了試題要求的所有知識點內容又結合了材料分析,字跡清晰,得分點突出。
圖4:學生討論得出:該同學們解答照搬書本, 并沒有結合材料具體回答設問,而是照搬民族精神的含義等相關的內容,分數不高。
圖5、圖6:學生概括認為:本題主要考查民族精神的含義和表現,而觀察這兩張答題卡,對民族精神的含義含混不清,知識定位不準確,字跡潦草并有涂改痕跡,所以分數更低。筆者通過智學網提供的大數據分析,整節課精確、翔實地擊破每個學生失分之處,課堂針對性強,學生熱情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三、實踐反思
筆者結合多次利用“智學網”試卷講評課的教學實踐,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如筆者所任教的高二17班由年級第10上升到年級第5名就是很好的例證。筆者認為智學網雖然在題庫更新、學生答題不能隨意縮放、某些學科和題型知識點不全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點,但事實證明,智學網利大于弊,坪山高級中學政治教師在智學網系統的服務下教學工作更加高效、精準。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各個學科的在試卷講評課上可以充分利用智學網這一“利器”,從而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熊淑娟.大數據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創新課堂[J].開學素質教育,2016(2):19.
[2]趙林暢,韋煜,韓啟財.大數據視域下高中數學內容數據鏈初探[J].中學數學月刊,2016(9).
[3]何斌.大數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教育學院,2019(2):6.
作者簡介:王娜(1987—),女,漢族,吉林省臨江市人,工作單位:深圳市坪山區坪山高級中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