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華
摘? ?要: 在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占據很重要的地位,決定著學生以后步入社會能否有效地勝任相關工作及提高社會競爭優勢。分析高職實踐教學的意義及建構原則,探討實踐教學模式建構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以為相關教育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 高職教育? ?實踐教學? ?教學模式
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導致市場當中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想要更好地保持競爭優勢,就需要保證內部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有效落實,有條不紊地發展,涉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素養問題。對于工作人員能力和素養的培育,高等教育始終占據社會人才培育的第一戰線。如何有效開展高職教育,保障高職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實踐教學對于高職教育的意義
高職院校的設立是為了讓學生在經歷了九年義務制教學以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并轉到對應的職業培訓下接受專業的訓練和學習,經過學習之后,大多數學生會選擇結束學習生涯,步入社會從事對應的工作。現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往往同一個崗位會有很多人競爭,只有競爭者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相關企業才會錄用,所謂的社會競爭優勢在剛剛畢業的高職學生身上主要體現為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衡量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準是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的工作能力及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效率,一切最終都歸功于實踐操作能力。
在學生應聘的過程中,面試官不可能出一張量化的卷子讓學生作答,決定了在實踐操作過程當中理論只是支撐實踐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方式,真正確定學生是否有社會競爭力還需要從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出發分析。因此,要求高職院校在學生培育過程當中,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專業技巧和專業能力,提高社會競爭力。
除此之外,高職學生剛剛經歷了九年義務制教育過于理論化的書面學習,剛步入高職院校學習,不可避免地產生疲憊心理,對于知識理論的學習往往很難提起興趣,迫切需要新鮮事物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實踐教學的新奇和實物操作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縱觀學生整個學習歷程都圍繞固定的幾門課程展開,高職院校的專業知識是全新的領域,學生剛開始接觸時,難免有不適應和不理解的地方,在學習過程當中也會困難重重,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的過程當中加深理解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理論,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增強專業能力。
國家相當重視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國務院提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當中指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同樣重要的,高職院校的教學開展可以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讓人才的培養更符合社會的需求。高職教育20條提出了職業教育應當在教育及社會和國家經濟轉型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有更突出的表現和作用。希望我國本科院校及高職院校所培養出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動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的雙高建設提出現階段對于職業教育的主要要求是通過職業教育建設具備中國特色和專業性質的高職院校,同時需要形成尖端人才培養與整體水平提高相結合的建設理念,保障高職院校人才的整體質量。
二、在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模式建構的原則
(一)引導性原則
實踐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專業能力,提高專業素養,對于專業知識有新的領悟,通過實踐操作了解抽象知識和抽象概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秉承引導性的原則,引導學生更好地認知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操作深化理論知識,進一步擴展和延伸所學習的內容。在現階段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應當先問學生會不會,即學生通過實踐操作能否了解一整套流程,以及遇到工作問題能否有效解決,再問學生懂沒懂,即學生通過實踐教學能否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引導學生先學會知識,再應用知識,同時通過實踐教學引導學生認知和理解新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二)動態更新原則
高職院校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具備社會競爭力、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與社會和市場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社會出現脫節,落后于社會工作方法,那么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對于自身和社會而言就沒有實際意義。一方面,如果學生所學的內容與社會脫節,落后于社會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那么學生在畢業以后想要通過所學習的內容形成社會競爭優勢,找到適合工作就難上加難。另一方面,這種與社會脫節的人才培養不利于社會的飛速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秉承動態發展的原則。聯系市場實時更新教材,讓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緊跟社會步伐,不斷發展和進步,形成社會競爭優勢。
(三)適用性原則
教育是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強調學生和專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教育要充分貼合學生和專業的特點,實踐教學的構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有專業的教學模式不應該是復制粘貼、一模一樣的,每個專業都有自身的特點,教師需要根據專業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最恰當的實踐教學方式,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斷改造和創新保障教育,充分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針對性,并且適時調整。
(四)可操作性原則
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和分析應當基于教學方式有效落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教師在建構實踐教學之后可以有效投入實際操作當中,讓學生通過實踐教學獲得對應的能力,要求在實踐建構的過程當中保證實踐教學的可操作性,無論是客觀因素還是主觀因素都應當考慮在內,保證實踐課的實踐過程順利進行,防止因為其他因素導致實踐教學被迫中斷,難以繼續。
