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超
摘 要:當今社會,人們對創新越來越重視,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具備創新思維的人才尤為寶貴。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尤為關鍵。傳統思考方式不僅固化、陳舊,還缺乏生動與多樣的特點,與創新性思維背道而馳。在新的課程標準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探索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式
對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的理解,至少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其結果性。即對某一具體問題有獨創性理解的基礎上,能夠用不同于常規思維的方式解決問題;二是其過程性。即面對某一問題或者觀點時,能夠打破常規思維,從全新的視角對其進行理解和闡述。我們要意識到,創造性思維不是異想天開、憑空而來,它是在對基本數學概念、公理、定理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對知識的內化而形成的,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時產生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它會表現得十分具體。
一、注重養成高中生在數學上的創造性思維的價值
(一)對新課改的意義
毋庸置疑,新一輪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社會發展節奏越來越快。新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不論如何,我們在把課本知識講好的同時,要將培養學生發散性及創造性思維滲透其中。教師要學會接納、理解新的教學理念,學會搜集、整理教學素材,創作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做到上述的要求,才能打破固有的講授方式,進一步推動教育的發展。
(二)對學生成長的意義
高中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陡然提升,思維上更加抽象和嚴謹,如果在教學中“照本宣科”,高中數學課堂將會十分沉悶。因此,創造性地思考問題本身就意味著趣味性,以此為目標,可以讓課堂為之改善。教育的意義不僅是教書,更是育人[1]。教師要努力做到把課本的知識講授得更靈活,更生動,不能只是“紙上談兵”,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知識。
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思維的養成方式及實踐
(一)多樣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很多學生在聽完老師的講解,讀完課本上的公式定義后,感覺自己早就聽懂了,在實際練習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有的學生只是達到了表象理解的程度,并不理解概念的外涵;只知道結果的由來,沒有理解整個推理的核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建貼合實際的教學情境,并適時向學生拋出幾個值得思考的小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公式定義的具體應用。例如,在學習“橢圓的定義”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畫圖的過程,然后詢問學生所畫的圖形是什么?和圓的區別是什么?探索移動筆尖要滿足的幾何條件是什么?先給出大膽的猜想,再加以驗證。由此創造的課堂情境,就可以引發學生的積極討論與大膽猜想,最后教師可以順勢提出橢圓的定義,這樣的教學情境更為學生喜聞樂見。
(二)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是一個指路者、引導者。在一個積極而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會有更強的參與意識,從而獲取更深層次的思維提升。首先,教師應該摒棄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陳舊觀念,積極更新自身對高中數學課堂的看法。其次,教師還應該站在輔助者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探索方法,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提出見解,哪怕思想不那么成熟。在高度參與中,學生的認識會自我迭代,錯誤也會在探討中得以澄清,進而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和升華。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一章時,有的學生會混淆正余弦函數,從而在應用時頻頻出錯。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如下的思考: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的曲線形狀是否一樣(忽略其在坐標系中的位置)?二者位置差異是什么?這種平移與前面所講的誘導公式是否一致?如果給定一個正弦型函數,能否將它變為余弦型函數?最后的總結指出:即使函數圖象的形狀一模一樣,但因為位置不同,導致對應關系不同,此時的函數就變成另外一個。從而達到對函數定義的深層次理解。
(三)讓學生擁有足夠的觀察與想象力
當今創新的時代對青年人提出了要求——具備創新能力。高中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素養的重要陣地。數學思考的想象力,本質上是知識內化的厚積薄發,只有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過硬的運算能力,數學思考的創新才能插上翅膀,遨游于數學的天空。我們要培養學生面對問題時,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大膽猜想、小心求證,讓思維從虛到實,讓想象力生根發芽。例如,在學習“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中,我們要通過具體實例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如果要求在具體幾何體所在空間中的某條直線和某個平面所成的角,根據定義該如何求,其難點在哪里?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轉化為空間向量的計算的好處是什么?(可簡略介紹計算機編程)根據已經學過的“平面向量”的知識,三維空間的基底應至少包含幾個不共面的向量?從二維到三維,可以類比出哪些類似的結論?對以上問題的討論將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同時能夠鞏固已學知識。
三、結語
總的來說,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要練好基本功,不是曇花一現,僅靠一時的突發奇想,它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教師要對教學進行精心設計,打造活躍的課堂環境,學生需要打好基礎,積極而層層推進式思考,養成思維創新的習慣。
參考文獻:
鄭英華,田玉川.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17(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