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曉
摘? ?要: 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提出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學習規范,在教育工作中發揮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使大學生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在工作路徑中貫徹落實核心價值觀和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通過建設校園活動風氣和課堂文化氛圍,在具體活動中不斷落實教育核心任務。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教育工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教師要依據大學生的思想理念和學習生活,對大學生進行發展教育工作的系統性知識傳授,使大學生能夠深入學習思想政治文化知識。探索教育工作的實現路徑,營造與大學生社交學習相關的文化氛圍,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合理規范大學生的學習生活。
二、新時代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引導大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培養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素質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推動價值。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所帶來的民族認同感,引導大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讓大學生深刻理解核心價值觀在現代社會的存在價值,減少大學生盲目跟隨思想浪潮、崇拜商品文化的不良社會現象,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具有很大益處。教師應當把優秀傳統文化當作重要的政治教育內容,幫助大學生了解與現代政治格局相關的文化背景,使大學生意識到優秀文化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引領作用,通過學習文化內容參與我國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思想觀念引導方向上的正確性。
(二)推動大學生享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進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教學任務,是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內外優秀思想文化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參照國務院曾發布過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大學生講解國家機構在中國文化影響力上的發展體系要求,使大學生能夠堅持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基本原則,在中國開放包容的文化環境中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根據大學生在服飾穿著、社交活動等方面的實際表現,對其進行精神文化方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在校期間理應遵守校規校紀,避免誤入社會騙局、過早步入社會,以在校學習形式,了解到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享受精神文化產品所帶來的美好生活。
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
(一)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新時代政治教育環境,要求大學生掌握參與政治生活的文化知識,具有堅定的思想政治立場和個人理想信念,具備符合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的綜合素質。教師要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學習過程,傳播有利于大學生學習國內思想文化的教材內容,培養大學生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學習思想。對大學生所能接觸的校園文化環境,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英雄故事宣導,為大學生講解八榮八恥要求下的學校教育要求。堅持貫穿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國民教育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內容,開展面向大學生的國民語言教育,使大學生接受我國思想文化的教育熏陶,為大學生提供學習生活中的文化知識輔導,充實大學生的精神文明世界和在校學習時間。大學生對社會環境不夠了解,在職業觀念、理想生活等方面存在未知需求。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教育工作中的社會現象解讀,使大學生具備合理接觸社會環境的學習時機,逐步建立適宜職場生活的個人理想信念,幫助大學生堅定有利于自身發展和教育文化學習的理想信念。
(二)貫徹落實核心價值觀。新時代政治教育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有著較高要求,使大學生學習狀態不佳,表現為思想上的疲憊和行為上的消極。教師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貫徹落實核心價值觀,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內社會主義體系的重要文化內容,理解國內思想價值觀念的文化精髓。針對大學生群體中容易出現的沖動消費現象和崇洋媚外思想,加強引導大學生合理學習行為的教育管制政策,避免接觸社會環境中的負面現象,減少大學生接觸不良心理暗示的環境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了解大學生的主要社交行為,使大學生了解與他人交往時的正常狀態,在學習生活中了解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對曲解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個人行為進行合理舉報,阻斷影響大學生思想理念的文化傳播途徑,確保核心價值觀在教育工作中貫徹落實。教師要在教育工作中細致講解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要求,為大學生在校學習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三)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新時代政治教育環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對大學生掌握思想政治文化的學習能力有重要要求,要求大學生具備與他人探討政治話題的優秀文化素養。教師要培養大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讓大學生具備持續學習思想政治內容的綜合素質。圍繞大學生參與文化交流合作的社交需求,為大學生推薦能夠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日活動,積極在大學生群體中宣傳戲曲、書法等文化藝術形式,使相關文化產品成為影響大學生文化素養的精神動力。思想政治文化是國家思想建設的主要宣傳內容,包括大學生政治文化生活的大多數內容,對大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有著推動作用。教師應當重視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內在驅動力,為大學生講解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社會現象,幫助大學生理解課外拓展習題和課堂政治理念,使大學生具備學習思想政治文化的重要過程。
