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毓芬
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高速發展,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人們越來越傾向于網上沖浪、抖音記錄生活、語音聊天等一系列智能化活動。全民微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利用智能化時代創造一個方便快捷的學習環境成了很多家長考慮的一個問題。分析當今時代初中德育現狀,從開展安全教育、和學生建立友好關系等方面探討初中班主任如何基于微信和學生開展互動德育。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微信;德育
微信是智能化時代迅速發展的一個代表軟件,主要作用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微信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電話的功能,微信適用于學生、家長、同事等各個群體,微信在各個群體的適用性也就決定了它在互聯網時代受歡迎的程度。微信不僅僅起到通信、聯絡對方的作用,而且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有利就有弊,微信在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容易使學生占據學習的時間嬉戲玩耍。教師在學生利用微信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微信,利用微信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在交流中開展德育,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學習,從學習中生活。
一、目前初中德育現狀
德育的方式在目前看來還沒有普及到教師的主體意識中,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仍然是以自己為中心,帶領學生學習,沒有清楚地了解到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教師自己起到的是輔助作用。其次學生犯錯的時候,教育學生還是通過口頭命令。再者,學校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落實不夠到位,德育在學生中很難開展。由于互聯網時代信息普及比較快,德育效果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在部分初中,霸凌的現象仍然存在,即便國家出臺了相關法律,也是治標不治本,學生未能真正接觸到德育,不明白法律的意義。
二、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的方法
利用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是互聯網時代新出現的方法。利用微信可以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加強教師和父母之間的交流。在手機沒有普及的時代,初中學校大多數教師是以自己為中心帶領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屬于被動者,在學習的時候也就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德育的方式太過理想化,不符合實際生活,長此以往,學生越來越抵觸德育。而且除了課堂以外的時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機會發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使德育的方法越來越脫軌,跟隨不上時代的變化,德育在教學過程中的效果直線下降。
互聯網時代創造了一個供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平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平臺的作用,利用平臺為德育鋪路,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價值觀的養成。用微信交流的時候,教師和學生地位平等,沒有學生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教育。教師在微信上關注學生,微信提供了一個和諧的交流空間,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確立良好關系。教師查看學生的日常動態,在學生情緒不好的時候能夠及時給予關心,讓學生能夠發現世界的美好。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查看教師的生活狀態,能夠更加了解教師的性格和愛好,在朋友圈大大方方表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利于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朋友圈了解學生生活、情緒好壞等。課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下二者利用微信交流增進感情,教師是學生分享日常的朋友。教師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德育教學進程,通過德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教師要利用微信建立班級群,在班級群中,所有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不必約束拘謹。教師利用微信的班級群適時開展安全教育,加強德育的教學效果,分享與安全教育主題有關的文章或視頻,在班級群中給學生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同時,在放假期間,利用微信群組織學生參加德育的講座,使學生發表對德育的想法,教師要向學生宣傳正確的德育思想。
教師在德育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配合的學生,因為大多數的中學生剛進入青春期,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對教師的教育會存在一定的抵觸行為,即便教師和學生產生面對面的交流,學生也會有所隱瞞。微信此刻扮演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師生在微信上交流的時候,教師的威嚴在虛擬世界里會大大降低,學生放下了戒備心,會和教師在微信上建立友好的關系。教師利用微信,使教育有了新的平臺,提升德育對學生的教育效果。
總之,即便目前初中階段的德育方式不夠完善、德育未能完全普及,但是初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與學生產生交流建立友好關系,加強德育工作效果,為我國培養品質高尚,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曹莉莉.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的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3):46-47.
[2]常登位.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德育教育的實踐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6):184.
[3]鄧薛青.利用微信平臺提升班級德育實效的措施探索[J].求知導刊,2020(17):79-80.
[4]唐滎敏.基于微信平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實施路徑[J].新課程,2018(10):229.
[5]陳月瑤.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