(五)與理論教學充分結合的原則
實驗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和應用知識。也就是說實驗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是為了讓學生對于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靈活的應用,因此在實踐教學建構過程當中需要充分考慮理論教學內容。結合理論教學有效開展實踐教學,保證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可以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三、實踐教學模式的有效選擇策略
(一)從教學目標出發建構實踐教學
實現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在實踐教學的架構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實踐教學不能獨立脫離教學內容單獨存在,而是為了讓教學內容更好地傳輸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因此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仍是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建構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教學目標,例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和實踐操作讓學生了解哪些知識內容及掌握哪些理論概念,通過分析和研究目標展開實踐教學,讓實踐教學更具目的性,也更具針對性。
(二)根據客觀環境建構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只有具備足夠的物質條件才可以保障實踐教學的有效落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如果客觀物質無法滿足要求,那么實踐教學就無法完全落實,教師在架構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校園里客觀物資的情況,分析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是否會受到學校的客觀條件影響,導致實踐教學無法進行,尋找出最具操作性的實踐教學模式保障實踐教學的有效落實。
四、實踐教學建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學探索周期漫長
任何一項理論和思想的完善都是需要漫長的歲月不斷打磨和思考。隨著人們意識和觀念的不斷強化,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斷轉變,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斷優化和升級,看待世界的高度不斷提升,導致在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過程當中需要相對較長的周期反復思考和研究,在不斷否定的過程當中尋找最佳的解決策略。相關教育人員需要認識到這一個問題,明白教學過程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臻至完美,不斷虛心學習、提出完善才是最好的方法。
(二)需要不斷地豐富內容
在長期探索和研究的過程當中,我國對于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研究已經初具規模,同時獲得了相對較好的成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時代是不斷發展的,人們的意識和觀念也在強化,實踐教學的建構并不會止步于此,仍舊需要不斷地升級和發展,在未來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及探索過程當中,還需要不斷發現新的思路和總結新的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增加實踐教學的數量,進一步完美實踐教學模式。
(三)系統和整合并重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往往是教師根據理論教學的教學內容研究分析應用到實踐教學當中,因此實踐教學模式與理論教學模式相差不大,沒有形成系統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完善和豐富實踐教學模式建構的過程當中需要形成系統化理念和經驗,經過反復地總結梳理和分析,不斷地摸索和研究出一套具有實際意義的可以為實踐教學提供幫助的思想和策略,在長期系統地總結之后形成專屬于實踐教學的教學思路。
除此之外,正因為實踐教學缺乏相對應的經驗和理論,相關教師在探索實踐教學模式和架構實踐教學方法的過程當中需要聯系理論教學分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明確兩個教學之間的側重及如何凸顯兩個教學的不同,通過整合和優化的方式借鑒相似的理論,完善實踐教學模式。
五、結語
實踐教學對于高職院校教學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程度,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國務院提出了高職院校20條理念,倡導培育專業性人才拉動社會發展,在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建構過程中應當遵循引導性原則和適用性原則及動態更新原則和可操作性原則與理論教學充分結合,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出發構建實踐教學。根據客觀環境構建實踐教學模式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注意教學是長期發展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完善和豐富其中的內容,秉承系統整合并重的特點,探索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建構。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思考,不斷完善和升級實踐教學模式的選擇與架構,讓實踐教學模式可以不斷加強和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保障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形成社會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王愛文.知識生產模式轉型與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商業類專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6):150-151.
[2]李彬彬.“互聯網+”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1):17-18.
[3]謝利英.國外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基于機電類專業高職教育[J].西部皮革,2017,39(06):149,151.
[4]顏光霞.高職教育“應用文寫作”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三大課堂聯動教學[J].求知導刊,2015(17):77-78.
[5]趙輝,馮紅新.教學論視域下的翻轉課堂——高職教育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的新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5(02):122-124.
[6]蔡綠妍.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高職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設想[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3):66-69.
[7]譚金鳳.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訂單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南華工商學院為例[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4(07):21-22.