(四)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新時代政治教育,需要大學生群體積極參與和正確學習,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具備一定的保護作用。教師要了解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成長問題,幫助大學生克服生活挫折、處理學習問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下的大學生心理因素輔導,減少大學生因遭遇挫折而出現的不良心理狀態。針對大學生群體中出現的被動消極言論,找出誘發大學生此番言論的生活事件或者關鍵人物,避免消極思想理念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生活化現象,為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文化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圍繞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運用情緒引導、壓力緩解的有效方法,避免學業壓力對他們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根據大學生言語刺激的沖動行為,對大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榮辱觀等重要思想理念的課上教育,使大學生能夠了解自身行為所產生的不當影響,學習約束和管理自身行為。教師要將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作為重要的工作要求,幫助大學生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受到積極心理暗示和教育人文關懷。
四、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路徑
(一)建設大學生校園活動的良好風氣。校園活動是大學生進行溝通交往的良好契機,是多數大學生參與集體文化生活的重要開端。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文化的內容,多為宣揚黨建文化的文字理論,缺乏引導大學生現代化學習生活的驅動作用。大學生學習生活了解的政治時事和思想言論,更多依賴于教師指導和群體交流,形成以大學生為中心的小群體活動模式,使大學生個人思想得不到有效傳播,小群體中出現的大學生溝通問題得不到解決。教師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指導,往往停留在自上而下的語言教育,不能完全掌握大學生學習成長的個人方向。部分教師存在思想觀念上的被動,無法為大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輔導。教師要加強大學生群體的內部交流,避免小群體活動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長期影響,組織合適多數大學生參與的集體校園活動,推動大學生之間的正常溝通交往,使大學生能夠認識與自身觀念相符合的其他大學生,避免大學生學習生活中接觸社會上的問題人員。
(二)推動核心價值觀的學生教育工作。學生教育工作是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文化的重要渠道,對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能夠起到引導作用。教師要在教育工作中傳播核心價值觀,強化大學生應用思想政治文化的學習意識,了解正確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思想理念的切實要求,實現大學生溝通了解環境的自由與平等。圍繞大學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向的被動學習狀態,對大學生進行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基本原則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了解國內思想政治文化的可取之處,樹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和政治理念,避免受外來思想潮流侵蝕的不良現象。依據大學生在參與文化交流活動中的借鑒想法,對豐富文化學習生活提出堅持交流互鑒的原則性要求,使大學生不簡單拿取他人文化成果,也不參與盲目排外的不理智文化抵制活動。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理性看待自身行為存在的不當價值觀念,讓大學生逐步實現思考自身行為的理性邏輯和理論方法,減少不理智狀態對大學生行為的負面影響。結合大學生接觸思想政治文化的網絡途徑,對大學生進行學習生活中的文化傳播引導。
(三)重視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文化氛圍。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方法的互動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與大學生的友好溝通,和大學生建立合理的社交關系,保持合理的溝通距離。通過營造教育工作中的課堂文化氛圍,引導大學生學習重要的思想政治文化,使大學生能夠了解文化知識的強有力作用,幫助大學生完成政治課程的習題解析和知識點記憶,讓大學生系統學習思想政治文化。由于大學生存在知識儲備量問題,在講解課程習題的整體過程中,穿插問題方法和知識點內容的細致講解,讓大學生學習生活存在規律性和記憶點,不斷加深大學生腦海中的文化內容和知識印象,使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學習生活中得到持續提高。教師要合理規劃政治教育課堂的可用時間,不做重要知識點和習題訓練的課上堆積,發揮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思考能力,提高大學生運用文化知識的個體能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四)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效果的內部誘因。教師應當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心理健康輔導,使大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避免大學生頻繁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可以圍繞大學生的學業情況和就業情況,提供有助于他們學習生活的理論知識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發現影響大學生學習的心理因素,了解大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習目標,找出大學生言行內包含的思想觀念。對需要心理健康輔導的部分大學生,進行健康因素、身體素質、家庭影響等方面的積極教育,通過處理好誘發大學生健康問題的內部誘因,幫助大學生走出充滿壓力、具有不當言論的學習生活環境,減少不良思想觀念和社會人員引導所造成的大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社交渠道變窄等不良現象。
五、結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師認真負責,需要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辛勤付出。教師要立足核心價值觀,對教育工作提出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堅定大學生理想理念等方面的核心任務,實現對大學生群體的文化知識教育和理論方法教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精神食糧和教育輔導,使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較豐厚的知識儲備,避免不良學習現象的頻繁發生。
參考文獻:
[1]王華華,季衛兵.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及其實現路徑[J].現代教育科學,2018,000(002):60-64.
[2]顏秉明.試論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及其實現路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0,036(005):34-35.
[3]梁輝,吳嬌.試論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及其實現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